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透层封层粘层施工技术指导意见

目录

1总则1

2术语2

3原材料3

3.1透层沥青3

3.2碎石封层原材料3

3.3粘层沥青4

4施工工艺6

4.1透层施工工艺6

4.2碎石封层施工工艺6

4.3粘层施工工艺8

1总则

1.1为指导透层、碎石封层、粘层的试验、施工、质量控制与竣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1.2透层、封层、粘层施工必须有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不得在气温低于10℃,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3沥青路面功能层施工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1.4透层、封层、粘层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环保法规,注意保护环境。

1.5从事面层试验检测的试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临时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6本指导意见仅适用于XXX高速公路,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术语

2.1乳化沥青Asphaltemulsion,Emulsified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2透层Primecoat

为是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3封层Sealcoae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4粘层Tack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3原材料3.1透层沥青

本项目透层沥青采用慢裂喷洒型阳离子乳化沥青(PC-2),其技术指标和检测频率要求见表3-1。

表3-1透层PC-2乳化沥青指标及频率

试验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检测频率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

每批1次

T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每批1次

T

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

%

0.1

每批1次

T

粘度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

8~20

每批1次

T

恩格拉粘度计E25

-

1~6

每批1次

T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

50

每批、每2~3天1次

T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每批1次

T

针入度(25℃)

0.1mm

50~

每批、每2~3天1次

T

延度(15℃),不小于

cm

40

每批1次

T

与粗碎石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

2/3

每批1次

T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不大于

5d不大于

%

1

5

每批1次

T

注:1、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下于;

2、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3、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3.2碎石封层原材料

3.2.1沥青

本项目碎石封层采用A级70#沥青,沥青技术标准和检测频率见表3-2。

表3-2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控制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频率

A-70#

施工单位

针入度(1/10mm)(25℃)

60~80

每批、每2~3天1次

针入度指数PI

-1.5~+1.0

/

延度(cm)

≥(15℃)

≥20(10℃)

每批、每2~3天1次

软化点(℃)

≥46

每批、每2~3天1次

60℃动力粘度(Pa.s)

/

三氯乙烯溶解度(%)

≥99.5

每批或必要时

沥青密度(15℃)

实测记录

每批或必要时

闪点(℃)

每批或必要时

蜡含量(%)

≤2.2

/

TFOT(RTFOT)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

±0.6

每批或必要时

针入度比(25℃,%)

≥61

每批或必要时

延度(cm)

≥6(10℃)

≥15(15℃)

每批或必要时

注:1.从同一来源、同一次购入且储入同一沥青罐的同一规格的沥青为一“批”。

2.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

3.2.2碎石

碎石封层用粒径9.5-13.2mm碎石,碎石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要求如表3-3所示,级配应符合规范S10要求。

表3-3封层用碎石性能指标

性能

表观相对密度

压碎值(%)

吸水率(%)

与沥青粘附性

针片状含量(%)

技术要求

≥2.60

≤24

≤2.0

≥4

<12

若拟用碎石产地石料粘附性不够,建议沥青中加入适量抗剥落剂;同时,在碎石撒布前,建议经过拌合站的烘干筒烘干、除尘,并加入少量沥青拌合。

3.3粘层沥青

(1)粘层沥青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其技术标准和检测频率见表3-4。

表3-4粘层PCR-3乳化沥青技术标准和检测频率

试验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检测频率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快裂或中裂

每批1次

T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每批1次

T

筛上残留物(1.18mm筛)不大于

%

0.1

每批1次

T

粘度

道路标准粘度计C25.3

s

8~25

每批1次

T

恩格拉粘度计E25

-

1~10

每批1次

T

蒸发残留物

残留分含量不小于

%

50

每批、每2~3天1次

T

溶解度,不小于

%

97.5

每批1次

T

软化点,不小于

60

每批、每2~3天1次

T

针入度(25℃)

0.1mm

40~

每批、每2~3天1次

T

延度(5℃),不小于

cm

20

每批1次

T

与粗碎石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2/3

每批1次

T

常温贮存稳定性:

1d不大于

5d不大于

%

1

5

每批1次

T

注:1、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2、表中的破乳速度、与碎石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2)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用的基质沥青,对本高速公路宜采用符合要求的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SBS掺入量大于4.5%。

(3)SBS改性乳化沥青宜存放在立式罐中,并保持适当搅拌。贮存期以不离析、不冻结、不破乳为度。

4施工工艺4.1透层施工工艺

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透层沥青的洒布。

(1)透层沥青宜在基层表面稍干但尚未硬化情况下浇洒。当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于干燥时,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2)透层沥青必须采用专业沥青洒布车(最好是进口的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使用的喷嘴宜根据透层沥青的种类和粘度选择并保证均匀喷洒,应能严格控制撒布量与喷嘴的开启。

(3)喷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应采取防止污染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的设施。

