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
从年12月的深圳市建筑垃圾堆土垮塌事件,到年5月的海南琼海市千吨垃圾倒入万泉河中,再到不足一个月后的上海市两起建筑垃圾跨省倾倒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建筑垃圾相关事件,都在明确地揭示一个答案: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但是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给予行业的政策、法规日渐完善,建筑资源化行业开始进入全面开花阶段。建筑垃圾年产量巨大但资源化率不足10%建筑垃圾年产量与年俱增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速,每年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新建和重建,这些新建和重建的过程便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建筑垃圾数据产量的统计存在较大难度,很少有国家建立起对建筑垃圾的统计体系,只能采取可获得的数据进行合理估计。根据建筑行业公认数据,每拆除1平方米预计产生1.3吨建筑垃圾;每新建1平方米预计产生0.3吨建筑垃圾;在装修环节,如果是居民住宅装修,将产生0.1吨建筑垃圾,如果是公用建筑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更多。
结合以上数据与表1中建筑业相关建筑面积统计数据,估算年全国产生施工建筑垃圾6.2亿吨,拆除建筑垃圾6.1亿吨,装修建筑垃圾7亿吨,全国建筑垃圾总产生量约为19.3亿吨。多家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产量惊人。据估算,到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峰值,预计会达到26亿吨。
体量巨大,但资源化企业“吃不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省市共有建筑垃圾处理厂座,其中填埋场座,堆放83座,资源化处理仅有67座,在已建成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中,安徽省和湖北省的数量居多,分别为17座和14座;宁夏、黑龙江、上海和西藏四省区(直辖市)尚未建成资源化利用厂。
海南省三亚市建立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位于天涯区南岛农场14队,占地亩,投资约1.36亿元,于年12月15日开建,项目建设的主要厂房(建筑废弃物预处理车间、制砖车间、再生混凝土生产车间、原材料堆放场)约平方米,生活及配套用房平方米。项目落成后,可改变三亚建筑垃圾乱堆放、乱填埋等粗放式处理方式,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该项目为海南首创,将采用“多级破碎+多级分选+多种分选方式”+“资源化利用”的主体工艺,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和利用,能生产出5种再生骨料,用于生产路基材料、环保水泥砖、混凝土等,实现建筑材料循环再利用。建成投产后,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年处理建筑废弃物可达50万吨,日均处理量吨,资源化率可达95%以上。届时,年成产路基材料可达25万吨,再生环保水泥砖万块,再生混凝土36万方,进一步丰富海南岛建筑材料产品供给。
北京市朝阳区高安屯建筑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PPP项目位于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西北侧,总占地面积约亩,总投资额2.66亿元。高安屯项目将由建筑废弃物处理系统、焚烧炉渣处理系统、资源化产品生产系统等组成,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循环的闭环。未来这个建筑垃圾处理厂将覆盖整个朝阳区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处置,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其中,建筑废弃物处理系统每年处置的建筑垃圾可达万吨;炉渣处理系统主要对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炉渣进行资源化处置,年处置量可达23万吨;资源化产品生产系统将设置混凝土制品车间、冷拌沥青混凝土拌合楼、道路材料搅拌站,可年生产砌块万块、墙板50万平方米、再生道路材料61.5万吨、再生骨料40.9万吨。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万t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几百家,总资源化利用量不足1亿t;相关企业以民营为主,已建成规模化的生产线实际产能发挥不到50%,且大多处于非盈利状态。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95%。大多建筑垃圾被直接填埋或者丢弃,既污染了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威胁,又浪费了宝贵的城市矿产,不资源化利用其实就意味着资源被白白浪费。
从数量上便可看出,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仍旧处在粗放的填埋及堆放阶段。而每产生1万吨的建筑垃圾,则至少需要一亩地来进行堆放。有研究表明:截止到年底,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1万公顷。其中,城市面积占46.5%,合.8万亩。按一万吨的建筑垃圾占地2亩计(堆高5米),目前我国每年所产生的15亿左右建筑垃圾,一年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就超过30万亩了。
更为重要的是填埋与堆放这两种处理处置方式,在侵占大量土地的同时,不仅会产生诸如地下水环境污染、填埋气泄露污染大气环境等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也同样存在有由于过度堆放所引发的安全隐患,年12月的深圳山体垮塌事故就是由此造成。发达国家的建筑垃圾管理
自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问题进行了持续
浙江杭州:
在转塘、双铺和三墩同步开建了三座大型建筑垃圾处理厂,预计今年10月底前达到年均万吨以上的建筑垃圾处理能力。总结
就目前来看,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少、建筑垃圾资源获取成本高、再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政府扶持和财政补贴少是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所面临的尴尬现状,只有做到“建设不愁地方、处置不愁原料、产品不愁销路”——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循环处理链,建筑垃圾的重生路才能真正通畅起来。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转变大家的观念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再利用的资源,同时提高建筑工人的环保意识,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
拓展阅读“一带一路”基建项目“爆棚”砂石骨料行业将迎来大机遇!
选矿厂利用美卓浮选设备提高回收率
国外矿山采矿技术的六大发展趋势
中信重工EPC总包柬埔寨单线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CMIC日产吨水泥生产线项目点火投产
“一种用于煤层含水量高的新式脱水直线振动筛”在莱芜煤机问世
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
烟台中联水泥年产9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竣工
中信重工外籍首席机械设计工程师林苍隆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多项产品设计推动国产矿山装备与国际接轨
四川时产0吨砂石骨料生产线完成环保升级
年9月全国砂石骨料价格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