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对于原油需求有一定提振;国内通胀压力较为温和,货币政策或以稳健为主,对商品价格影响有限。
基本面看,上周国内沥青开工率上升,但利润大幅下降或将降低炼厂生产积极性,同时库存下降也为供应端带来利好;需求端继续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短期对沥青价格仍有支撑。预计本周沥青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操作上,bu在-区间逢低做多,跌破止损;套利方面可在价差为-附近做多bu—,止损30点。
一
期货行情回顾
上周,bu震荡上涨。在整体市场供应增加、需求回暖的背景下,期货走势偏强。上周因美国汽油库存大幅下降,同时中东地区地缘紧张局势威胁原油供应,油价强势对沥青成本形成支撑。
截止11月10日当周,国内沥青均价为元/吨,较前一周上涨7元/吨。中石化方面,结算价格上涨30-50元/吨不等,地炼方面上涨50-元/吨不等。外盘方面,北方终端需求下滑,对韩国沥青进口有所减少,但11月份船期价格持稳。韩国到华东地区折合人民币价格为元/吨左右,与区内国产沥青相比价格相差不大。
二
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宏观面
Wind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3.3万,高于前值22.2万,但仍低于30万人,表明就业市场依然健康。同时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周低于30万关口,并且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跌至年以来最低水平,进一步表明就业增速正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涨幅连续9个月低于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7%。综合看,通胀压力较为温和,货币政策或将维持中性。
2、供给分析
截止11月10日当周,西北地区主力炼厂正常生产,区内开工不变;东北地区主力炼厂正常生产,区内开工率维持在55%;华北山东地区东明石化复产沥青,加上滨阳燃化日产提升,拉动开工上升16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区内各炼厂正常生产沥青,开工率上升17%;华南地区区内华峰以及三水海盛达检修,区内开工下降6%。总体来看,国内炼厂综合开工率为64%,较前一周上升5%。
截止11月10日当周,西北地区道路工程收尾,库存下降3%;东北地区主销船燃方向,库存率下降2个百分点;华北、山东地区主力炼厂复产,沥青供大于求,库存上涨1个百分点;华东地区区内交投好转,库存下降2%;华南地区区内出货顺畅,库存下降1%。综合看,上周国内炼厂综合库存下降1.4%。
3、需求分析
年1-9月国内沥青表观消费量为.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42%,9月份沥青表观消费量为.96万吨,环比增长5.30%。10月份是传统的施工旺季,但受十九大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沥青出项旺季不旺的局面,沥青表观消费量或将出现一定回落。进入11月北方道路项目陆续结束,但南方地区沥青需求逐渐释放。综合看,华东及南方地区需求仍对价格有一定支撑。
4、季节性分析
11月份以来,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沥青南北需求出现明显分化。随着北方地区天气逐渐变冷,道路工程项目陆续结束,尤其西北以及东北地区更为明显。南方市场,近期天气逐渐好转,需求逐步释放。整体看,沥青需求端仍然维持南强北弱的局面。
5、利润分析
截止11月10日当周,国内沥青厂理论利润亏损12元/吨。上周杜里原油均价为56.48美元/桶,较前一周上涨2.24美元/桶。产品收入方面,上周国内重交沥青实际成交价格在元/吨,较前一周上涨7元/吨。非标油市场,上周均价上涨50元/吨。上周国际油价上涨,炼油成本增加,但产品收入基本与前一周持平,使得加工利润为负。
6、价差分析
目前bu合约与bu合约价差为-元/吨,从价差变化趋势看,处于相对较低位置。同时近期华东华南地区现货挺价明显,近月合约表现较强,套利方面建议价差在-附近采取多bu空bu的策略。主力合约与华东地区现货价格价差在28元/吨,期价对现货价格小幅升水。华东与西北地区价差为元/吨,运费为元/吨,存在套利空间;华东与西南地区价差为元/吨,运费为元/吨,无套利空间。
三
行情展望与投资策略
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对于原油需求有一定提振;国内通胀压力较为温和,货币政策或以稳健为主,对商品价格影响有限。基本面看,上周国内沥青开工率上升,但利润大幅下降或将降低炼厂生产积极性,同时库存下降也为供应端带来利好;需求端继续呈现南强北弱的格局,短期对沥青价格仍有支撑。预计本周沥青将维持震荡偏强走势。
策略
操作上,bu在-区间逢低做多,跌破止损;套利方面可在价差为-附近做多bu—,止损30点。
作者姓名:李彦杰
-
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
年11月13日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中信建投期货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全国统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