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佳瑶,一德期货沥青分析师
内容摘要石油沥青市场回顾
原油价格重心将抬升
沥青价格重心受成本推动而上移
年内开工情况与上年相差不大,地炼产量增幅明显
国内沥青产能过剩状况持续
年末进口沥青供应量缩减,这种状况可能持续至明年
公路路面铺设是沥青主要去向
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下滑,对公路需求放缓
目前沥青需求主要来源于公路新建
公路“十三五”规划建设量低于“十二五”增量
“十三五”期间各省高速公路规划不均衡
年内沥青需求受季节性影响
年沥青市场展望
核心观点成本方面,我们认为年全球原油供应此消彼长,产量难降,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需求将稳步增长,虽然减产能否落实将影响再平衡的时间节点,但供需再平衡已成定局。高库存水平将限制油价的上行高度,油价或开启慢牛上涨行情。我们预计年WTI油价重心将在55美元/桶。供应方面,国产沥青产能过剩的状况将持续,仍需船燃、焦化需求分流;进口沥青供应量缩减的态势可能持续至明年。需求方面,预计“十三五”公路建设相比“十二五”放缓;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我们对于沥青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年沥青价格重心为元/吨。
1.石油沥青市场回顾沥青现货经历了8个月跌势后,终于在年春节后于元/吨附近止跌反弹,跌幅达50%。年初原油低位震荡,贸易商多观望,备货谨慎。春节后原油震荡上行,提振市场信心,冬储大规模开启,推涨沥青。3月底备货需求逐渐收尾,沥青涨势告一段落。随后天气逐渐转暖,养护等道路项目少量开工,需求平稳。二季度炼厂由于原油成本推动而纷纷调涨沥青。三季度炼厂出货好转,纷纷调涨,但并未持续,不久而又下调价格。四季度南方沥青需求释放超出预期,而温州中油、金陵石化、中海泰州等炼厂检修导致国产供应缩减,加之韩国、新加坡炼厂以生产燃料油为主导致进口沥青供应亦减少,华东、华南呈现供不应求态势,炼厂趁机推涨。目前华东沥青主流价元/吨,山东元/吨,华南元/吨。
进口沥青与国产沥青的触底反弹时间节点基本一致,目前韩国CFR华东美元/吨,泰国CFR华南美元/吨。
沥青期货自年7月起逐渐活跃,持仓量稳步上涨,年1月底起持仓稳定在50万手以上,成交量一度达余万手。今年年初,沥青震荡下行,一再探底,指数从元/吨跌至元/吨,跌幅达15%。2月伴随现货的触底反弹,沥青期货亦于年后触底后反弹。3月初,受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以及两会召开的利好影响,沥青连涨,一度冲至后回落。3月下旬至4月下旬,原油先抑后扬,沥青随之亦先跌后涨。6月受旺季预期提前炒作,沥青一路上行至高点,随后震荡下行。十一以后,受基本面好转以及宏观因素影响,沥青一路上行,指数现已涨至高点。
2.上游分析——原油2.1原油价格重心将抬升我们认为年全球原油供应此消彼长,产量难降,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需求将稳步增长,虽然减产能否落实将影响再平衡的时间节点,但供需再平衡已成定局。高库存水平将限制油价的上行高度,油价或开启慢牛上涨行情。我们预计年WTI油价重心将在55美元/桶。上半年,随着全球炼厂进入检修季,WTI油价将在45-60美元/桶之间波动。下半年,遵循原油需求的季节性规律,预计油价在秋季价格达到峰值,随后出现回落,WTI油价运行区间50-65美元/桶。
2.2沥青价格重心受成本推动而上移沥青从原油中提炼而得,是原油的下游品种,价格受到原料价格影响。用国内石油沥青期货年以来的价格与同期原油期货价格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年至今,二者相关性逐年下降。年沥青与原油期货的相关性仅为0.5左右,特别是年5月以后,二者甚至有走势相反的时候。这是因为除原料外,沥青基本面情况、国内宏观因素等均会影响沥青期货价格;此外,随着沥青期货活跃度提升,参与者类型逐渐多样,带入了不同风格的操作手法,形成了沥青期货的最终价格。
虽然沥青期货走势的短期变化与原油相关性逐渐降低,但长期来看,沥青与原油期货价格相关性高达0.93以上,原油重心抬升必然会推动沥青重心的上移。
3.供应分析3.1年内开工情况与上年相差不大,地炼产量增幅明显年内沥青装置开工率有一定季节性,通常夏秋季开工率处于高位。年沥青装置开工率与去年基本同在区间内,但四季度部分炼厂检修导致开工率较去年有明显下滑,10月产量同比亦降低。
