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公路发展由“建设为主”迈入“建养并重”的时代,铣刨作业作为路面养护工作的辅助性手段,在路面病害处理、扩宽拼接、表面功能恢复和再生工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施工中,仍延续较为粗放的施工工序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式,即主要采取“弱检测+一机跟三车+现场随机确定法”进行施工操作,缺乏规范化的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验收方法,导致部分路段铣刨后质量较差,影响加铺层路面服务质量和线形指标。其中一些特殊部位,如道路接口、桥梁构造物段、硬路肩及中央分隔带等处,由于施工区域、设计要求、组成材料等的差异,是铣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若仍采用常规的铣刨操作,铣刨面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对铣刨刀具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影响施工人员安全。根据多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铣刨施工的实践和公司在从事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探讨和介绍了养护铣刨施工的工作准备、铣刨处置原则、施工工艺流程、参数选取、质量控制、施工验收和特殊路段处置方法等内容,以达到规范化施工操作和质量评定的目的,从而提升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施工的质量、施工队伍和人员的操作水平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施工
设备选择及现场复核
通过铣刨目的、作业面大小及施工图纸要求等因素的分析,选取和确定铣刨机具,并根据选取的铣刨机具确定合适的铣刨方式,从而保证铣刨作业的有序进行。并在铣刨施工前,安排专门人员复核铣刨设计方案与原路面病害情况是否一致,确保铣刨测量工作的针对性与可靠度。
制定路面铣刨施工处治原则
根据现场复核情况,并结合图纸要求制定路面铣刨施工处治原则:病害发生部位在路面结构内部时,若采用加铺方案不能根除病害或病害会短时间重新出现,宜铣刨至病症部位;宜优先采用铣刨机除掉旧路面后,再施工后续方案;路面出现结构性破坏时,若采用结构加铺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宜根据病害位置,铣刨更换面层、铣刨至基层或底基层等。
制定铣刨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是落实图纸提出的养护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应充分考虑原路面的病害状况,其内容应包括:处治层位,处治厚度、宽度、长度,铣刨方式,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机械设备,调坡设计,构造物路段施工注意事项以及不同铣刨方式的适用场合等。且必须明确铣刨施工方式是采用标准铣刨或精铣刨。其中标准铣刨主要适用于消除路面结构深层损坏、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病害路面铲除、整个面层铣刨以及其他精铣刨以外的工程范围;精铣刨主要适用路面变形及表层铣刨、平整度及横坡恢复、抗滑性能提高、标线和隆声警示带去除、桥梁、通道、明涵和隧道等路面薄层铣刨、桥隧调平层预处理、不合格部位二次补铣、层间处治等修复工程。
施工交底方式及内容
施工之前的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直接影响铣刨施工的质量、施工机械和人员的安全等,交底时应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施工队伍的水平和项目质量要求等。
(1)施工前应对现场施工参与各方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标准铣刨和精铣刨的施工范围、找平方式、注意事项、施工特点、各工序要求、标准、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措施等,确保铣刨深度和铣刨面标高。
