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防水行业的年度盛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技术展览会在上海世博馆隆重召开。“专业防水知识讲座”、“施工技术演示”、“注册建筑师”等活动为此次展会添加了无限的精彩。这次展会,是全国防水精英相聚的盛会,也是行业内相互学习、进步、发展的好机会。
此次展会,蓝盾集团携其拳头产品系列----多彩CPC耐久粘系列产品惊艳亮相。17日,深圳蓝盾之星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童未峰接受了新浪地产的采访。就蓝盾此次展出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企业战略规划与创新经营模式双方做了详细的沟通,以下为专访内容:
新浪地产:本次展会,蓝盾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和技术,在产品的更新上有哪些新的应用理念?
童未峰:我们在本次展会上主要展示的是公司拳头产品系列——CPC非沥青基耐久粘技术产品。传统的沥青基卷材都是黑色的,究其原因是利用沥青做产品基料,而沥青是石油的重要衍生品,黑色是其天然色不能通过调色助剂改变其产品色彩。而CPC非沥青基产品技术完全不采用沥青基料,其特点主要是由先进的高分子类化合物聚合反应后形成独特防水胶料。非沥青基防水胶料除各项防水性能指标远高于国家标准外,还可对其胶料颜色进行任意调整,达到产品多彩的效果。这次我们展台的主题是“多彩卷材绽放中国防水人多彩人生”,我们想通过此次展会向大家传递两个信息,一是,防水卷材原来是可以做到色彩缤纷的;二是,建筑防水行业并不枯燥,行业技术上的革新,不仅能推动中国防水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显著改善社会大众的居家品质。
有很多人会问,非沥青基胶料和沥青胶料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可以这样讲,普通的沥青因耐老化的性能很差,使用时间越长,渗漏率越高,而蓝盾CPC系列产品采用优质的非沥青基作为原料,具有超强的耐久性、自愈性、蠕变性、抗撕裂性、高粘结性等特点。它可以形成独特的非固化胶层结构,当建筑物出现动态性裂缝时,非沥青基胶料能强有力地保持着自身活汰性能,通过蠕变渗透,自动与建筑物进行密封粘接,微观满粘,从而达到持久有效的防水效果。
另外该系列产品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有着非常高的抗老化性能、对建筑结构的持久粘接力强,有效提高了建筑防水层的使用寿命,而且我们采用的非沥青基胶料,将不可再生资源变为可再生资源,符合绿色节能建材的标准,可以在绿色建筑中的广泛运用,满足了市场对防水耐久粘接产品的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建筑的低碳、环保、节能。
新浪地产:就目前防水行业来讲,产品的更新换代较快,蓝盾在新产品研究上是如何发力的呢?
童未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防水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很多品牌企业都拥有自己差异化技术的产品,这是行业非常好的发展趋势。传统制造业如何做好对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成为提高未来行业战略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在经营中聚焦到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企业才能得到持久永恒的发展。好的技术能保障生产出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更确保了竞争力的市场地位。在产品技术创新上,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我们充分展开校企合作,大力引进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聚焦到对前沿技术的调研,注重研发项目的过程管理,注重对研发人才的绩效激励。我们一直认为只有不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没有做不好技术创新的企业。另外我们作为防水行业排头兵企业之一,在开展经营活动的同时更应肩负社会责任,积极为社会解决渗漏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开展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新浪地产:前不久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零点公司公布了有关城市建筑渗漏的报告,我国的渗漏问题还是居高不下,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原因有哪些?
童未峰:整个防水行业近几年在行业协会和品牌企业的联动下,积极的朝着健康、规范的目标在发展,行业的上下游也越来越重视建筑渗漏问题,但为何渗漏率统计数据还是如此之高?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行业市场规范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规范过程就如同建筑周期一样都存在时间差,行业规范发展只要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我们确信这些渗漏数据背后的阶段就一定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一个短暂的过程。到时候我们再去统计建筑渗漏率,数据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我们的期待,也是中国每一个防水人的期待。
其次是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现在的工程市场上存在一部分总包仍不重视对防水工程的现场管理,对项目中防水分包商偷工减料的行为,甚至使用假冒伪劣的行为不予以重视监管,听之任之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现在行业内主要品牌企业都已向社会承诺:不生产、不销售、不使用一平方米不符合国标、行标的劣质和非标产品,接受社会与媒体监督,鼓励造假信息举报,共同来促进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引导防水市场新风气。我们也是防水行业自律行为的主要推行者和坚定拥护者,期望通过对经营的自律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者,防水产品都是应用在工程项目上的,那么规范的工程施工技术对产品的应用效果起着关键且决定性的作用。所谓“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就充分体现了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优质合适的产品与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是做好防水的重中之重,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但目前国内很多防水企业都往往将经营管理聚焦在产品上,对工程施工工艺的应用评估与项目现场管理存在普遍性的忽视。有的项目选用了最前沿技术的产品但还是出现渗漏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规范的施工技术作保障,同时也体现出了行业对防水施工工人技术培训的匮乏,结果导致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同行企业的密切中科公益爱心北京最专业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