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完成施工生产的重要资源、生产工具,是构成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部分,施工企业的装备水平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施工企业的装备规划是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发展规划的保证和支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装备资源配置,逐步充实施工企业的实力,加快提高综合机械化施工能力,具备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的能力,提高工程施工的速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施工企业装备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有效地指导企业远中期机械设备配置方向和规模,确保企业按发展规划持续健康发展。
为做好装备规划的编制工作,下面结合集团公司以前装备规划编制章节情况,简单探讨一下装备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部分的编写
1、编制目的
此部分内容较为普通,一般大概的表述内容是:为贯彻、落实企业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提高企业施工机械管理和机械化施工水平,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现阶段施工机械装备和管理状况以及施工机械市场化情况,根据企业经营生产发展情况,指导未来企业宏观装备战略,编制本规划。
2、编制装备规划的指导思想
此部分内容也基本相似,但各单位由于情况不同,在内容表述差异可能较大。对综合施工单位而言,以下可作参考。
(1)指导思想。制定装备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充分考虑社会化配置,符合施工企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对企业现有装备水平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施工企业的装备规划,以篮球施工企业科学地指导企业近期和中长期的装备发展。
(2)基本原则。个人观点,设备装备规划宜按照“结构合理、购租结合、保障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考虑设备投资,以提高专业、配套的机械化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企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为目的,满足企业施工资质标准要求为目标,将设备投资重点放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关键设备、利用率高的通用重点设备上,逐步形成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的合理比例、设备合理梯次分布和可持续发展的装备体系。
(3)管理要求。机械设备管理规划必须与企业装备规模、施工生产管理模式、平均先进管理水平相一致,按照“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严管理保安全、控成本增效益”的原则,形成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指导今后施工机械管理工作。
3、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即编制装备规划必须满足的外部边界条件、必须满足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要求。总体上讲,按从大到小,施工企业装备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满足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国家及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法令,包括环境保护、企业资质标准、绩效评价评议指标、设备管理条列等方面,是国家和各主管部门制定的强制性规定,企业制定装备规划时必须执行。
(2)满足施工企业发展规划要求。企业的装备规划必须根据并满足施工企业及所属企业发展规划、经营方向和经营规模目标的要求。企业的经营方向、规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等对装备规划编制有决定性影响,装备规划必须与之相适应。
(3)满足企业科技发展规划及技术进步要求。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主要体现于机械化施工水平,其主要施工技术、工法,一般取决于是否拥有相应的大型、专业施工设备。
(4)必须以施工企业目前装备水平为基础。施工企业目前装备水平是编制装备规划的基础,企业的装备规划应该考虑设备管理和维修的继承性,完善设备的配套生产能力,设备的更新频率和周期等问题。
()满足企业施工设备投入的资金能力要求。装备资金投入是装备规划的制约性条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施工企业目前及规划期设备折旧费和可能的装备资金投入能力。