(2)技术交底应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交底的层次根据工程规模和承包方式确定,主要由施工单位对施工队及分包单位的项目级技术交底、施工队对各作业班组及全体人员的施工方案交底。
工作面准备
工作面是铣刨施工开展的作业区域,机械进驻前应根据相应工程质量要求和工程特点,进行如下控制:(1)作业控制区封闭后,根据养护设计图纸要求和测量数据结果,明确标注铣刨控制线,找平方式宜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对于精铣刨工程以及质量要求高的工程,准确放出施工作业线;(2)原地面标高应进行水准点加密复测,并做好自检、互检、专检等检查;(3)清理或标明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
铣刨施工
施工工序。铣刨工作对路面具有破坏性和施工不可逆的性质,故要求工作顺序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施工应按先后次序进行作业。
(1)铣刨机检查与调试。对它的检查包括:刀头、铣刨鼓、打料板、喷嘴、水过滤器、侧板、紧固件、加油量、找平传感器、转向传感器及设备的仪表数据标定、试用、纠偏等;调试包括:仪器设备运转、行驶与制动性能、铣刨装置运行等。(2)切边。切割机作业应使边线笔直、坑槽槽壁垂直、槽边整齐。(3)铣刨。应根据确定好的铣刨面积和铣刨深度沿交通流动方向逐刀进行铣刨,沥青混凝土面层全部铣刨或精铣刨工程铣刨设备应采用挂线方法进行施工。铣刨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在铣刨过程中应设置专人严格控制铣刨深度。(4)铣刨料运输,应将废旧混合料装入指定的车辆上,运送到固定的地方存放,以备再生利用。(5)刨边角,根据现场铣刨面情况采用液压镐将铣刨机刀头自然形成的圆弧与切割机切缝间的少部分残留路面清除。(6)清除余渣,刨边角处理后采用人工或清扫机将坑槽内残留杂物清扫干净,如有需要,应将整个作业面吹扫干净。(7)铣刨面检测,最后对铣刨面进行检查和测量,主要有:铣刨面平整度、松散物、槽壁垂直度、深度、宽度、高程、构造深度、铣刨缝预留位置等。(8)清扫铣刨面,采用专门设备与人工相配合彻底清扫铣刨面,确保铣刨裸露面洁净、干燥;对于隧道路面精铣刨工程,尤其应做好废料清扫和除尘措施。(9)铣刨面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否则须进行二次铣刨,直至满足相关标准及后续施工要求。
铣刨施工参数。为了确保铣刨施工质量及效益,施工时应结合路面材料结构特性、铣刨方式、铣刨深度、铣刨料质量特性、松动料多少及施工机械性能,合理选择施工参数。
铣刨施工基本要求。铣刨工作应结合道路复核的现状、设计要求、设备特点进行作业,为了更有效实现作业顺畅、快速、质量可靠、安全等目标,应加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控制。
(1)标高受限制路段、构造物之间距离小于m路面标高不能抬高路段、上跨构造物净空受限制的路段、主线与匝道、服务区、收费站广场相接路段,应做好顺坡处理,其顺坡段设置长度不小于路面加铺厚度的倍,且原则上不小于50m,具体施工时可按两端标高适当调整顺坡段长度,要求顺坡段范围内纵坡变化不大于0.1%。(2)桥头跳车处治桥梁引道路面铣刨长度应根据铣刨深度确定,不小于20m。(3)重建路面的纵、横向坡度,保证加铺层厚度的均匀一致,线形要素达到规范要求。(4)桥梁、明涵等构造物铺装层铣刨时,应严格控制铣刨厚度,必要时应预先取芯确定铣刨厚度,避免破坏桥面板或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应保证对桥面有2~4mm深的表面凿毛处理,且伸缩缝处不得铣刨。(5)铣刨废料避免随意丢弃或乱堆乱放,及时收集、存放或再生利用。(6)铣刨机和运料车数量应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7)旧路面铣刨后应消除路面横断面不规则现象。(8)铣刨设备刀头因磨损需要更换时,应一次性全部更换。(9)铣刨设备应配备足够的需水量,严禁无水作业。(10)高等级公路上面层标准铣刨宜采用挂线方式作为施工控制线;精铣刨施工作业时铣刨设备应配备纵坡多点找平系统和横坡传感器等。(11)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应分层铣刨,不同材料不能混铣混装,在存放区域内也应分类堆放。(12)铣刨路段较为分散,且距离大于2km时宜采用平板运输车将铣刨设备运送到指定位置处。
