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招商交科这些人获表

彭洋现在哪里就诊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722/9216460.html

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

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

近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之际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召开了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

对大桥建设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招商交科”)系统

共9人荣获“功臣”“工匠”“标兵”荣誉称号

港珠澳大桥十大建设功臣

智翔公司副总经理、大桥CB06项目总经理李林波入选

港珠澳大桥十大建设工匠

智翔公司、大桥CB06项目拌和站站长沈官刚入选

港珠澳大桥建设标兵

中宇公司高级工程师、大桥交通工程总监办总监刘卫

智翔公司总工程师、大桥CB06项目副经理张锋

智翔公司、CB06项目相关负责人

郑严杰、莫正华、刘宗普、周家强、周雪亚

智翔公司全称“重庆市智翔铺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中宇公司全称“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它们均是招商交科旗下公司

智翔公司先后承接了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6标27万平米钢桥面

以及岛隧工程23万平米隧道和路面铺装

在这世纪工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设者们刚登上珠澳口岸人工岛时,还是黄沙遍地

如今,宽阔整洁的桥面上“车畅人旺”

谱写融合发展“湾区新篇”

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之际

再次回到这里的招商交科参建者也感触良多

跟着百年君一起听听部分获表彰参建者的感受

李林波

带着大桥梦继续前行

智翔公司承接的港珠澳大桥CB06标合同段,全长8.67KM,铺装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面积的钢桥面铺装标段。

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李林波带领团队针对大桥长期屹立在高温高热高盐环境下对钢桥面耐久性的挑战,创造性地采用了浇筑式GMA方案,实现了浇筑式方案的“技术革命”。为响应大桥建设的“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理念,他还大胆创新,与科技人员一道自主研发了多项专利设备,革新工法,实现了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机械化作业。

通过努力,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中,智翔公司荣获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项目团队还先后荣获10多项团体表彰及50多项个人表彰。

凭借在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上展示出来的科技创新实力和工程施工业绩,智翔公司成功中标了大桥岛隧工程沥青路面工程,实现了在港珠澳大桥桥、岛、隧作业的全覆盖。李林波感慨道,“作为招商局旗下从事科技创新与工程应用的一员,我们兑现了用创新成果和优质工程建设交通强国的誓言。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应属于保大家舍小家,在大桥建设中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的所有建设者。未来,我们还将带着大桥梦继续前行。”

△沉管隧道摊铺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沥青路面铺装顺利完工

沈官刚

有幸参与这样的世纪工程,很满足了!

从年5月至年3月,沈官刚作为大桥CB06项目拌和站站长长期坚守在荒芜的人工岛上,4年时间里只回家探亲三次。

从项目总营地建设到拌和站安装调试及验收,从配合比生产优化到混合料生产,从施工期生产管理到日常维护管养,直至营地的拆除、碎料的清除,同事们从沈官刚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位技术工人,做了一辈子工程,能有幸参与建设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纪工程,很满足了!”

△建设时,智翔公司港珠澳大桥营地

△沈官刚曾工作的沥青拌和站

沈官刚用勤勤恳恳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作风,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由于对机修、水电、操作、拌和技术等都非常精通,他就根据自身经验做了很多有利于项目生产施工、生活保障的创新设施,为拌和站团队赢得了大桥管理局颁发的“先进班组”称号。同时,他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年轻的工友,得到的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刘卫

这是我们投身交通强国新使命的资格检验

“当初招标,大桥管理局就明确提出必须要懂技术、会管理、职业素质高、经验丰富、具有团队精神的监理单位来承担监理任务”,面对今天的荣誉,刘卫说,“中宇公司能够中标,既是对我们过去业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能不能在新时代投身交通强国新使命的资格检验。”

通过港珠澳大桥监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刘卫带领的监理团队从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等方面着手,形成了监理的新方法、新模式,比如,由监理组织完成对电缆的检测、标志、标线的检测,主持召开技术方案和安全环保方案的评审,使用无人机开展桥梁灯的线性和外观检查……

△东人工岛

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对中宇公司是一次技术能力和人才队伍的“脱胎换骨”式变革,同时形成的标准规范也对监理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时15年,港珠澳大桥终于完美呈现于世人面前

它不仅是一座单纯意义上的桥梁

更是行业的标杆,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作为“国家工程、国之重器”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并非易事,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招商交科建设者们是如何迎难而上呢?

港珠澳大桥凝结着他们怎样的忠诚与智慧呢?

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钢桥面铺装被誉为世界性难题,作为超级工程,更大的挑战在于大桥桥位区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对铺装层的性能要求非常高,项目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了浇筑式GMA方案,是对浇筑式方案的一次革命。

自进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比优化设计工作

累计进行了10余个项目超过余次的试验

耗费了余吨各类材料

终于形成了最佳配合比

使浇筑式的高温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桥面铺装

发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港珠澳大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在桥面铺装的石料选择上,普通工程细集料的规格要求就是0~3mm一档,但港珠澳大桥要求将细集料(0~3mm)又分成3档,这在国内没有先例,对石料厂家的技术、设备提出的要求堪称苛刻,所有工艺设备和流程都需要调整。

团队全程指导厂家进行设备和工艺的升级改造

经过半个多月累计余次的设备改装和工艺调试

在用掉了近吨石料后

才终于生产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细集料

发扬敢闯敢试、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科学创新在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中的巨大支撑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招商交科把自己最优秀的科技力量投入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引进了应用于美国“小鹰”号航母甲板喷砂作业的车载式抛丸机,代替传统手持式抛丸机,施工效率可达到㎡/台班,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及作业效率。

?研发的防水层自动喷涂设备,使施工厚度更加均匀,离散性小,稳定性好,提高了施工质量,同时增大了工效。

?配套制作了大型风雨棚,实现了移动工厂化作业。

?自主开发了新型智能化湖沥青复合改性设备、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硬度测试仪、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和用小COOKER,均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施工工艺上也大胆创新和实践,优化出MMA防水层分离式梯度流水化施工作业工艺。

他们在伶仃洋上

默默耕耘

用自己的强音

唱出服务祖国建设的招商之歌

丰收过后,将等待新一轮的播种

总结过去,是为了再一次的出发

招商交科人将带着这份荣耀与使命

不忘嘱托,砥砺前行

在新的岗位中继续为祖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致敬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

为他们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hnt/1961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