二、企业装备现状情况分析
1、施工机械保有情况现状分析
企业现有施工机械概况,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企业目前机械设备保有、使用、管理以及与兄弟单位横向相比等情况有较全面的掌握。
(1)总体概况:总台数、原值、净值、新度系数、总功率,主要成员单位保有情况等,可评价企业及所属主要成员单位综合机械装备和机械化施工水平。
(2)主要大型机械情况:总台数、原值、净值、总功率、主要类别,主要成员单位保有情况等,可评价企业及主要成员单位大型专业施工机械装备和专业技术施工能力水平。
(3)自有机械结构组成:一是按照机械分类原则,对保有机械情况进行分类,掌握不同类别自有机械设备的结构情况;二是按使用年限分段对保有设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掌握保有机械设备不同使用年限的新度情况。
(4)施工机械使用情况统计:一是对按类别几年来自有设备对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以掌握利用率最高的设备情况;二是按类别/规格对几年来租赁机械设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掌握企业对外部机械资源依赖情况。
下例以对集团公司年度机械情况进行分析为参考:
⑴按设备来源统计:分析年项目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按设备来源总台数统计,自有机械、外租机械、协作队伍自带机械所占比例分别为2.7%、28.2%、46.0%,外租机械和协作队伍自带机械约占项目使用机械总数的7%。对照年统计数据,自有机械、外租机械、协力机械所占比例分别为2.%,3.4%,39.1%。年协作队伍自带机械呈上升趋势。
⑵按设备类别统计:分析年项目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按设备类别统计,使用设备总台数占较大比例的是:土石方及路基工程机械、起重机械、钢材加工机械、混凝土机械、动力机械、乘人车。其中,自有机械使用较多的是线路机械、动力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工程机械;大量使用租赁设备和协力设备是的土石方及路基工程机械、起重机械、钢材加工机械、混凝土工程机械、动力机械。
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统计分析表(按设备类别统计)
序号
设备类别
设备数量
总数百分比
占自有设备台总数比例
自有设备
外租设备
协作队伍
设备
总数
1
线路轨道工程机械
6
8.3%
21.8%
2
土石方及路基工程
2
81
62
1.%
2.4%
3
地基与基础工程
21
74
30
3.7%
1.0%
4
动力机械
9.6%
1.0%
起重装运机械
17.1%
14.0%
6
混凝土工程机械
8.0%
8.0%
7
桥梁工程机械
41
4
18
1.4%
1.9%
8
隧道工程机械
0
26
32
7.3%
2.3%
9
钢材加工机械
71
6
9.8%
3.3%
10
金属切削机械
9
17
6.2%
9.%
11
其他机械(乘人车、泵)
3
13.2%
20.7%
小计
1
.0%
.0%
()企业装备纵向统计分析:结合企业施工产值的完成情况,按年度对上个规划时段实际装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自有装备结构情况分析,可类比完成建安产值对施工设备的综合需求,对规划编制时段实现企业规划目标对装备需求规模进行预估。
例如对集团公司-年的装备生产率情况进行分析,完成建安产值增加1.11倍,自有机械原值增加1.46倍,平均装备生产率为27.36,年装备生产率最高为34.4。
施工机械装备情况表(-年)
年度
建安价值
(万元)
自有机械原值
(万元)
自有机械净值
(万元)
装备生产率(万元)
.09
.38
31.1
.12
.81
23.87
2468
.1
.31
21.48
6
.90
.70
27.26
.01
.78
34.40
,.08
.88
2.67
(6)同业兄弟单位横向比较分析:与同业兄弟单位保有机械情况进行对标比较,能够找出本企业的短板或优势,以提高编制装备规划的针对性,借鉴和优化自有装备资源结构,提升企业机械设备资源的有效性。
下面列举了中国中铁部分企业~机械原值和年度施工产值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年)设备原值情况(单位:万元)
序号
单位名称
年
年
年
年
年
年增幅
年增加额
1
中铁一局
,
26,
,
,
,
.23%
,
2
中铁二局
,60
,
,02
,
,
.29%
,
3
中铁三局
27,84
,19
31,6
32,
,
46.19%
,
4
中铁四局
,
,
,71
,
21,
63.47%
83,8
中铁五局
11,
12,
,
,
,
.79%
18,6
6
中铁六局
9,74
87,94
,
,
,
84.13%
0,
7
中铁七局
71,40
,
19,
,76
,
.2%
,
8
中铁八局
81,64
,
10,
,21
17,
.96%
93,
9
中铁九局
0,
66,
74,
,
,
10.86%
76,0
10
中铁十局
40,
2,
72,10
86,
9,61
.48%
4,
11
中铁大桥
,
,
,
,
,
.29%
,
12
中铁隧道
16,9
,
,
,80
,40
.37%
,
13
中铁电化
87,0
97,
,
14,62
18,
.6%
98,
14
中铁建工
23,
29,
36,99
37,
41,
73.13%
17,
各局年施工机械设备技术动力装备情况(单位:万元)
序号
单位名称
设备原值
(万元)
建安产值
(万元)
原值/
建安产值
净值
(万元)
装备
生产率
1
中铁一局
,
4,,78
