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应试题解《道路工程》勘误表
章
页码
题号
行
错误
正确
一
P7
10.
第2行
B.小桥
B.桥梁工程
P9
32.
第2行
92.5%
89%
P9
35.
第2行
D.查施工记录
D.检查施工记录
P14
22.
第2行
A.压实度
A.压实
P25
10.答案
第1行
CB
AC,B
P29
四、综合题1.答案
第1行
(3)B
(3)A
P30
1.[解析](1)
第3行
二
P37
12.答案
第1行
12.BCD
12.ACD
三
P42
61.
第3行
B.0.
B.0.
四
P77
1.(2)
第1行
测定石灰岩碎石(mm)
测定石灰岩碎石(10~20mm)
P79
4.(1)
第3行
B.….与4℃水的密度之比,
B.….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
P82
12.[解析]
第4行
故31.5mm既是最大粒径又是公称最大粒径。
故37.5mm既是最大粒径又是公称最大粒径。
P82
14.[解析]
第2行
中砂(MX=3.3~2.3)
中砂(MX=3.0~2.3)
P91
2.[解析](2)
第3行
自然堆积密度
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P92
4.[解析](1)
第3行
与4℃水的密度之比
与同温度水的密度之比
五
P
68.[解析]
第1行
混凝土抗折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
P
9.[解析]
第2行
作为终凝状。
作为终凝状态。
P
55.答案
第1行
55.AC
55.BC
55.[解析]
第3行
50mm
mm
六
P
13.
第2行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A.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用石灰,
P
27.答案
第1行
27.BC
27.ABD
P
47.[解析]
第2、3行
容积m3;容积m3;
成型容积m3;成型容积m3;
七
P
5.
第1行
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入槽底,
沥青细丝浮于水面,
P
31.
第1行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类型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类型
P
3.(1)
第2行
B.烧杯中水深必须超过比重瓶顶部40mm以上,
B.烧杯中水深必须达到距比重瓶顶部约40mm,
(2)
第1行
(2)沥青密度试验结果有误的是()。
(2)沥青密度试验结果正确的是()。
(4)
第2行
比重瓶水值即为比重瓶体积
比重瓶水值除以ρw即为比重瓶体积
P
5.(3)
第4行
B.高度65.2mm满足…
B.高度62.0mm满足…
P
37.[解析]
第1行
SBS、SB、SIS
SBS、SIS
P
42.[解析]
第2行
…kN·mm…
…kN·mm-1…
P
5.[解析](3)
第4行
…(.6/2)2×3.14×63.5×10-3×2.×1.03=5g
…(.6/2)2×3.14×63.5×10-3×2.×1.03=5g
八
P
1.
第1行
对量砂以下正确的是()
对量砂要求以下正确的是()
P
67.
第1、2行
计算单个芯样渗透深度,要去掉3个最小值,计算其他5点渗透深度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单个芯样渗透深度的方法是()。
P
50.、51.
第1行
用摆式摩擦仪测试摆值
用摆式摩擦仪测试摆值,
P
55.
第1行
55.激光构造度仪
55.激光构造深度仪
P
4.
第1行
4.每车沥青混合料应测试()。
4.每车沥青混合料应测试()等施工温度。
P
13.
第1行
试坑或钻孔的步骤包括()。
填补试坑或钻孔的步骤包括()。
P
44.
第3行
C.低速D.高速
C.低速行车D.高速行车
P
56.
第1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P
53.答案
第1行
×
[解析]...
√,并删掉解析内容
P
5.答案
第1行
5.ABCD
5.ABC,D
P
32.答案
第1行
32.AC
32.ABC
32.[解析]
第1行
3m直尺法和连续式平整度仪属于断面类检测方法。
3m直尺法、连续式平整度仪和激光路面平整度仪属于断面类检测方法。
P
43.答案
43.AC
43.C,A
模拟试卷(三)
P
2.(2)
A.高于C30的混凝土…
C.低于C60的混凝土…
A.低于C30的混凝土…
C.高于C60的混凝土…
P
二、7.
7.√
7.×
P
三、1.
1.AB
1.ABC
P
三、20.
