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新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已由交通运输部颁布,将于年9月1日起实施。为了更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规范相关内容和要求,山东省公路学会与新《规范》编写组联合于年8月16日至17日在济南举办宣贯会。监理四分公司试验室主任王兆永、山东恒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经理刘艳参加了会议。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修订简介;2、沥青路面温度影响;3、路面结构设计;4、沥青路面材料设计;5、沥青路面交通荷载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分析;6、沥青路面改建设计、桥面铺装设计;7、沥青路面结构分析软件培训、沥青路面模拟设计。
今天一早,王兆永主任将学习启示发给了小编,小编很感动,这种做法值得点赞。原因有二:
一是对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对下步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启示。小编觉得非常好,只学习而不去总结,这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工作一定要总结,要定期总结、定时总结,总结经验,认清不足,才能改进提高,否则如同毛驴拉磨原地打转、难进一步。小编曾记得毛主席最重视总结,主席曾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见,总结对工作的重要性。
二是把所学和思考通过公司宣传平台,及时分享给广大职工,让没去参加培训的试验检测人员,及时掌握新规范的宣贯情况。以一人绵薄之力,带动大家同学习共进步,值得点赞。一粒石子,投入水中,会泛起层层水纹,科学上称之为“水纹效应”;一群大雁,在领头雁的作用下,编队飞行,靠着团队协作,完成了长途跋涉,企业管理上称之为“雁阵效应”。借鉴过来,可称这种行为为“恒建效应”,就是在企业内部,队伍由若干支力量组成,每支力量都有一名主帅带队,队伍成员或多或少。主帅将自己的力量发挥至极致,并将这种力量传递给队伍中的每个人,最终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释放。人人都为恒建着想,与恒建心心相印,恒建则无往不胜。就是这个道理,你带头,我带头;你自燃,我同燃;层层传染,那么困难终将化为无形。
学思践悟助力进步
——《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学习启示
文/王兆永
右一为王兆永主任
年8月16日至17日,山东省公路学会在济南组织召开了《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宣贯会,我挤出时间参加了会议。两天的学习时间,很干净,就是纯学习,仿佛又回到了校园学习生活,真好。两天里,通过听、学、交流,我收获很多。
首先,新规范较于老规范,肯定有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来源工程实践、来源生活。变化,也体现了进步。新规范的变化,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规范中的设计验算,将之前一些老的做法进行了摒弃:如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中轴法更为合理,顶底面法不再采用;弹性模量和动态压缩模量试验均采用中断面法;目前仅有回弹模量还在采用顶底面法。在结合经验法的基础上,规范引入利用了国内新的、先进成熟的、国际上成熟通用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开裂验算,也纳入到了新规范中。
二、改变了设计参数,材料参数由静态向动态参数转变,设计参数输入由单一水平向多水平转变,参数设计分三个层次。
三、对试验方法及标准进行了统一。
四、科学的力学+经验设计体系,更客观地反映路面结构的实际行为特征;沥青路面改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理念,在工程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实地解决设计问题。
其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任何一种培训、学习,只要认真听、认真悟,都能有所启示。这就如同流水,只有流动的水,才不会腐烂变臭。学习一定要思考,结合学习,结合我们的监理工作岗位,让大脑动起来。这次学习,我有以下启示:
五、本次规范没提供水稳级配的原因,目的就是鼓励各地优化级配范围时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便于质量控制。
六、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时,推荐级配型式为骨架密实结构和悬浮密实结构的中间路线,即两个结构类型的优化型,使级配既有骨架嵌挤的优势,又有效避免了离析等缺陷的出现,使级配更合理更实用,减小施工难度。
七、关于桥面铺装设计时,结合曾经出现过的病害,进行了考量,提出应对处理措施:
①在桥面边部设置止水带;
②边部铺装沥青混凝土时在底部和上下铺装层之间喷洒热沥青(用量参考为1.5~2.5㎏/㎡,宽度可控制在边部1米范围内)
③桥面防水层除薄膜类防水层、卷材类防水层外,结构性防水层可采用沥青砂做防水层,建议厚度为15~30mm。
八、通过交流,在路面剪切破坏因素中热破坏没有纳入到设计规范的考虑范畴,突发性的或局部性的路面极高温现象没有考虑在内,只考虑了累计轴载的车辙破坏。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
九、新规范提出了一些新的检测要求,原来工地试验室不要求做的试验项目,本次提出了要求工地试验室进行试验的必要性。比如沥青老化试验,现在要求工地试验室一定要进行检测;沥青动力粘度试验工地应具备此类检验能力;沥青针入度试验不再是单一的试验,而是要求要计算出针入度指数等指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也成为了常检指标。
通过学习知道,从设计规范开始就对试验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倒逼试验检测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不断总结,积极思考,在工程一线历练本领、增长才干。
王兆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