8.4%
,89
18.63
2
中铁二局
,
3,,
8.31%
,
19.84
3
中铁三局
32,00
3,,
10.3%
,
16.38
4
中铁四局
,
4,43,
4.49%
,76
3.84
中铁五局
,
3,,
7.23%
14,
20.90
6
中铁六局
,
2,01,
.03%
9,
34.21
7
中铁七局
,76
2,,
9.%
,
1.74
8
中铁八局
,21
1,,
9.34%
,
17.88
9
中铁九局
,
2,,
.32%
72,
28.64
10
中铁十局
86,
2,1,
3.40%
6,61
4.06
11
中铁大桥
,
2,,
11.22%
,
16.3
12
中铁隧道
,81
3,,
11.28%
,
16.32
13
中铁电化
14,62
3,,49
4.61%
80,.98
39.47
14
中铁建工
37,
2,,
1.81%
19,.71
.0
⑴分析-年的股份公司所属各集团公司设备技术动力状况,设备投入相差悬殊,在五年设备投入增幅方面,七局增幅达.2%,九局、五局、十局、隧道局设备投入增幅较大,相比六局增幅偏较低,为84.13%;在五年设备投入增加额方面,隧道局最高为23.3亿,七局为16.7亿,六局增加额为.02亿,设备投入是总公司范围倒数第二。说明上个规划年度,和兄弟单位相比,集团公司装备投入是明显不足,机械专业化施工能力比较低。
⑵分析股份公司年各集团技术装备情况,我局的设备原值为10.3亿,在14个工程局中排名第12名;功率20.6万千瓦,排名第12名;技术装备率和动力装备率排名在11位左右;施工产值完成排名也在12名左右。可见尽管各工程局主业分布不一定相同,但综合产值完成情况和保有机械装备情况基本一致。
⑶分析目前集团公司装备投入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局营业线用相关施工较多,施工机械水平低,主要是以劳动力资源为主,设备需求较少;二是专业分包管理模式较多,施工机械多由协作队伍自带。
(6)机械配置方面存在问题和优势:通过以上统计分析,找出本企业机械配置方面的不足和优势,以指导装备规划的编制。以2年装备规划参考如下:
⑴机械装备能力不足。从设备保有数量、原值、净值、总功率、投资额度等多方面,与其他工程局相比较,我局的装备水平偏低,与同期组建的七局、八局相比,设备的五年投资额明显落后。
综合以上分析,主要原因是集团公司为满足生产规模阶段性的快速发展,采取了借助社会资源的策略,减小固定资产的投资,大量使用租赁设备和外协队伍自带设备,就造成了自有设备装备能力不足。
⑵装备结构不合理。自有设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铁路装备占绝对优势。以自有的37台大型设备为例,铁路装备为26台,占设备原值的4%,而轨道交通4台,占设备原值的42%,公路设备4台,仅占设备原值的4%。②中小型设备居多。占全公司设备资产4%的大型设备,其数量仅占全公司设备台数的不到1%。而在股份公司各工程局中设备原值排名第11,台数排名第6的现状也说明我局中小设备保有偏多的事实。③非生产用设备比重过大。目前全公司乘人汽车资产已占全公司设备资产的2%(不排除是由于施工设备过少的原因突显乘人车保有量过大,实际数量也是满足不了要求的)。④资产配置不合理。一方面是有部分自有设备闲置,一方面是项目施工机械大部分为协力队伍设备、租赁社会设备。
自有设备中通用设备数量少,特别是常用的土石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钢材加工机械、动力机械等均大量外部租赁或使用协作队伍设备,造成了效益流失,而且由于外来设备在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期保障、不合格队伍清理机械费结算等方面存在很大管理难度,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应适度加大关键设备和使用频度大的通用设备的投入,有利于满足项目的工期和安全质量要求,降低项目与协力队伍清算时机械接收的难度。
2、机械管理现状分析
(1)施工机械管理机制:有效的施工机械管理机制,是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途径的唯一途径,建立符合客观实际、与企业施工管理体制和各项资源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施工机械管理机制和体系,是使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重要保证。企业管理、企业机构设置、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是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资源管理机制的重要依据。
对企业目前的施工机械管理机制进行解剖、分析,与企业宏观管理、企业规划等相比较,全面掌握目前企业机械管理机制情况。
集团公司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实行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租赁中心(专业机构)三级管理模式。
⑴集团公司管理职能(略);
⑵子分公司管理职能(略);
⑶项目部/专业分公司管理职能(参考):
项目部负责机械设备现场使用及安全管理、机械使用费成本管理、督促设备保有单位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租赁中心(专业机构)负责自有设备的对内、对外租赁、自有设备的维修与改造、设备配件的采购、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对公司自有设备的完好、使用、成本和安全负责。