20.AB
20.ABCD
试验检测考试用书——《道路工程》勘误(作者核实版)
(勘误时间:.7.7)
教材中所有集料试验的烘箱温度均为℃±5℃,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为℃±5℃,据了解,这是参考了正在编写的新集料试验规程而写的,考试仍以现行标准的℃±5℃为准。
P29,第3行,“……均不得小于0.85fr”改为“……均不得小于0.80fr”;(依据规范最新重印版)
P31,式1-25,,与之间增加“/”;
P32,表1-7,最下方一行,“路基”改为“路基、柔性基层”;
P53,表1-42,倒数第6行,厚度合格值对应的“15%H”应为“-15%H”;
P57,表1-46,项次一列中“7”后面增加一个“△”符号;
P76,式1-38下方一行,“式中:RQI……”改为“式中:IRI……”;
P95,式2-28下方第一行,“计算至0.01”改为“计算至0.”;
P,图2-7左上三角图中,“h1”和“h2”应交换位置;
P,表2-8中,“0.67Dr≥0.33”、“0.33Dr≥0.20”,应分别修改为:“0.67Dr≥0.33”、“0.33Dr≥0.20”;
P,式2-62“hp=29.6-1.22wL-0.wL2-0.wL2”改为“hp=29.6-1.22wL+0.wL2-0.wL3”;
P,倒数第13行,“轻型击实(内径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击实(内径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改为“内径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内径mm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P,表2-14,类别“Ⅰ.1”、“Ⅰ.2”、“Ⅱ.1”、“Ⅱ.2”分别修改为:“Ⅰ-1”、“Ⅰ-2”、“Ⅱ-1”、“Ⅱ-2”;将Ⅱ-2所对应层数“5”改为“3”。
P,倒数第14行,“最大干密度(kg/m3),计算至0.1”改为“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0.”;——作者回复:“最大干密度(kg/m3),计算至0.1”引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7)中的T-振动台法中的式(T-5),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
P,倒数第3行,整行删掉;
——作者回复:由于本试验最大干密度采用单位为kg/m3,可保留P中的倒数第3行。因此不删。
P,表3-6,最后三行,每行均合并为一列;
表3-5,“岩石抗压强度”技术要求中,“变质岩30”改为“变质岩60”;
P,表3-7中,“吸水率”以及往下到“软石含量”后面的“≥”改成“≤”;
P,表3-9中,所有的符号“≤”全部是改为“<”;
P,“粗集料磨耗试验”中的“试验目的”下第一行,将其中的“撞击和”三个字删去;
P,第5行,“23℃±1.0℃”改为“23℃±1.7℃”;
——作者回复:该问题我们已讨论过,按照规范要求将温度控制在“23℃±1.7℃”是无道理的,暂时先按规范改吧。
P,倒数第3行,“m1”改为“m3”;
P,式3-34,分子“m0”改为“m3”;
P,第2行,“……0.06MPa时,取0.06MPa”改为“……0.06fcu,k时,取0.06fcu,k”。
(注:本节混凝土强度的质量评定方法系已作废标准GBJ-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所列方法,与现行标准GB/T5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方法不同,但与JTGF8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附录D中评定方法类似。)
——作者回复:该问题做相应修改。将页第二行两个0.06MPa改为2.5MPa。同时,表5-7中的内容重新改写,见下表。
试件组数
10~14
15~19
≥20
λ1
1.15
1.05
0.95
λ2
0.90
0.85
P,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选用的标准筛,教材中是4.75mm方孔筛,用的行标;而国标是5.0mm圆孔筛。麻烦老师核实一下;
——作者回复:该问题不做修改,保留书中现有写法。行标与国标有不同,只要没强调与国标保持一致,就不用改动。这里提到的5.0mm圆孔筛在行标中已不存在,所以在混凝土设计中涉及的几个表中有关集料粒径表述我都做了相应改动,没有按国标考虑。
P,表5-23改为如下(与国标形式保持一致):
粗集料品种
系数
碎石
卵石
αa
0.53
0.49
αb
0.20
0.13
由于该表(表5-23)参数的更改,使随后这一章的例题(页)要做相应变动,下面将变动列出:
(1)页,倒数13行,将其中的51.0MPa改为47.3MPa;
(2)页,第2行,同样将其中的51.0MPa改为47.3MPa;
(3)页,第四行的公式表达改为:
P,式5-35中,与之间增加一个“+”;
——作者回复:修改正确。同时,页中的计算过程里的联立方程组的第一式,将该式右边的“+”改为“–”;
P,表6-3中,9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2-2、2-3的软化点“43”改为“42”,7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1-3、1-4的软化点“45”改为“43”,7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2-2、2-3、2-4的软化点“50”改为“43”,50号沥青C级对应的软化点增加“45”,30号沥青C级对应的软化点增加“50”,指标中“15℃延度(cm)”后增加“≥”;
——作者回复:针对该问题的改正如下:
(1)P,表6-3中,9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2-2、2-3的软化点“43”改为“42”;
(2)P,表6-3中,7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1-3、1-4的软化点“45”改为“43”;
(3)P,表6-3中,70号沥青C级对应气候分区2-2、2-3、2-4的软化点“50”改为“43”,也就是将表中70号C级沥青的软化点都改为43;
(4)P,表6-3中,50号沥青C级对应的软化点添加“45”,30号沥青C级对应的软化点添加“50”;
(5)P,表6-3中,指标中“15℃延度(cm)”后增加“≥”。
P,式6-34和式6-35,“(m1-m2)”改为“(m2-m1)”;
P,倒数第15行,“试验不得超过30min”改为“试验不得超过30s”;
P,表6-8,试件高度5.00-5.15,修正系数“61.47”改为“1.47”;
P,第8行,“……加入沥青5g±0.2g……”改为“……加入沥青5.5g±0.2g……”;
P,倒数第5行,“……其中大于26.5mm部分……”改为“……其中小于26.5mm部分……”;
——作者回复:该说法似乎不符合原题意思,可不加改动。
P,第16行,“……面积不小于30mm×30mm”改为“……面积不小于30cm×30cm”;
P,第二行“距路面边缘应不小于1mm”改为“距路面边缘应不小于1m”;
P,第8行,“0.35kPa±0.02kPa”改为“0.35MPa±0.02MPa”;
P,式7-21中,“(v测-v标)”改为“(v标-v测)”;
(7月11日发布)
习题精练《公共基础》勘误
P4,23题,原来为“不属于现场评审……”,更改为“属于”。
P18,23题,原来为“选项C是初审内容”,更改为“只有选项C是现场评审内容。”
P19,30题,原来为(GB/T00.1—),更改为“GB/T0.1—”。
P50,48题,原来为“混凝土回弹仪在出、入外出检测室时”,更改为“混凝土回弹仪在出/入外出检测室时”。
P75,选项“B.ms”改成“B.秒米”。
P95,56题,答案改为选C。
P98,90题,答案改为选B。
P,17题,答案为“×”。
P,20题,答案为“×”。
P,31题,答案为“√”;即是正确的。
复方白芷酊价格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