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精选这10家企业,凭什么做到的百万

中国上市的建筑企业中,人均营业收入最高的10家企业

他们是如何做到如此高的运营效率的?

他们的核心能力到底是怎样修炼出来的?

有哪些经营秘诀值得国内建筑企业学习的呢?

品牌文化、运营管理、技术创新、业务资质究竟谁更重要?

(一)浦东建设

(1)基础设施投融资、施工管理一体化的商业运作模式。

公司自年承接首个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项目以来,项目遍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在投资方面公司立足浦东新区面向长三角,大力投资快速路、骨干路等城市路网以及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累计投资规模超过人民币亿元;在工程建设方面公司较好地完成了浦东新区及无锡、常州、诸暨等长三角地区多省市快速路、骨干路、高架立交等城市路网、高等级公路、停车场、垃圾焚烧厂、保障房等一系列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大量的实践经验使公司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施工管理一体化的项目运作模式,同时也为公司业务向PPP模式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路面施工技术。

公司在道路施工方面技术实力强劲,在全国同行业企业中率先建立了工程技术研究所,引进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跟踪国际路面技术发展动态,在沥青路面再生、排水性沥青路面、彩色沥青路面等新型路面材料和技术方面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启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在上海地区的应用研究"、"泡沫沥青再生稳定基层的开发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其中两项课题成为钢桥铺装世界难题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将适应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要求,是公司未来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3)持续的融资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最大程度节约融资成本。目前公司在银行、证券及保险三大融资体系均成功实现融资,通过平衡股权和债权融资、直接和间接融资,在降低融资风险的同时提升公司的实力和价值。此外,通过引入保险资金债权投资计划,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打造了公司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体系。

(二)中钢国际

(1)运营管理优势

公司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进行持续的梳理和再造,不断提升工程领域综合配套服务的能力,“市场开发与商务—专业技术支持—采购与项目管理—产品监造与施工管理—开车服务—交钥匙”流水线式的大工业管理模式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实现由单个冶金工程项目总承包向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综合配套项目总承包的转变及工程项目承包建设由规划设计、土建施工、安装调试到开工及生产指导、备件集成供应全流程服务两大飞跃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更多资源,向EPC建设+融资服务及BOT项目投资+运营管理发展,以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模式的飞跃。

(2)行业资质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及所属企业已拥有冶金行业、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电子通信广电行业(通信铁塔)、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甲级工程设计资质,钢铁、建筑、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咨询资质,通信信息、市政公用工程、火电、有色冶金专业乙级工程咨询资质,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石油化工行业工程施工、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B级资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压力容器安装一级、工业管道GC2),对外承包工程、特种设备设计、设备监理、设备成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甲级等齐全的行业资质,设有国家环境保护工业烟气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3)国际化经营优势

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是冶金工程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在海外冶金工程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公司执行的多个海外项目分别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等奖项,已成为国际冶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程技术公司和极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公司已与五十多个国家的企业开展业务,并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客户黏度较高。

(4)多元化业务优势

公司秉承“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根本、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和为全球工业企业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服务”的理念,复制公司在冶金建设行业的成功模式,积极开展相关业务领域多元化经营。加强冶金主流程上下游业务的开发,拓展矿山、环保、电力等领域的工程承包业务;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推进工业气体、城市污水处理等业务领域市场开发;加强与地方国有煤炭、化工企业在煤焦化工、环保节能领域的深度合作。一批多元化领域项目相继签约并顺利执行,实现了除冶金外的矿业、电力、煤焦化工、石油化工、节能环保、机电产品贸易等业务领域的多元发展。

(5)资源整合优势

近年来,公司着力于培育国际工程承包商的五大核心能力,即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和较为完善的国际化营销网络;较强的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专业整合能力及以核心业务为主的产业链业务整合能力;较强而又稳定的融资能力;较强的与潜在利益相关者形成战略联盟的能力和较强的能满足大型复杂性国际工程的集成化管理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能力;与此同时,拥有一批包括国内外设计公司、知名制造商、金融机构、施工企业在内的全流程服务的稳定的合作伙伴。

(6)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重视科技创新,团队行业经验丰富,拥有众多的技术专业人才,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攻关,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公司及所属企业拥有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累计主编及参编的国家标准、规范三十余项。

(7)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双赢理念”,贴近市场,努力适应用户需求变化,不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在工程项目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在承揽项目和开发市场过程中注重品牌建设,坚持做到“承揽一个项目,树立一个品牌。”通过不懈的努力,“中钢”品牌已在国内外冶金工程项目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诚信度和美誉度。

(三)宏润建设

(1)公司较早从事长三角地区的市政、轨道交通、房建等工程建设,具有城市道路、高架立交、公路桥梁、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的综合施工技术、资质和业绩,依靠良好的市场信誉、优良的工程质量、稳健的经营理念树立了宏润品牌形象,并稳步开拓全国市场。

(2)公司从年开始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公司轨道交通工程已进入全国18个城市,拥有盾构装备30余台,年完成盾构掘进16.1公里。

