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视频
2月12日下午18时,大年二十七,伴随渐近的浓浓年味儿,中国东海岸宁波港梅山集装箱码头汽笛昂扬,“阔春号”集装箱货轮装载着首批吨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生产的“东海牌”沥青起碇出港,驰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中巴经济走廊将首次铺上中国产的道路沥青。
装载现场
放眼亚洲另一侧,南濒阿拉伯海的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中巴经济走廊在建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也是巴基斯坦首条拥有智能交通系统的高速公路。本次出口的沥青将铺设在苏库尔至木尔坦段公里的路面上。
建设中的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开局工程之一,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规划全长公里,双向6车道、时速公里标准设计,项目沿线地区GDP占巴总量90%以上,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和国防要道。这条“一带一路”的主干公路建成后将贯穿巴基斯坦全境到达新疆。如果“一带一路”是一首惠及多个国家的交响乐的话,那么中巴经济走廊就是这首交响乐甜蜜的开场曲。
沥青质量分析
由于地缘原因,伊朗一直是巴基斯坦沥青的主要供应来源。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主干公路建设中用上中国产的沥青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拿出高品质的产品。与普通70#道路沥青相比,本批沥青指标更加严格,针入度控制范围从以往的60~80(1/10毫米)收窄到60~70,生产控制的精度需大幅提升。
根据甲方的提供的标准,镇海炼化沥青专家组立即针对该批次道路沥青的生产要求,专门制定了原油配比方案和产品调合方案。运行部进一步增加质量分析频次,采样快速分析实时数据,及时调整优化工艺参数,确保沥青质量平稳。
精心生产操作
凭借“东海牌”沥青长期出口澳洲、日本等国积累的良好口碑,以及成功铺设上海F1赛道、北京奥运鸟巢主场馆、拉萨-林芝高速公路等案例,在与其他国外品牌沥青逐鹿中赢得了主动和客户的青睐。
年12月11日,巴基斯坦公路局顾问等多方组成的专家团到“东海牌”沥青原产地——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进行实地考察。经严格考察,“东海牌”沥青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规定要求。中巴经济走廊的白沙瓦至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项目沥青用量约3万吨,全部由镇海炼化生产。本次沥青出口也得到了宁波海关、商检、边检等口岸部门的大力支持。
“阔春号”集装箱货轮装载的首批沥青,将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约17天后抵达巴基斯坦卡拉奇港,投入到该项目试验段的建设,铺就中巴经济走廊公里商路的第一段通衢,奏响一带一路的“第一乐章”。
春节期间,镇海炼化开足马力生产专供“中巴经济走廊”公路建设的沥青,确保第二批沥青按时出厂。
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不仅对中巴两国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用,优化巴基斯坦在南亚的区域优势,有助于促进整个南亚的“互联互通”,更能把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国家等通过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紧密联合在一起,形成经济共振,其建设将惠及近30亿的人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