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连续三年被价格倒挂阴霾笼罩的沥青冬储或在即将开始的-年此轮冬储行情中迎来柳暗花明时刻。
一切并非空穴来风。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大宗商品信心仰头以及国际原油彻底触底的完成,今年年底,国内沥青价格的筑底将促使沥青抄底需求存在的同时,稳增长前提下,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年——明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即将大批上马也将释放沥青需求高峰。
在此背景下,市场的声音渐趋乐观。
“这个冬储需求正在被市场看好,届时,不排除出现一波需求高潮的可能。”山东一炼厂方面表示。
“否极泰来”
尽管今年以来,成本与需求的双降带动沥青价格的持续走低让业者对该市场的短期价格走势保持谨慎,但从中长期市场来看,“否极泰来”或适用于这一市场。
而这将在即将开始的-年沥青冬储行情中得以展现。
所谓“冬储”,指的是,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这段时间,贸易商通常趁某一产品消费淡季以及价格较为低迷之际,开始提前进行来年的采购。而这一行动同样适用于淡旺季和季节性规律明显的沥青。
众所周知,一般而言,在冬储期间,冬储需求的持续释放将带动沥青价格强势上攻,炼厂产量也会相应增加。相反,待次年3月份天气转暖至符合道路施工条件后,贸易商对沥青的采购进入尾声,需求还会减少。待道路进入施工旺季阶段后,石油沥青价格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
不过,这一规律近三年(在-年)被打破。
特别是连续三年的沥青冬储行情中,行业产能过剩、国家经济下行态势不减以及原油价格波动剧烈等因素的综合助推下,沥青价格的表现不一且渐趋混乱、反常,让业内大跌眼镜的同时,连年的价格倒挂致使套利空间逐渐缩窄的事实也让沥青贸易商冬储热情持续降低。
不过,这一切或将在即将开始的-年此轮沥青冬储行情得以扭转。
原油的力量
“支撑因素首先是大宗商品信心仰头以及国际原油彻底触底的完成”生意社方面表示。
本月初,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发布数据显示,11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22。
尽管该指数连续6个月收阴,显示大宗商品市场信心正处严冬,但从环比来看,11月CCI略好于10月(10月CCI为-0.25)。不仅如此,同比来看,11月CCI也明显好于年同期(年11月CCI为-0.87),
对此,CDRC核心专家、秘书长刘心田称,11月CCI收阴在意料之内。未来,11月的大宗商品市场或比11月CCI的预期要略好。12月CCI应较11月有所好转,或能成为CCI的荣枯拐点。
与此同时,业内关于“‘商品之王’原油将在今年四季度完成价格触底”也呼声渐高,其中,科威特石油部长日前就称国际油价或已成功筑底。
“据此,我们认为,随着大宗商品信心仰头以及国际原油触底的完成,今年年底,国内沥青价格也将筑底。”山东东明石化一人士表示,这将促使沥青抄底需求的存在。
“筑底”观点亦可用市场数据佐证。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从年6月每桶约美元降至现在的约每桶45美元,其跌幅超过60%。油田的原油产量有自然衰减量,以美国为代表的页岩油油井投产1年后的原油产量减少40-50%,为保持原油产量,原油业需要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的低油价使原油生产者大幅度减少了行业未来资金投入,必然导致未来原油产量下降,原油价格上升。
原油作为沥青的直接上游,中国原油进口量占其消费总量的60%,因此,油价走势无疑对国内沥青成本无疑有着决定性作用。
更多的推手
事实上,推手绝非原油一个。
“不同地区沥青销售施工季节时效性强也在影响着未来的沥青价格。”国内沥青行业一资深分析师表示。
来自市场的信息显示,随着年冬季的到来,中国北方沥青施工基本停止,而南方和亚洲东南亚地区正处适宜施工季节,原来销往中国市场的进口沥青转移流向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市场。而每年年底年初,国内炼厂开始进入停产和设备的维修养护阶段,此阶段的实际沥青供应总量减少。扣除南方的雨季、北方的冬季,南北方真正的施工高峰时间比较集中,形成旺季沥青供应量紧张和价格高涨市场固定格局。
除市场支撑因素外,年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尽管截至目前道路规划尚未出台,且传统认为,五年计划的首年一般不会有沥青需求高峰的出现,但在如今经济态势下,稳增长的迫切存在客观需要一大批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上马。
毕竟,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对外贸易数据大幅下滑、房地产市场整体堪忧的当前,“经济增长唯一可倚重的只能是投资”的观点已成共识。
而众多投资中,尤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最为直接明显。
加上去年11月份以来,降息、降准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刺激,以及国内公路路面铺装待升级,未来公路升级改造助推沥青需求等因素,以公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带来庞大的沥青刚性需求,而这也将确保国内未来沥青市场的持续增长和稳定繁荣。“明年国内沥青市场的需求将被彻底扭转,届时不排除一波需求高峰的到来。”机构分析认为。
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存在也将推高沥青价格。数据显示:每年多万吨的沥青表观需求量中,约-万吨沥青来自进口。而进口沥青价格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直接相关,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每上升0.1元人民币,每吨进口沥青的价格将增加约50元。
参考中、美各项经济指标,人民币贬值通道依旧会持续开启。而这一态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中国原油进口成本,推高国产和进口沥青价格。因此,业内认为,在明年一季度后进口沥青每吨-元的价格可以预见。
市场暗流涌动
不仅如此,梳理近10年来国内沥青市场走势发现,自年以来,沥青价格除年等个别年份外,其他年份基本上都呈现倒不规则的“V”字型的走势,尤其以年与年最为明显。
“一旦沥青价格筑底成功,参照历年规律,价格上涨时刻也随即而来。”淄博一不愿具名的地炼厂高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