特殊路段铣刨施工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特殊路段,如道路接口、桥梁构造物、硬路肩及中央分隔带位置等,是铣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影响铣刨施工进度、整体铣刨质量和铣刨设备安全等,应区别制定铣刨施工方案和方法,确保铣刨施工的有序进行。
道路接口铣刨施工。道路接口的铣刨作业好坏,常常体现在铣刨的宽度、厚度及延伸量的控制不准确,容易造成接缝不顺直不平整、厚度差异大、病害宽度未覆盖等情形,为了满足设计施工质量要求,应对新旧路接口铣刨方式进行如下控制。
(1)梯度渐减法:从路口接口往主路面方向铣刨,起刨点为最深点。(2)梯度渐增法:从主路面往路口接口方向铣刨,起刨点为最浅点。(3)横向铣刨法:适用于路口路面较宽且施工空间比较宽敞,视野开阔区域。两侧控制仍采用梯度控制法,即两侧深度控制逐刀减少或增加。
桥梁构造物特殊部位铣刨施工。桥梁构造物铣刨作业,是进行质量、安全控制的难点和重点,极容易造成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以下几个关键部位加强细节控制。
(1)桥梁伸缩缝:铣刨作业时应在伸缩缝两侧预留至少10cm宽的区域不予铣刨,待铣刨完成后,采用人工凿毛予以清除,避免破坏伸缩缝。(2)桥头搭板:桥头搭板部位铣刨深度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病害程度合理确定,严禁超铣,作业前技术人员和操作手应明确每个断面铣刨深度。(3)桥梁护栏:铣刨作业时铣刨设备与桥梁护栏底座之间距离应不小于10cm,局部铣刨不到位的部位应采用人工凿毛进行界面粗糙处理。
硬路肩及中央分隔带部位。硬路肩及中央分隔带铣刨作业,是进行路面结构层横向搭接的关键点,极容易造成纵缝、漏铣或附属设施损坏,因此需要在几个关键部位加强细节控制。
(1)中央分隔带路缘石侧及硬路肩外侧拦水带10~15m宽的区域,铣刨设备无法铣刨的部位应采用人工进行凿毛处理,施工过程中避免对路缘石或拦水带造成破坏。(2)硬路肩外侧路面拼接时,其铣刨宽度应根据横向拼接宽度确定,且应预留拼接台阶,台阶宽度为30cm。当硬路肩宽度小于2.5m时,铣刨宽度应根据土路肩内边缘与最外侧行车道轮迹带的距离确定,避免搭接接缝处于轮迹带处。
构造物铺装层精铣刨。铺装层精铣刨作业,是进行构造物铺装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凿毛处理的关键,极易造成铺装层铣刨不均匀、漏筋或铺装层超铣损坏,为防止以上损害现象的出现,需要在几个关键部位加强细节控制。
(1)铺装层不平整造成的露白部分,宜采用小型凿毛机进行处置。(2)铺装层不平整部分应凿除,避免铣刨机发生空刀。(3)作业面重叠宽度为10~20m,搭接部分应保持平整。(4)相邻铣刨面产生大于5mm的错台时,应进行精铣刨刮平修理。
铣刨施工管理
为了能规范铣刨施工,实现铣刨质量满足设计需要,应及时对铣刨面进行质量检查和测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工序;凡经检验不合格的段落,必须进行补救或再次铣刨,使其达到要求;检测和复核人员应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操作规程;铣刨后铣刨面,应具有良好的粗糙度和抗滑能力;所有与铣刨施工有关的原始记录、安全和环境资料、测量、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必须如实记录、整理和保存。
(1)施工过程中随时对铣刨面质量进行自检。(2)路面铣刨施工时,严格控制铣刨深度,避免出现夹层和超铣现象,尤其是桥面、明涵、通道等构造物处及隧道路面,必要时可采用人工挖除,设定铣刨深度后,其偏差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对于传感器、深度控制器所构成的,具有铣刨深度自动控制功能的铣刨机为±3mm;②对于其他方式所构成的,具有铣刨深度自动控制功能的铣刨机为±4mm;③无铣刨深度自动控制功能的铣刨机为±6mm。(3)漏铣:每m2出现漏铣面积小于10m2或漏铣厚度大于2cm面积小于10m2,应及时对漏铣部位进行处理;每m2出现漏铣面积大于10m2,应停止施工,查找原因。
铣刨施工检查验收
铣刨质量的好坏,管理工作是否落到实处,都需要进行检查验收。在铣刨施工后,应及时对铣刨面进行质量检测,以确定是否进行返工处理或下一道工序,施工单位应提交全线铣刨面检测结果及全部原始记录等齐全资料,申请检查验收。
结语