(2)机械管理机构设置:管理机构的设置是管理体系、机制的载体,对企业机械管理全系统链机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管理优势和存在问题。
(3)机械管理队伍:对从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分析,一般内容为学历情况、职称情况、本专业及相近专业情况、专职/兼职情况、年龄结构情况、从业年限情况、专职操作和维修人员情况等。为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年规划对机械管理队伍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一是全局设备管理从业人员好的方面是正式职工比例较高、政治素质较高、年龄结构偏于年轻、学历较高,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设备人员非专业从业人员较多、职称较低、从业年限偏低、兼职率偏高,专职率偏低。因此,需要稳定从业队伍,加大管理力度和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和业务素质。
二是项目部机械管理人员大多由物资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兼职,普遍存在设备管理岗位人员配备不到位的问题,项目设备管理仅限于设备日常使用管理,在设备的维修、养护、成本管理方面缺项,不利于项目施工安全、成本的管控。应通过项目部标准化建设,明确机械管理岗位职责,从根本上解决项目机械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流动频繁的问题。
三是专业设备操作、维修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对机电液及计算机技术于一身的提、运、架设备、盾构施工成套设备、箱梁搬运机、轨道板数控磨床等先进设备,不管从操作使用还是维修维护,现有的系统资源根本难以应对这些技术上的新要求。机械系统人员短缺、断层现象严重,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其它。
3、现有施工机械管理办法
目前企业现行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分析制度是否做到了全流程管理,哪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为下个规划期管理规划提供参考。
4、设备管理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对企业目前设备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解剖和分析,从体系是否健全、制度是否完善,队伍建设是否满足需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缺乏,特种设备、大型专用设备、外来机械设备管理是否存在问题等诸方面入手,以便结合管理规划的合编有意识地进行加强和完善。以下是2年规划部分内容,供参考:
⑴机械设备管理职能呈末端弱化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集团公司指挥部层面设备管理职能缺失;②项目部设备管理岗位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到位、人员变动频繁、兼职率高,③部分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达不到岗位要求。这些严重影响了设备现场管理秩序。
⑵管理制度需完善整合、修订、补充。随着企业生产发展需要,设备管理制度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补充,持续完善和修订,理顺管理关系,明确管理责任,梳理各项工作的管理流程、管理要求,满足管理需求,并满足企业资质的要求。
⑶机械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项目生产组织系统未根据机械使用流程建立各流程环节的机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特别是我局以既有线施工为主,安全风险巨大,需结合对生产组织系统的完善和优化,建立项目机械安全管理体系。
⑷专业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人员严重缺乏。特别是对机电液一体、自动化控制度高的提、运、架设备、盾构施工成套设备、箱梁搬运机、轨道板数控磨床、沥青水泥砂浆车等先进设备,不管是操作使用还是维修维护,现有资源难以应对这些技术上的新要求。
⑸项目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未能有效落实。受目前生产组织模式所限,项目部未对劳务队伍自带机械的使用费进行有效管理和分劈,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不是按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且限价指标为劳机费,其它相关配套的机械费管理办法不到位,项目部相关系统责任成本职责不清,因此项目成本中机械使用费不能客观反映现场实际情况,致使机械的成本管理举步维艰。
⑹对外来设备管理,特别是协作队伍自带设备管理失控。从上面分析可知,近年来租赁设备和外协队伍自带设备所占比重超过70%,几乎成了我们施工的主要力量,虽然我们颁布了一些管理办法,各单位也探索了一些管理措施,但对外部设备资源管理、特别是使用安全、成本管理方面,由于受施工管理组织模式限制,仍然是摆在企业发展面前无法逾越的一道难题。
