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总平面图,保证让你事半功倍

工程项目总平面图包括规划设计阶段的总平面图和施工阶段的总平面图,前者一般被称为设计总平面图,后者一般被称为施工总平面图。总平面图看起来比较简单,即使不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士同样能够看懂,甚至还能够结合自己所住小区的经验对总平面图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总平面图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设计总平面图要同时满足主体工艺流程,满足开发者要求的用地指标及建筑容积率,满足国家、地方、行业等各种规范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则,还要满足销售展示需要、管线道路短捷、交通出行便利、人车分流合理、消防安全可靠、环保绿化美观、舒适健康宜人、居住功能齐全、工程经济合理等要求。

施工总平面图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需要将复杂、庞大的材料设备进行组合,要求各专业人员、建筑机械设备得到合理组织,布置各种类建筑材料进场堆放、加工,协调建材与构配件的运输(包括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和生产,组织各类机械设备供应与安装。建设施工现场的生活需求与生产需求的构筑物,满足现场临时性的办公、生活需求。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科学设置现场施工的平面布置图,否则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长,更有甚者导致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下面,我们分别从规划设计总平、施工总平两个方面来分别说一下要注意的问题,避免总平阶段埋下隐患,影响整个项目后续的推进过程。

一、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1、要有分期分区建设图,包含售楼处、样板房、看房通道的位置和相应的景观范围。

2、图纸要充分清楚表达各种人、车、物等的流线和各流线与出入口、停车场、广场、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设计的关系。

3、地形复杂的地块,应做好竖向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尤其是室外广场、道路与建筑入口的竖向处理。场地排水设计,做到简洁流畅;尽量使用暗沟组织场地的排水系统,确需使用明沟时,需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总平面图要明示各种配套设施的位置和指标(如物业用房、物业岗亭及物业名称背景墙、卫生站、居委会、治安联防战、垃圾收集站、以及化粪池、隔油池、地下油库等)。化粪池、隔油池等的布置应方便检修和使用。

5、应特别注意进排风井、排烟井、设备吊装空洞、机动车/非机动车出入口等各类出地面构筑物的位置、体量与立面设计,美观实用。

6、项目应现场实测市政部门提供的各类管网接口的坐标和标高,无误后提供给设计。对小区内综合管线进行有机的组织,尽量将检查井、雨水井、通风井等设置与隐蔽处或结合景观设计综合处理。

7、高端项目尤其别墅类要注重顾客心里:

(1)首层露面标高一定要统一,避免业主忌讳投诉;

(2)高低起伏通过景观来实现;

(3)坡地建筑宜选择阳坡布置建筑,保证南低北高。

8、小区中心景观带中轴线尽端宜有主题建筑收尾,不宜形成穿透性景观结构。

9、小区功能用房应在规划设计阶段权衡设计、成本、工程等各方因素,确定其位置。一般宜考虑结合地下车库布置;必须布置在地上时,应避免对小区景观造成不利影响,不应对周边的住户形成噪音、灰尘、视觉、异味等方面的干扰。同时,应设置合理的路径供工作人员进出功能用房。

10、营销体验区应尽量布置在城市人流往返较多处,以达到吸引人流、增加客户摆放量的目的。

11、营销体验区一般宜设置在一期整体开发范围内。售楼处应尽量靠近道路红线,从道路上看售楼处外墙LOGO标识应醒目、清晰。

12、小区内交通基本原则:人车分流,人行便捷、高效,人车流基本不发生合并、冲突、交叉,要与景观、建筑、管线良好的组织起来,主次入口布置要合理,数量要经过计算、检验、复核、审定。

二、施工总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部署,一般结合现场不同施工阶段进行,通常有基础工程施工总平面、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总平面、装饰工程施工总平面等。

1、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1)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全部拟建建(构)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

(3)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加工、运输、存储、供电、供水、排水、供热设施以及临时道路和办公、生活用房;

(4)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保设施;

(5)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2、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地面积少;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3)施工区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区域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互相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建造费用;

(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应分区域设置;

(6)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7)遵守项目所在地有关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例如扬尘控制措施等。

3、施工总平面图的部署口诀“大门机仓加工场,内路临房水电网”,即按照如下顺序逐一布置,避免遗漏。

(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大门

施工现场宜考虑设置两个以上大门。大门应考虑周边路网情况、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大门的宽度和高度应满足车辆运输需要,尽可能考虑与加工场地、仓库位置有效衔接。

(2)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机

布置塔吊时,应考虑其覆盖范围、可吊构件和重量以及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布置施工电梯时,应考虑主楼楼层出入口位置,施工电梯与临时道路的衔接;布置混凝土泵时,应考虑泵管的输送距离、混凝土罐车行走路线。

(3)布置仓库、材料堆场;--仓

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其纵向宜与交通路线平行,尽可能利用现场设施卸货,货物装卸时间长的仓库尽量远离路边,避免长时间堵塞施工道路。

(4)布置加工场;--加工场

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有关联的材料加工场集中设置。

(5)布置场内临时运输道路;--内路

现场内临时运输道路应硬化处理。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m,双行道不小于6m。木材场两侧应有6m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X12m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

(6)布置临时房屋;--临房

有条件的应使生活区、办公区和施工区相对独立。宿舍内应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9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16人。

作业人员宿舍一般宜设在现场附近,方便工人上下班;有条件时也可设在场区内。

(7)布置临时水、电管网和其他动力设施。--水电网

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入口处,尽量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临时水池、水塔应设在用水中心和地势较高处。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同时支线应引到所有用电设备使用地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dllq/1962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