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四年美丽蝶变这个村子以党建领航培

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65.html

“党建引领、红色铸魂、绿色发展、振兴乡村”,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东尾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这16个字引人注目,诠释了这个红色村庄的发展思路。

东尾村党总支部党建指导员黄加伦与这个村子的“缘分”已有4年多,他笑称:“我见证了东尾村的大变化、大发展。”他将这些可喜变化归功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

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发展“向心力”

年1月,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以“快速度”“高参选率”“高投票率”实现了本次换届选举工作的高质量。“现在,东尾村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干劲十足,队伍更年轻,党总支部书记只有40岁,成员结构比较合理,有退伍军人、也有致富带头人、大学生等等。村里的很多年轻党员都很愿意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黄加伦说。近年来,东尾村一直在组织建设上提质增效,强化堡垒作用。东尾村现有村“两委”干部共7人,平均年龄45岁,东尾村有党员60人。“村党组织班子成员都比较勤快,遮浪街道党工委对每项工程都很重视。现在我们把红色村庄打造起来了,各个村的绿化也弄得好,也有了一些产业,我们村民都挺满意的。”东尾村村民陈木概说。据悉,东尾村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给出了10条实事承诺。其中包括: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人居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根本改观;加快推动东尾村3A级景区建设等。

东尾村党总支部合影。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东尾村让每个党员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开展‘亮身份、作承诺、见行动’活动,为每名党员发放党徽,并要求在公共场合佩戴。”黄加伦介绍,支部60名党员已全部作出一句话承诺并上墙接受监督,在党员家门口悬挂“共产党员户”,在农会旧址、赤卫队旧址等红色遗址设置党员责任岗,使党员进一步亮出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积极开展评选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好氛围。此外,东尾村健全村基层组织决策议事机构,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利用互联网坚持为“三会一课”不断注入新活力,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

多渠道发力,拓宽了产业“致富路”

在红海湾东尾村“玛仔”(即沙琪玛,又名萨其马)新厂房,透过参观通道的玻璃,可以看到师傅们在和面、压面、油炸,机器在不停地进行着传输、生产、搅拌等工序,“玛仔”的生产全流程“一览无余”。新厂房是一个建设面积平方米,集产、销、信息服务、现场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玛仔”新厂房开业后,日产量提高到原来的四倍,达到两吨。产量提高后销量是否能跟上?红海湾友益饼家总经理庄纪成表示:“我们不愁销量,订单有很多,很多人打电话来订购。”

庄纪成有两重身份,他是“玛仔”厂(红海湾友益饼家)的总经理,他还是东尾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他承担起东尾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带动周边就业,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东尾村的产业振兴作了不少贡献。

这个“玛仔”厂也有两重身份,一是东尾村“一村一品”产业,二是东尾村乡村旅游“打卡地”。黄加伦评价道,“玛仔”新厂房的开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玛仔厂一直在“革新”模式,此前,在村党总支部的领导下,东尾村委将壮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五十万元投入红海湾生益食品有限公司,收益分红为村集体增收。“玛仔”新厂房的参观通道、体验厅、展销厅、小餐吧等成了东尾村新的旅游点。

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汕尾红海湾遮浪友益玛仔饼家参展了第八届深圳“国际天然与有机产业博览会暨高端食材展”。公司产品首次亮相高端食材展,便受到了参展商和广大市民们的青睐。

据悉,东尾村团结奋进,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引进优质社会资本,推广“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运营模式,着力把集体资产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东尾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

其中,东尾村大力培植农业特色产业,利用土地流转,种植近亩水稻和引进近40亩“太空莲”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形成景观观赏、食品加工产业链,增加村集体经济效益。东尾村还打造特色产品商业街,目前20个铺面已经完成装修,由龙发旅游公司承租,将聚集全市特色产品到村统一销售。此外,东尾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东尾村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烈士和英烈事迹。东尾村着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白净美”蝶变,宜居乡村“款款而来”

东尾村村民石泽湖点赞了近年来东尾村在党建引领下的可喜变化:“年以前,村里的水泥路不多,这些花啊树啊也比较少,环境也比较差。现在道路变成了沥青路,种了很多花、很多树,还有运动广场、主题公园,平时我们有空都可以去这些地方运动、散步。我们村原来还有一个小山坡,堆满垃圾,现在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小公园,我们经常在那里乘凉。”

石泽湖评价,村子越来越漂亮,这让他非常自豪,他说:“之前许多外出的村民回来住了,其他村的亲戚朋友也经常过来我们这里玩,他们都说这里就好像一个景区一样。”

记者了解到,现在东尾村全面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每月投入资金2万元聘请卫生保洁人员对村内生活垃圾进行定期定时分类收集清运,确保村内卫生环境干净整洁。

俯瞰东尾村。吴伟楷摄

到目前为止,东尾村已完成了村道扩建改造、污水管道整治、村前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了村内消防栓、村后防火路等消防设施;修建了连接红海湾大道的西岭村环村道路;已完成新岭村村道建设工程、文化体育设施、卫生站、东风村村道改造工程建设。红海湾大道入口段景观及水系提升、进村及后山漫步道(生态绿道)、法治主题文化公园、新时代社会文明实践站等项目建设已接近完成,有效改善了东尾村民生基础设施以及村容村貌,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红海湾开发区共有28个村(社区),这些村(社区)在奋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有哪些亮点?红海湾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思文表示,红海湾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刘思文认为有两点成效比较突出,他说:“我们通过巩固提升‘三清三拆’成果,常态化运作‘四位一体’环境卫生保洁机制,基本实现农村人畜分离、家禽集中圈养,全面完成‘厕所革命’,着力做好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标准,13个村成功创建美丽宜居村,可以说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观。第二个是,乡村产业得到加快发展,我们红海湾30个‘一村一品’项目纳入省级储备库,4个村被确认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家,遮浪街道获评了‘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接下来,红海湾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何走?刘思文表示,接下来,红海湾将全力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美丽乡村从建设向经营转变。

林娟如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jg/1959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