三、“XXX”装备及管理规划
1、施工机械装备规划
(1)机械设备装备原则。根据编制装备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装备规划编制依据,以下诸方面是一般情况下应重点考虑的,在具体编制时,应从企业装备现状、发展方向,各成员单位现状、重点领域等出发,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
①以长远发展的重点施工技术为引导,发展高、精、专的施工生产设备,如盾构、TBM,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施工等专有大型设备;
②配套的专业化成套大施工设备。例如地下非开挖施工设备、桩基施工设备、道路施工设备、大型构件的吊装运输设备等,此类工程均为成套大设备配合施工;
③适度配置利用率高的通用设备。一般情况下,通用设备利用率60%即可购置,可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为企业创利;
④适度配置对外依赖度较大的设备,即连续几年租赁费用居高不下的设备,如常用规格的挖掘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混凝土灌车等;
⑤一般通用设备以及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宜通过社会租赁市场的方式解决,避免重复购置形成大而全、小而全及经济效益低下的装备格局;
⑥有序控制设备购置强度和进度,逐步实现设备各类、数量、新度系数及技术水平等参数的合理梯度,保持施工企业长期持续、滚动发展的能力。
(2)施工机械装备要点。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装备规划重点,应从常规业务出发进行重点制定装备原则,常见的方面有公路施工、地铁施工、隧道施工、电气化施工等成套设备,混凝土设备、土石方设备、起重设备、动力设备、基础施工设备等专业施工设备,分别对各项提出基本原则。以下是2年规划部分内容,供参考:
(1)公路施工设备。公路施工是集团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要加大对公路路面施工机械,如沥青搅拌站、摊铺机、振动压路机等设备的投入,增强公路施工机械的装备力量。
(2)地铁施工设备。城市地铁施工是集团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工程中标情况重点装备。
(3)混凝土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为集团公司常用施工设备,涉及工程项目工期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因素,结合集团公司项目自建站的管理要求,根据施工需要配置混凝土搅拌站,装备混凝土泵车、混凝土运输车。
(4)土石方设备。集团公司对土石方及路基工程机械需求较多,对于利用率超过60%、使用时间长超过半年以上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和平地机,要适当配置,以强化集团公司综合机械施工能力。
()动力设备。动力设备使用较多的是空压机、交流发电机、变压器,因为使用率高、使用时间长,应适当配置。蒸汽锅炉按需配置。
(6)起重设备。起重设备的社会资源广泛,目前多数项目由于起重作业在使用时间、空间上分散,使用量比较大,是机械费流出的主要途径。应鼓励各单位结合施工任务情况,按年需要量从小适量配置。
(7)钢材钢筋加工设备。集团公司钢材加工设备利用率较高,由于社会资源广泛,目前大多数为租赁或协力队伍自带,应控制装备。
(8)隧道工程机械。该类机械配置为空白,随着隧道施工组织方式的改变,集团公司应逐步配备相当规模的常规隧道施工设备,并根据承揽隧道情况,适时装备一些大型、先进的隧道施工专用设备,以满足生产需要。
(9)电气化施工设备。根据电务公司接触网施工任务情况配置。
(10)线路设备。线路施工是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但鉴于目前铁路建设收紧的形势,宜控制线路设备数量,以调剂现有设备满足施工生产需求为主。在此基础上应加大技术总结与技术储备力度,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11)高速铁路施工设备。随着高铁施工的减少,目前已部分闲置,需积极开拓出租市场,择机处置长期闲置的设备。
(12)地基与基础工程机械。目前旋挖钻机、冲击钻机、打桩机、旋喷钻机等社会资源广泛丰富,在施工组织上可采用专业分包主方式组织施工,目前采用外租/专业分包和协力队伍自带的较多,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可能要适量配置,但不建议进行重点配置。
(13)乘人汽车。目前乘人汽车占有比例已经较大,占总设备资产原值的2%,但目前项目部外租乘人汽车的情况较多,从管理和费用控制方面看,应根据管理规模适度适量配置10万元以下的低端乘人汽车,严控大排量豪华小汽车购置。
(3)主要业务板块施工设备需求。一是对施工企业发展规划中五年滚动产值完成情况进行细分,一般原则是越细越好,越细越能和相应专业范围的机械设备相对应,编制人员不能或无法细分的,要和企业发展规划相关业务部门接洽、沟通;二是了解、统计、计算对应业务板块年度产值与投入设备的大致情况,以使规划的编制尽可能贴近生产实际需求。如盾构掘进每公里造价、正常情况下年度综合掘进里程,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搅拌站年度综合制拌混凝土量、常规施工情况下各类起重机的使用数量、使用时段等;三是根据细分产值、设备参考指标,按年度预估主要施工设备需求数量,统计出主要业务板块施工设备需求情况。