(3)公司拥有“双特双甲”资质,以及轨道交通、公路桥梁、市政高架、地下空间及综合管廊、房屋建筑、生态环保等工程项目丰富的投资建设业绩、优质工程、诚信服务和上市公司投融资能力,通过准确把握国家投融资政策导向,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等PPP项目,能够为各级政府及业主提供项目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4)公司近年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等地,公司以提供高品质精品楼盘为开发目标,在项目所在地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四)北方国际

(1)市场开发能力

公司积极发挥“NORINCO”整体品牌优势,加大海外市场渠道建设,形成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同时公司作为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较强的商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成功开发出一批标志性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执行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声誉,加深与项目所在国及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沟通,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发和项目执行经验,同业主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开拓能力,为公司推进市场相关多元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2)资本运作和投融资能力

长期以来,公司着力培育项目融资能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以突出的优势背景,与国内多家银行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依据国家政策导向和金融服务产品动态,依托国家政策性银行与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为业主提供全面的项目融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多个市场为不同的业主提供了买方信贷融资、卖方信贷融资和政府一揽子优惠贷款融资等多种项目融资服务。同时,公司积极发挥上市公司平台直接融资功能,为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和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开展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3)系统集成能力

公司拥有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即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为业主提供从项目设计、设备制造与采购、建设、安装、维护等工程项目全过程一揽子服务。长期以来,公司与国内著名的设计、施工和设备供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还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熟悉国际工程管理和组织的专业人才,使项目管理各环节高效运转,力求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五)中工国际

(1)商务能力

公司在海外设立了40余个代表处、分公司和子公司,还拥有中工老挝投资公司、加拿大普康公司两家境外经营性子公司,构建了遍布全球各地区的高效快捷、反应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在部分领域已经形成比较优势。通过实施属地化经营、打造标志性项目,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海外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融资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效益良好,拥有优良的资产状况,获得银行授信能力强;公司在常年的业务过程中,与国内金融、保险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积极促进中方资金项目的融资进展;公司还长期致力于融资模式创新和融资多元化,制定并落实大金融战略,广开融资渠道,解决公司资金需求。

(3)项目管理能力

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EPC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及配套的管理信息平台——中工国际项目管理信息系统(IFS),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司根据全流程的合作伙伴选择及考核评级体系,实现公司项目合作逐步向优质合作伙伴集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来自合作伙伴的风险。在日常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各种例会制度和报表,实时监控项目执行状态,加强项目风险监控与指导。

(4)并购能力

年起,公司陆续并购了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加拿大普康公司、北京沃特尔公司。上述活动使得公司在对境内外并购的风险控制、并购交易管理、并购后整合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培养了一批熟悉国内外并购规则、了解国际并购趋势的专业人才,积累了一些优秀的合作伙伴资源,公司的并购能力显著提升,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通过加大海内外投资、积极拓展新业务及实施国内外并购等各种途径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储备,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六)东湖高新

(1)工程建设板块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路桥在资质与经营能力上,经过60多年的磨砺,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内交通建筑施工行业的龙头企业,积累了丰富的路桥建设、经营和维护管理经验,具有包括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桥梁及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拥有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房屋建设、综合改造等项目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能力,目前正在申报公路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在技术研发上,报告期内湖北路桥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省级文明单位”和“省劳动保障诚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人才队伍与培养上,截至报告期末,湖北路桥职工总人数人,其中45岁以下人数人,占比65.54%;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人,占比53.86%;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人,一级建造师78人持90证,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技术人才。公司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的形式,年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45人,其中硕士19人,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签订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等形式不断挖掘培养内部人才。

2、环保科技板块

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环保”)是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湖高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光谷环保经营火电厂烟气治理投资运营已过十年,拥有国内一流的烟气脱硫核心技术,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设计优化、项目管理和系统调试、运营维护管理的能力,已获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除尘脱硫)一级资质证书,并已取得CEMS运维乙级资质、湖北省核发的环境污染治理设计大气污染治理(甲级)证书、二级安全生产许可证,能够从设计-采购-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控制和专业性的整体保障,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项目管理优势和投融资优势。光谷环保大气治理特许经营权与水务领域BOT运营项目收益皆相对稳定,有较好的现金流,从人、财、物、技术等方面保证BOOM、BOT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投资运营模式也将促进环保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3、科技园板块

科技园板块作为公司最传统的主营业务,经过二十余年的产业专注、开发建设与经验累积,成功开发运营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第一代国家级新技术开发区,以“光谷生物医药加速器”为代表的生命科技主题产业园区、以“软件新城1.1期”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以“东湖高新智慧城”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公司科技园板块主题园区主要涉及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生命科技,形成了在主题科技园区领域从产业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产业招商、运营服务、产业投资的全产业链条覆盖。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入选“中国产业地产TOP10”榜单,并获“中国产业地产年度推荐企业”单项冠军。

在招商核心竞争力上,科技园板块各项目坚持专注产业、深耕产业,严格贯彻执行产业招商、行业内招商原则,力拓招商渠道、深挖招商资源,招商成绩斐然,仅年全年企业客户跟踪数量达家,落户园区企业家,随着招商能力的不断提高,科技园公司近三年来的销售业绩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业绩不断攀升。

