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教授级高工刘志明先生在国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论坛,介绍了辽宁省多年来在沥青路面再生应用的成果,很有参考价值。以下内容根据他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
上图:刘志明,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副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志明先生在演讲中首先对辽宁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情况作了概述,然后就热再生技术和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分别介绍,最后对再生技术未来在辽宁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概况
上图是辽宁公路网的情况,到年辽宁省的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0.9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公里。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辽宁省干线主公路基本形成,一些主要的城镇基本说都连接高速公路。这是辽宁开展再生技术的背景。
在开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应用方面,辽宁省起步较早,通过探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就地热再生、就地冷再生、厂拌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四种技术均得到了推广应用。发展历程经历了学习引进、针对性研究、编制标准、技术推广等阶段。
年以来,辽宁省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方面,先后设立了14项课题,为研究和应用所铺的实验路和具体的实体工程共计30余个,里程达多公里。-年,辽宁省对四种沥青再生技术分别制定了技术指南、标准或规范。
二、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
辽宁关于热再生开展的科研项目有:沥青混合料再生应用技术研究;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应用技术研究;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适用性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方案研究等等。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辽宁省沈大、大庄等高速公路,京沈线、沈营线等国省干线公路进行了应用,总量超过万平方米。
关于热再生技术,在旧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矿料级配、沥青含量、再生剂研发、再生剂添加、再生设备研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根据研究结果,辽宁对再生剂质量指标提出了细化要求:再生剂受热时应不挥发、不裂解,耐热温度应为~℃,闪点应大于℃。在工程实际使用中,还要求应根据沥青胶结料性质、改性剂品种和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使用年限等综合试验来确定再生剂品种和再生剂剂量。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方面,还充分考虑了北方地区沥青路面抗低温开裂性能的要求。
三、冷再生技术应用研究
辽宁关于冷再生开展的科研项目有:沥青再生技术方案研究、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基层技术研究、厂拌冷再生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等等。在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发泡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和加速加载试验验证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辽宁省的京哈线、沈营线及鹤大线等国省干线公路的推广应用已超过万平方米。厂拌冷再生技术在辽宁省的沈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国省干线公路,推广应用超过万平方米。
就地冷再生代表性实体工程有:营大线、沟北线、丹霍线、鹤大线、沈营线等。总体评价这些道路实施就地冷再生是成功的。
小结:
辽宁早期多采用水泥冷再生技术,其结构层接近半刚性基层,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目前更多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层位位于道路的上基层或下面层。
乳化沥青冷再生对乳化沥青的性能指标需进一步提高,采用化学破乳方法达到缩短养生期是研究方向。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建议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方法,以保证其压实度及均匀性,达到设计与施工相统一。
四、展望
对于热再生技术,刘志明高工认为,目前的再生剂作用有限,是影响再生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和耐久性的根源,期望这种状况能通过以后的研究得到改善。另一个问题是用于再生的旧料均匀性,如何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稳定性也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对于冷再生技术他认为,为保证再生路面质量的稳定,需要进一步保证乳化沥青本身的质量稳定。为此,乳化沥青应实现工厂化生产,各项技术指标根据再生混合料的具体设计要求来调整。如何减少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用水量(即:减小混合料的空隙率),是提高其路用性能的关键问题,仍需后续研究解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