(3)预估自有机械设备报废情况。根据对自有机械设备的分析情况,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设备折旧年限,结合掌握的机械技术状况,按年度预估自有机械设备的报废情况。
(4)机械装备目标。企业装备目标规划一般分成两部分,即总体规模预测和重点专业设备预测。一是应根据企业发展规模、目前保有设备情况、同业企业相应规模装备水平、上个规划期产值递增与装备递增的相互关系等多方面,企业规划期保有设备总体规模进行预测,基本内容包括机械固定资产原值预测、机械总体台数预测;二是根据施工机械设备装备要点,对各关键领域、重要大型施工机械情况等分别预测,投入设备名称、规格、台数、投资金额、分年度投入情况。以下是2年装备规划的总体和重点装备预测,供编制时参考。
总体装备情况预测
①设备原值预测。按集团公司年建安产值(营业额)亿元为预测依据,按照股份公司平均装备生产率30计算,年自有设备净值应为13亿元,按新度系数0.推算,年自有设备原值约为26亿元(按年低值同比计算,年设备原值为21亿元)。
②设备投资预测。按年设备原值10.3亿,考虑机械设备的正常报废,预计集团公司-年报废机械设备台,报废设备原值2.7亿元,另外考虑闲置设备的处置的因素,总的报废处置设备原值约为3亿元,到年设备原值还剩7.3亿。以年设备原值预测26亿元为计算依据,需新增原值约为19亿(以21亿元计算,需新增设备投资约14亿元)。
③设备台数预测。考虑年末设备总台数1台,减去年报废机械设备台,还剩3台,按照年新增设备台,年新增设备台,预测年设备台数为6台。
④机械购置资金来源及需投入资金情况:按设备综合折旧率10%估算,~年机械折旧费约10亿元(已考虑新投入设备折旧约亿),考虑机械折旧费用后,还需新增资金约9亿元,才能满足五年规划期间机械购置资金需求(以21亿计算,折旧约8.亿,需新投入资金.亿)。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预测
①公路施工设备:根据局总体规划,预计至年公路/市政完成产值8.47亿,目前我局仅有路面施工设备1套,预计新增1~2套(含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公路架梁设备新增2~4套;预计投入0.亿元。
②盾构机情况:年城铁34.20亿,按盾构施工占0%计算需年完成16亿计算,根据深圳、北京盾构施工造价测算,需年双线掘进约18km(单线36km),约需盾构1台,按黄金组合配置,需保有盾构机10台,预计新增6台套(含相应的配套设备),按每套0.6亿计算,约需投入3.6亿;
③混凝土设备搅拌站:经对我局使用混凝土情况与完成产值的统计,混凝土用量约2万/亿元,至年完成亿需万立方、按年站生产万方预测,需建站约个,按0%自建站考虑自建站80个,现自有搅拌站33台,需新建站47个,约投入2亿。
④起重机械:目前集团公司范围内共有9台汽车起重机,均已达到报废年限,目前属于超期在用,而起重设备属于利用率较高的设备,广泛应用我集团公司所承担的各类施工中,应适度购置。根据对太原、天津公司近三年租赁费用统计,平均每亿元产值发生起重机租赁费74.3万元,按2年产值亿测算,需支出租赁费约1.亿元。建议十二五期间以2年租赁费额1.亿元为投入,采购起重设备以增强企业实力,满足部分需求,减少支出。
⑤其他通用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均属常用通用设备,利用率达60%即可购置,应以必须、配套、适量为原则增加配置。
⑥隧道施工设备:根据集团公司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适时、适量、配套的原则投入。考虑未来几年自有队伍组建20支(以隧道口计算)左右,再考虑适当配备大型专用设备,预计不会低于1亿;
⑦大型线路施工机械:电气化施工、轨道施工、大养设备等,根据集团公司中标情况,从小适量配置;
()预计资金投入。根据机械装备目标规划,规划期资金总体投入情况、分年度资金投入情况,资金筹措建议等。
2、施工机械管理规划
(1)指导思想:应以贯彻企业管理思想为理念,以保障企业产品实现能力为宗旨,以保证机械安全运用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进机械集约化管理、项目标准化管理为载体,充分做好自有设备资源和社会设备资源的利用,抓系统、强基础、严管理、保安全、控成本、增效益,有效提升企业机械管理的水平
(2)管理工作重点:主要为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全流程贯彻合规管理、严格投资计划管理、严格采购管理、加强机械集约化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外来设备安全管理、加强机械运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可根据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实际情况,有重点的进行规划。
四、结束语:
机械化施工是推动施工技术进步的载体,没有机械化施工就没有施工技术的进步。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有重点地加大施工设备投入,提高企业整体装备水平,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实质就是加强对企业设备资源的调控、调度能力,是企业对设备资源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同时,在确保企业安全和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更好地协调供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