(七)中国交建

(1)科技创新

年围绕公司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科技研发继续瞄准前瞻性、前沿性和全局性重大关键技术,抢占制高点。“超长高寒高海拔大断面公路隧道建设及运营成套技术研究”等41个项目获得公司立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施工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2项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IM、北斗、跨海桥岛隧建设等关键技术稳步提升,中国交建“BIM全生命期开放式协同共享平台”成功发布,北斗卫星应用研发出第二代产品。

二是国际标准的编制取得突破,获智慧建筑国际联盟授权,主导编制水运基础设施BIM技术IFC国际标准;2项挖泥船ISO标准修订已获国际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NSMT)审核通过,即将获准发布。

三是牵头推动的国际科技合作务实开局,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技术交流环境和氛围。公司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科技与标准国际研讨会,双方签订备忘录将在标准、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人员互访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与交流;公司与法国拉法基豪瑞集团形成了创新平台技术骨干年度双向定期交流机制,年双方达成3项短期联合研发和1项长期合作研究计划。

四是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开展了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可行性和科技人员激励政策的前期调研,修订并发布了公司《二级单位科技进步考核办法》和《科技研发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科技考核和科技研发工作,发挥了科技引领与促进作用。

五是积极引导子公司推进平台建设、奖项与标准申报等科技活动。年,中国交建南亚区域研发中心获得公司认定,这是公司首个建在海外的区域研发中心;公司五家研发中心被认定为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年本集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詹天佑奖6项,专利优秀奖9项,获得专利授权项。本集团共获交通运输部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编译项目13项。

(2)金融创新

年,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抓住PPP投资类项目大发展的市场机会,公司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严格把控风险,充分发挥各金融平台的专业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创新产融结合模式,基金公司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同多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基金模式,成功引入保险资金投资于公司主导的PPP投资类项目。

二是中交建融不断尝试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开发出“回租+EPC”、“保理+回租”、“租赁+PPP”、“设施直租联合体投标”等多种产品组合,逐步深入开展设施租赁业务;初步形成以盾构机为代表的集团内部设备资源池,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三是盘活存量资产。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成功转让贵州贵瓮、陕西榆佳、湖北通界三条高速公路资产;中交疏浚成功在上交所发行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发行规模12.30亿元,票面利率4.88%。

(3)业务资质

公司主营业务拥有多项特级、甲级、综合甲级的资质,公司及下属企业共拥有9项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0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1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公司及下属企业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余个、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余个,其中包括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7个;另有监理、测绘、检测、对外经营等多种业务资质。

(八)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渊源的大型建设集团,参与了大量的国内知名建筑物的建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建工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世界跨度最大的钢拱桥--卢浦大桥、世界第一条高速磁浮列车商业营运线、国内第一座外海大桥--东海大桥、米的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5米的金茂大厦、米的环球金融大厦、米广州电视塔、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全球最大的展览场馆—国展中心(上海)、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己逐步形成了施工承包、设计咨询、城市建设投资、建筑相关工业、房产开发等五大事业群,营业规模持续增长,综合实力逐年增强。自年起,公司连年进入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大的家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前50名,其中年度位列第9名,较年上升一位。

同时,公司“全国化”战略正不断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布局日趋成熟。公司围绕相关国家战略,在长三角区域深耕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在珠三角、中原、西南、京津冀、东北五大区域深耕根据地城市。在海外市场,公司在巩固好非洲、东南亚、南太平洋等传统根据地市场的同时,适时拓展中亚等其他有潜力的区域市场。

目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1)品牌美誉度高。公司在上海和全国主要城市设计、建造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超高层建筑、综合交通枢纽、文化体育设施、市政设施等,塑造了“上海建工”的优质品牌形象,公司的“SCG”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

(2)管理较为集约。得益于长期耕耘上海高端建筑市场,公司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集约管理体系,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能够及时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做好内控制度升级工作。

(3)产业链资源较为完整。通过多轮资本运作,公司已逐步形成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保障维护,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到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和建筑构配件、钢结构生产供应,从房地产开发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的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

(4)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团队。经过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建设,公司培育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领军人物在内的大量行业精英。在市政工程设计、超高层建筑施工、大跨度桥梁、超大型钢结构安装、地下空间开发等多个领域,公司已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团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5)具有一系列行业高等级资质。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在主营业务领域内获得了一系列的行业最高等级资质。

(九)中国建筑

(1)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公司始终坚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尊重、恪守、适应并利用市场规律,逐步提高对市场规律的驾驭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性地挖掘并不断满足顾客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超值服务,不断赢得顾客。始终贯彻绩效理念,通过清晰界定目标、科学设计流程、强化高效运营来追求卓越绩效。始终追求有盈利支撑的规模增长。高效运用和运营资源,大力倡导规模经济的同时,提高资产周转效率,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收益,并通过稳定增长持续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始终高度







































白癜风最好医院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dllq/1956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