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三巨头三菱NGF氰特高性能沥

程少为简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4/
沥青基碳材料任何问题请联系上图小编本文来源:原创精彩文章现在开始0导语

由中间相沥青制备的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因其超高模量以及超高导热的特性,一直是沥青基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上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碳化物公司(现被比利时索尔维收购,但人们仍然习惯称为氰特)成功开发了油基中间相沥青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年建设完成了一条t/a的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生产线,从公开资料来看,该规模产能持续至今。年新日铁公司开发了煤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技术,年新日铁与新日本石油共同成立了日本石墨纤维公司(NGF),目前产能为t/a。年日本三菱开发了煤基中间相沥青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技术,目前产能为t/a。这三巨头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可以大规模、稳定化生产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产品的公司。我称之为美日三巨头-三菱、NGF、美国氰特。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国际上出现了一股沥青基碳纤维热潮,包括杜邦、康菲石油在内的巨头都曾涉足这个领域,但都因种种原因放弃了该领域。国内科研单位山西煤化所、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东华大学等都对该领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目前为止国内至少有超过5家企业致力于该产品的研发和制造,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虽然近些年,我们进步很大,但是我们的产品无论从性能、规模、多样性、成本等方面,都仍不能对美日三巨头产品产生竞争力。今天我们单单从美日三巨头的产品性能分析,看看美日两国技术差异性。

1美日三巨头主要产品牌2差异性分析1、产能

从公开资料看,日本三菱产能吨,氰特产能吨,NGF为吨,三家合计产能超过吨。其中三菱的产能远超氰特和石墨纤维公司。虽然三菱产能超过吨,但相对PAN基动则上万吨的规模看,也是小巫见大巫了。这最主要的还是因为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主要应用在航天方向,昂贵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民用方向,目前三家的产能,可以完全供应全球的航天应用需求。这是几家公司一直没有扩大产能的主要原因。

原料产能是限制纤维产能最主要的环节。因纺丝、热处理都相对容易复制扩大规模,而中间相沥青一般是间歇式釜式反应,因为热效应关系,单一装置产能很难做到很大,这是限制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三菱集团是这三家企业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具有针状焦生产装置、PAN基碳纤维生产技术、萘系中间相沥青合成技术,无论从原料还是到后续纺丝、热处理其技术都是国际领先,这可能是它产能领先的一个原因。

氰特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业务,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已经几经转手,但无论是以前的阿莫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还是后来的氰特、索尔维,该部门都是其庞大业务中的一个小版块。特别是氰特卖给索尔维之后,从官方网站上,连续纤维也只能查到P25系列产品。有消息分析,高导沥青基碳纤维品种,涉嫌军工板块,索尔维并没有得到授权。仅仅靠低端沥青基碳纤维业务,估计其产能最近不会有太大的释放。

在索尔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dllq/1961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