铣刨施工是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的重要工序,其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面的质量和服务性能,通过相关铣刨施工的工作准备、铣刨处置原则、施工工艺流程、参数选取、质量控制、施工验收和特殊路段处置方法等的介绍,规范化了铣刨施工操作和质量评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参考标准和质量评价依据,对提高铣刨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等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是倡导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铣刨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施工的趋势所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川钛丰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致力于高端路面工程机械销售和租赁、道路路面养护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开发、养护工程施工、道路检测的综合性科技公司。主营业务:路面沥青再生技术运用;路面新科技研发(透水沥青、彩色沥青等特殊铺装业务)及推广;路面专业设备的销售;道路检测管理(路面交调中心、超限系统、桥隧检测等物联网系统的研发及应用)静态交通规划设计;汽车物联网技术。公司与专业筑养路机械设备厂商进行资源整合,推行机械化养护设备项目PPP合作模式,创新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是西南地区唯一能提供道路养护整体解决方案的高端服务商!
产品推介:
一.整机特点
1、强劲的动力
选用世界著名的康明斯马力增压中冷电喷发动机,功率储备高、动力强
劲且油耗低。
电控油门,精准调控发动机动力。
双空滤器配置、三级过滤,保证发动机在多种工况下工作。
2、优越的动力传动
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的专用分动离合装置将动力提供液压系统和铣刨装置。
电液控制的离合器通过皮带传动驱动铣刨装置,工作平稳可靠、效率高。
3、卓越的铣刨功能
我公司特有技术设计、制造的工作装置使铣刨轻松自如。
发动机功率极限控制保证铣刨高效作业。
超精铣刨毂的自主研发与生产,更能满足客户精铣刨路面的需求
4、高端的配置
由世界知名品牌的液压件构成四履带全液压双变量驱动行走系统
采用德国著名品牌的控制单元以及国际先进的CAN总线技术构成整机数字网络控制系统
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无动力制动,零位启动,机上、机下、前后、左右五位急停互锁。
中位停机制动
即插式警示灯、夜间反光标志,满足各种工况警示要求。
优秀的细节
传感器、控制单元内置式设计,防雨防碰撞,安全性、可靠性极高。
五种转向方式一键操作,灵活、方便。
无处不在的电源供给。
封闭式废料输送
明显的料车指示灯,从此与料车配合天衣无缝。
清晰地倒车影像,使全车监视无死角。
前后照明灯、前后示警灯、各种仪表指示灯,满足夜晚使用要求。
舒适的操作性
采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的驾驶空间设置两个三级减震、四维调整座椅,驾驶舒适。
驾驶蓬前、后配置活动风窗,宽敞、明亮、风雨无阻。
可全方位转动的操作台更利于操作者调整作业角度和视线。
废料输出与铣刨方向相同,方便操作。
良好的维护性能
系统状态自动检测、故障诊断与报警、保养提示,方便维护保养。
配置应急操作板,以便在主操作台控制失效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操作。
配置磁吸式移动检修灯。
二.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铣刨鼓
铣刨宽度
mm
最大铣刨深度
mm
铣刀数量
把
发动机
发动机型号
CumminsQSX15-C
额定功率
kW/HP
/
额定转速
rpm
性能参数
作业速度
m/min
0-30
行驶速度
km/h
0-5.4
自身重量
kg
3
工作重量
kg
输送带输送能力
m3/h
箱体容积
水箱
L
燃油箱
L
液压油箱
L
外形尺寸
长×宽×高(工作时)
mm
××
长×宽×高(运输时)
mm
××
特别说明:本白癜风规范化治疗标准白癜风患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