(4)气温低于10℃时,不宜喷洒透层沥青;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沥青。

(5)透层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为0.7L/m2~1.5L/m2(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应按沥青用量一次喷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采用人工补洒。

(6)透层乳化沥青应渗入基层至少5mm,不应在表面流淌、不得形成油膜,并能与基层联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应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及时修补。

(6)喷洒透层沥青后,禁止车辆、行人通过,严禁调头、转弯、紧急刹车。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当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7)透层洒布后应尽快进行下封层施工,水分蒸发后即可进行,其时间间隔不宜超过24h。

4.2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4.2.1碎石封层作用

沥青路面碎石封层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连接基层与面层间的关键功能层,封层一方面加强沥青面层与基层的连接,承担着沥青面层施工前施工车辆的通行,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下渗造成基层破坏。从设计角度来看,沥青路面封层在半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之间形成一个过渡结构层,使路面结构具有连续性,同时延缓或减少基层开裂引起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缝。

4.2.2材料用量

根据经验,建议沥青撒布量不少于1.1kg/m2,碎石撒布量应根据现场试验检测确定,一般宜为8~10kg/m2,碎石覆盖面积60%-70%、且均匀、不重叠,通过控制车速确定。

4.2.3碎石封层施工工艺

在基层和透层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摊铺之前进行同步碎石封层施工。

(1)清扫。由于同步碎石封层施工速度较快,因此,建议在同步碎石封层车前10-15m处,使用清扫车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

(2)摊铺。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如图1),进行沥青和碎石同步撒布。应主要以下几点:

图1同步碎石封层车

A、同步碎石封层车的喷油嘴高度不同,所形成的沥青膜厚度会不同(因为各个喷嘴喷出的扇形雾状沥青重叠情况不同),通过调整喷嘴高度使得沥青膜的厚度符合要求。

B、使用的沥青应加热至-℃,以保证喷洒出的沥青形成雾状。

C、同步碎石封层车速度控制在约4km/h,碎石覆盖面积60%-70%。采用一定面积的瓷盘,称好重量,铺在基层表面,待封层车过后再称其重量,通过计算得出实际碎石的撒布量。观察此时沥青包裹碎石面积是否大于2/3,外观效果是否良好,最终确定试验路碎石的用量,再进行撒布。

D、沥青与碎石撒布后,应立即进行人工修补和补撒,修补的重点是起点、终点、纵向接缝、过薄或不平处。并将浮料清扫出去。

E、派专人紧跟同步碎石封层车后面,用扫帚及时把弹出沥青撒布宽度外的碎石扫到摊铺宽度以内。

F、当沥青或碎石任何一种材料用完时,应立即关闭所有材料输送控制开关。查对材料剩余量,校核摊铺准确性。

(3)碾压。刚撒布的沥青碎石封层不能立即碾压,否则高温沥青会粘轮,并带走碎石。在沥青温度降至℃左右时,采用25吨以上胶轮压路机,在同步碎石封层车后对封层进行碾压,在完成对封层的初次碾压后,应错幅对封层碾压1~2遍,速度在5-8km/h,使碎石压入沥青中粘结牢固。

(4)后期养护。封层撒布后,严禁施工车辆在封层上面急刹车和掉头。防止交叉作业对封层造成污染,封闭交通。

(5)外观检测。随时检查封层外观,要均匀一致。刮开封层观察,封层与基层表面粘结牢固、不起皮。

4.3粘层施工工艺

粘层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

(1)对下卧层要做一次彻底的清扫,将上面的杂物、浮尘清除干净,如有泥土时,采用水车冲洗,待干燥后洒布粘层油。对于桥涵、通道面在铣刨或凿毛后,用大功率吹风机将浮尘吹出。

(2)洒布粘层沥青的气温不应低于10℃,风速适度,风大或下雨不应施工。

(3)沥青洒布设备应采用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洒布,洒布车应配备沥青循环搅拌装置,选择适宜的喷嘴。

(4)粘层沥青洒布量控制在0.3-0.6L/m2(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喷洒时沿路纵向匀速喷洒乳化沥青,应先洒布靠近中央分隔带的一个车道,由内向外,一个车道接着一个车道喷洒,下一个车道与前一个车道原则不重叠或少重叠,但也不能漏洒,漏洒处需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喷洒设备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以刮除。撒布过程中应控制车速,匀速行使,保持撒布量稳定。

(5)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应加以保护,以免污染,尤其是路缘石。

(6)撒布车喷洒完一个车道停车后,必须立即用油槽接住排油管滴下的乳化沥青,以防局部改性乳化沥青过多,若出现此情况时应予以清除。

(7)粘层油洒完后应进行交通管制,严禁除混合料运输车辆外的车辆、行人通过。

(8)粘层油应在沥青层施工当天或提前一天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喷洒粘层油后,超过48小时不能及时铺筑覆盖层,下次摊铺时应重新补洒粘层油。

一湾江水

赞赏

长按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tzlq/1956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