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月工资才几十元,却一下掏出了几百元

时光,是一圈圈的年轮

当季节的风卷起历史的尘埃

我们是否

还能坐在岁月的岸边细数流年

最近,小编收到了许多关于

齐鲁石化建厂55周年的故事

一句句真切的话语

讲述着齐鲁石化人的那份独特记忆

……

上世纪70年代,炼油厂生产的沥青

曾经用于建设毛主席纪念堂

进入21世纪后

炼油厂生产的沥青

相继用于上海F1国际赛道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

奥运“鸟巢”主场馆及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迎宾道等重要场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那些关于沥青的故事

自创首台国内沥青机

年10月,34岁的王明勋响应国家号召,从工作多年的大连石油七厂来到山东胜利石化总厂胜利炼油厂(现齐鲁石化炼油厂前身)。

王明勋(前排右三)和同事们的合影。(王明勋子女 提供)

年7月,道路沥青装置建成投产;年2月,氧化沥青装置随即建成投产,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落后,沥青产品后期冷却、成型、包装全靠人工操作。产出的℃液体沥青产品,要倒入铺有包装纸袋的苹果筐内,两人一组,抬到冷却场内降温,成型后再装车外运。

王明勋想,这样长期生产下去,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液体沥青温度高达℃,存在安全隐患。

能不能发明一种设备替代人工,既安全高效又可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网络图

有一次,王明勋看到盛饭的铝饭盒,突然想到如果将这些饭盒一个个用铁丝连起来,在饭盒内加入少量沥青产品,放在输送带上,下方再制作一个流动水槽就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当王明勋把想法告诉大家时得到了一致认可。

王明勋带着同事孙超华、蔡庆年、邬昆华、刘全禄、肖吉和、李风文说干就干。

大家自掏腰包购置了部分材料,自制了简易沥青成型机模型,利用业余时间一起研讨、试验。

王明勋(左三)与同事正在优化沥青成型机运行方案。(王明勋子女 提供)

为加快解决模拟沥青成型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王明勋经常把课题带回家解决。

当时,王明勋的月工资才几十元,他自掏几百元钱购买了铝制饭盒与模拟物件,并找出家中的废旧布料做成产品输送带,在家反复模拟运行。

模拟运行中看似简单的数据计算,对于小学都没有毕业的王明勋来说难度非常大,他只能一点点琢磨反复演算。

国家科技委员会给王明勋颁发的沥青成型机荣誉证书。(王明勋子女 提供)

王明勋子女翻看父亲的老照片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参与研发的骨干有王明勋等7名年轻人。王明勋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了国内首台沥青成型机,这项发明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并在全国推广使用。

参与研发的骨干有王明勋等7名年轻人。

邢东顺——            

见证齐鲁沥青铺上北京长安街

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前的长安街路面进行大修。炼油厂生产的沥青通过竞标获得长安街大修几个标段的铺设资格。

网络图

年8月10日,我跟随时任齐鲁石化副总师刘奉银,时任炼油厂高级专家尹鲁江专程到北京采访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到达北京的第一站是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昌平沥青厂,齐鲁石化生产的沥青出厂后被送到这里与砂石进行搅拌混合。

在这里,大家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以及昌平沥青厂的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了客户对沥青产品的使用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的领导介绍,长安街凌晨12时局部禁行开始修路。于是我们半夜12点赶到长安大街,地点就在天安门东观礼台南边的大街上。

当时施工人员正在长安街铺设齐鲁石化生产的沥青

北京长安街是国内最繁忙的交通道路之一。北京市政路桥集团的领导说,当晚的施工时间只有6个小时,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之前要恢复长安街的正常通行。

车辆禁行后,几十台施工车辆驶上路面,并排几辆大型的施工车首先把表层路面刮掉了五六厘米厚的一层,随后清扫干净,紧接着把已经提前搅拌好的沥青铺到路面上摊平、压实,重新绘制交通标识线。

当时的施工现场

从凌晨12时30分开始施工至早晨6时,经过紧张施工,长安街路面已经完美换装。

天安门广场升旗前,繁忙的长安街又恢复了川流不息的车流与人流。

在长安街头,我们还采访到了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时任集团公司炼油事业部负责人凌逸群(下图右二)。

据他介绍,由中国石化、齐鲁石化为长安街大修特别研发生产的专用改性沥青品质优良,能够满足长安街国庆阅兵和日常交通的要求,在低温抗裂、防滑、减噪和抗车辙碾压性能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齐鲁石化炼油厂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沥青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生产的沥青畅销国内外,胜利号甲、号乙、60号道路沥青和10号建筑沥青是国家名牌产品。

年,炼油厂的沥青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百万吨,产品销往国内外,牢固奠定了国内沥青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

资料图

今年是齐鲁石化建厂55周年

作为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型炼化企业

多年来,齐鲁石化每年给国家

生产数百万吨成品油的同时

也在给国家贡献诸如沥青、石油焦、

液化气、硫黄等工业民用产品

有力支援了国家建设

满足了国计民生需要

素材提供:马连军 邢东顺

编辑制作:李 莉

往期精彩推荐:

经理书记访谈︱第二化肥厂:紧抓发展机遇 夺取最大效益

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tzlq/19596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