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怎么搞农民咋受益农业农村部

好日子是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

在发展产业助力脱贫的过程中,有不少贫困户疑惑:产业扶贫怎么搞?如何避免产业扶贫单一化、雷同化?怎样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好价钱,确保自己能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在昨天举行的产业扶贫论坛上,农业农村部联合农村日报社评选出了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这些来自基层,接受过实践验证的做法,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产业扶贫十大创新典型

1

广西编制县级“5+2”、村级“3+1”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为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一哄而上、产业同质化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为抓手,集中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加快推进“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产业扶贫格局。

首先是出台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制定《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涵盖优质稻、糖料蔗、芒果等69个产业,并制定特色产业规模、集中连片点数量、集中连片点规模3项认定标准。其次是规划县级“5+2”、村级“3+1”精准扶贫产业。参照《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贫困县可选择目录中5个以内的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期内原则上不能变动,并自主选择目录外2个以内的特色产业,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可进行1次调整。贫困村在县级确定的“5+2”特色产业内,确定“3+1”特色主导产业,其中“3”为所在县确定的5个特色产业中选定3个以内的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期内原则上不能变动;“1”为各贫困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1个特色产业,每年可根据情况进行1次调整。

2

湖北省推出产业带动信贷扶贫模式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推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带动信贷扶贫模式,激发了贫困户创业就业的意愿和动力,探索了一条使贫困户“广受益、能致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在贷款对象方面,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就业、订单、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利益联结关系,以此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和带动一定数量建档立卡贫困户。具体可贷款额度则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贷款需求,每吸纳和带动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10万元,贷款上限最高不超过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利率在市场化原则上实行一定优惠。

贷款操作程序也十分简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带动脱贫协议》→村委联合扶贫部门推荐→金融机构贷款审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财政部门审核贴息。

据了解,今年以来,湖北省共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86亿元,带动帮扶贫困户12.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62.3%和18.7%。

3

甘肃省农业保险“两个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

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切实防范因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造成贫困户种养收入损失,甘肃省出台-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针对贫困户推出了18个保险品种,实现农业保险对全省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和贫困户全部种养产业的全覆盖。

对象方面:对全省现有贫困户、返贫户和新识别贫困户全覆盖,力争实现“一户一保”。险种方面: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开设险种,兜底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保费方面:对所有保险品种普遍提高保额和降低费率。在承保面上,对非贫困户选择重点产业进行承保,对贫困户争取将所有种养产业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并明确了保险经办机构以5年为经营周期,坚持让利于农户,保本微利,以丰补欠,实现五年总体平衡。各保险经办机构积极提高承保和理赔服务工作质量,确保“五公开、三到户”(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督要求公开和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

4

河北省推进“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新模式

为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创新金融产品,强化支持措施,完善服务体系,解决好“贷给谁、谁来贷、怎么贷、如何还”等关键问题,自年起河北省开展“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保险”金融扶贫工作。截至年累计放贷亿元,支持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是政府搭台增信。贫困县成立扶贫贷款担保中心,用扶贫资金打捆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贷款担保基金、不少于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资金池”。通过竞争方式选择合作银行和合作保险公司,将“资金池”资金存入合作银行,开办贷款保证保险。二是银行降槛降息。合作银行根据担保基金额度,按照1∶10比例放大贷款。银行在贫困户信用评定基础上,降低贷款门槛,对3年以内5万元以下的扶贫小额信贷,实行免担保、免抵押。通过实行合作银行竞争机制,激励银行降低扶贫贷款利率。三是企业、农户承贷。实行分类贴息政策,对贫困户5万元以内贷款按基准利率%贴息;对企业和合作社根据带动贫困户数量,实行差别化贴息政策,带动越多,贴息越多。四是保险兜底保证。由担保中心、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按照1∶2∶7比例共同代偿贷款本息,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政府引导保险公司开发新的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当乡镇贷款不良率达到3%时,启动熔断机制,政银保联手进行调查整改。

5

贵州省“三变”改革优化利益联结分享机制

年起,贵州在全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点,努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

资源变资产,就是将农村集体耕地、林地、草原、“四荒地”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协商评估折价,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及其他经济实体后,取得股份权利。

资金变股金,就是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资金,在不改变资金姓“农”的前提下,量化转变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利益共享。

农民变股东,就是农民自愿以自有资金物资、设备、技术、劳动力、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股权等资源资产协商评估折价,通过合同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红获利,实现增收致富。

6

甘肃陇南电商思维推动产业扶贫

年以来,甘肃省陇南市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把陇南优势资源与市场紧密对接,推动产业扶贫取得新成效。截至年底,全市有网店多家,微店多个,销售收入75亿多元,通过电商扶贫带动贫困人口15万余人,电商扶贫对贫困群众的人均收入贡献额达到元。

一是强化设施建设,完善电商扶贫基础条件。累计新改建1.2万多公里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快乡村宽带网络建设,市县乡政府所在地4G覆盖率达到%。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二是重视平台建设,形成特色网货品牌。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建成西北首个地市级淘宝地方馆“特色中国·陇南馆”。建立网络供货平台,打造武都花椒、成县核桃、礼县苹果等一批知名网货品牌。建立物流配送平台,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点”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立宣传展示平台,充分运用政务微博、政务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lqgc/1956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