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应用开启科学养路新模式

“四新”应用开启科学养路新模式

——巴彦浩特工区养护创新工作综述

阿盟公路管理局巴彦浩特公路养护管理工区负责管养S33乌银线巴银高速内蒙古段以及S乌银线哈苏段,管养里程约公里。作为阿拉善盟一南一北两条交通大动脉的管养单位,日常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公路管养事业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准确的工作定位、科学的管养方法和超前的创新思维做支撑。为此,巴彦浩特工区坚持“绿色、循环、生态、低碳”的公路养护发展理念,把养护生产中遇到的效率、安全、成本、节能等方面的难点问题作为创新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以技术创新推动养护生产,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

废旧材料再利用,节能降耗增效益

“十三五”以来,巴彦浩特工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积极探索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实现了多赢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巴银高速公路路肩排水散排较为严重、造成路基边坡水毁,威胁公路安全与稳定的情况,巴彦浩特工区在巴银高速公路实施了拦水带设置项目,以达到既保障路肩散排水能集中排放、又消除了因路肩水散排冲刷路基边坡的隐患。在材料选用过程中,秉承低耗、节约、经济的理念,注重对废旧材料的循环再利用,经过反复配比试验,成功摸索出了通过利用沥青路面废旧材料进行热再生加工设置拦水带的施工工艺。

近年来,巴彦浩特工区已在巴银高速公路利用废旧沥青料设置拦水带32.1公里,废旧沥青材料来源于银川绕城高速沥青路面铣刨料和乌银线旧沥青料,经核算对比,使用现场拌热再生混合料,比外购成品沥青混合料节约费用达50%以上,切实达到了节能降耗增效益的目的。

二、

推广应用新材料,低碳环保做示范

处治路面裂缝是预防性养护的一项常规性重点工作,高等级公路裂缝处治的传统方法在低温条件下易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一年内失效率在86%以上,过程中耗时费力、机械噪音大、粉尘多,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易造成危害。为此,工区借鉴裂缝处治先进经验,大胆尝试使用新材料新工艺。针对较严重的裂缝,采用切缝、密封胶灌注的方式;针对3-4毫米以下的较小裂缝,采用贴缝带粘贴的方式进行处治。

相比传统工艺,使用贴缝带处治裂缝无需对裂缝进行开槽,无需对灌缝材料进行加热,减少了施工环节,节省了施工时间,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灌缝材料加热产生的有害气体,还减少了机械投入和尾气排放,既简单快捷,对交通的干扰也较小。同时,沥青路面贴缝带粘贴技术,能够将道路养护现场的噪音降为零、粉尘污染降为零,最大程度达到环保养护的效果。

自年以来,我工区已在巴银高速公路和S乌银线哈苏段使用贴缝带处治路面裂缝累计达17.5万延米。经观测,使用贴缝带处治后的裂缝,在气温变化、车辆碾压后不易再次开裂,封缝效果可维持2-3年,经测算对比,使用贴缝带处治裂缝比密封胶灌缝,仅开槽一项就可节省成本2元/延米。贴缝带的应用,极大地体现了“低碳环保”养护的宗旨,经巴彦浩特工区的先行先试,此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技术已趋向成熟,自年以来,已在全局各管养路段上得到推广应用。

三、

尝试利用新技术,生态护路预先行

近年来,巴彦浩特工区坚持养护与生态并重的思路,在预防性养护中积极进行边坡防护创新尝试。在巴银高速公路上行线K15公里处路基挖方边坡段采用新型生态护坡修复技术(HPS)--蜂巢约束系统暨土工格栅进行护坡修复试验。该实验引进新型高分子合成材料代替传统的水泥、石块等圬工砌筑材料,利用蜂巢结构约束系统,对地表土壤进行永久性加固和修复,修复后可在坡体蜂巢结构内种植草本植物,具有边坡防护、绿化美化的双重效果。经实验观察,修复后的坡体稳固性良好,雨水难以对其造成冲刷,在稳定边坡、减少水毁灾害的同时,既保护和恢复了生态环境,又美化了路域环境。今后,我们将在水毁防治修复项目中继续采用边坡防护新技术,力争为绿色生态养护趟出一条新路。

四、

机械设备再改造,技术革新促养护

近年来,巴彦浩特工区从节约养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以及保障生产安全为出发点,因路制宜大力开展养护机械技术革新改造。

一是改造拦水带成型机。在拦水带设置施工中,我们将拦水带成型机局部改造后实现了可直接在护栏板下方操作机器砌筑拦水带,克服了原机的缺点,改变了过去拦水带修筑时必须拆除波形护栏板的做法,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使拦水带砌筑成型的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二是改造密封胶加热灌缝机。在油路灌缝作业中,发现灌缝机加热效率低,野外作业时易出故障。经过反复试验改造,改为使用轻油燃烧器直接加热密封胶储存罐,加热同样数量的密封胶只需要40分钟。同时,将灌缝枪头由平口改为U型口,使密封胶在路面形成2-3毫米的厚度,使雨水不易渗入路面,密封效果更好,而且灌缝速度、安全系数均得到了提升。

三是自行研制拦水带预制机。为解决拦水带破损后不易修复以及局部修复成本高的难题,工区采取了预制拦水带局部更换的办法。技改组自行研制了拦水带预制机。按照拦水带标准尺寸,加工制作了可组合拆分的模具,工作时把模具组合起来,填入热再生沥青料,经过碾压、用水降温成型后,将模具拆分后就可以把成型的拦水带预制出来,预制好的拦水带用乳化沥青或热沥青等材料粘接于路肩上即可。目前,预制出的长度为1米的拦水带已开始在S乌银线哈苏段更换使用。拦水带的预制成功,为今后拦水带的工厂化量产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是自行研制疏通涵洞轨道车。今年夏季,巴银高速局部路段因降雨导致了涵洞淤积堵塞,需及时清理疏通。根据涵洞情况,参考矿山轨道车原理,自制轨道运输手推车,克服了涵洞淤塞后地面不平造成的运输困难,比起市面上的手推车,自制轨道车料斗高度有所降低、容量加大,运输更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清淤疏通工作快捷有效。今年夏季,工区利用自制轨道车在巴银高速K67+处涵洞进行了疏通作业实验,共清淤86立方,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是自制手柄式贴缝带工具。今年养护站人员发明自制了“手柄式路面贴缝工具”。该工具将贴缝带挂置于下齿轮上,通过人工手推,上下齿轮转动,带动传动带进行平铺;并通过前端的辗压轮进行压平压实,链条带动上齿轮内侧滚轮还可实现对贴缝带外包装塑料封层的同步回收。此项“小工具”的发明,克服了人工长时间下蹲作业的缺陷,起到了劳动保护的作用,而且大大提高了贴缝作业效率。

创新无止境,功成践于行!“四新”应用与养护创新推动了养护生产工作的高效率开展,“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的养护工作方针得以贯彻落实,公路服务保障能力得到逐步提高。今后,巴彦浩特工区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坚持走好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推进公路养护科学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长按指纹

一键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lqgc/1956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