据百川资讯,年1-10月全国沥青总产量.9万吨,同比增长7%,其中地炼产量达.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2%。地炼产量占总产量33%,上涨7个百分点,已超过中石化的占比30%,此外中石油占比26%,中海油占比11%。
3.2国内沥青产能过剩状况持续据卓创资讯,年底我国沥青总产能达万吨,新增产能主要包括中化泉州、中海油气泰州新装置等。中化泉州于年7月石化开始生产70#A沥青,该炼厂拥有万吨/年的原油加工能力。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新增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沥青产能预估为万吨/年。另有玉皇盛世和大连西太等产能年内未按计划投产,或将延期至明年。预计年我国沥青总产能达万吨。
预计年全年沥青国产量达万吨,仅占总产能的56%;预计年沥青国产量达万吨,仅占预估总产能的57%。国产沥青产能过剩的状况将持续,仍需船燃、焦化需求分流。
3.3年末进口沥青供应量缩减,这种状况可能持续至明年今年沥青进口利润情况较好,震荡区间。在价格相近时,进口沥青性价比更突出,因此受到贸易商青睐,使得进口沥青量在春夏之际维持在高位。年1月-10月我国共进口沥青万吨,同比增长70万吨或18%。外盘沥青/燃料油比值一直处于低位,10月前后韩国、新加坡等地的炼厂逐渐转产燃料油,沥青供应量大幅缩减,我国10月进口沥青量受此影响降至仅26.8万吨。如果未来沥青/燃料油比值仍无上行之意,外盘炼厂将维持生产燃料油的积极性,进口沥青供应量缩减的态势可能持续至明年。
4.需求分析4.1公路路面铺设是沥青主要去向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绝缘性、隔热性和防水、防锈、防腐性能,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建筑、机场建设以及水利工程等行业。目前我国对燃料油征收消费税,而对沥青不征收,因此部分沥青产品实际上也被用于船用燃料油的调和或者被用作焦化料进行深加工。沥青最主要的使用方向为公路路面铺设,占比76%左右,建筑防水用沥青占11%左右,其余需求占到13%左右。
4.2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下滑,对公路需求放缓从年至今,公路旅客周转量和公路货物周转量的同比增速与GDP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下滑,公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增速重心下移,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今后GDP高速增长难现,因此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亦将维持在低位或负增长,降低对公路的需求。
4.3目前沥青需求主要来源于公路新建“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公路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年公路新建支出达.7亿元,公路改建支出达.7亿元,公路养护支出达.3亿元,分别占比44%、23%和33%,目前沥青需求仍主要来源于公路新建,预计未来公路养护所占比重将提升。
4.4公路“十三五”规划建设量低于“十二五”增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为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为12.4万公里,预期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15万公里。“十三五”期间公路网总里程预计增加42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预计增加2.6万公里,均低于“十二五”增量。此外,各省交通相关部门亦公布了“十三五”计划修建的高速里程(但部分省份暂未发布交通“十三五”规划正式文本)。据卓创资讯,将各省高速规划里程加总为4.6万公里,亦低于“十二五”期间5万公里的增量。因此整体来看,“十三五”期间由新建公路带来的沥青需求较“十二五”期间有一定下滑。
4.5“十三五”期间各省高速公路规划不均衡目前多个省份级别的交通“十三五”规划并未正式发布,暂从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透露的高速公路规划来探讨未来五年沥青需求的情况。
做出高速五年规划与年分地区产量的关系图(因数据缺乏,暂未考虑江苏、安徽、四川)。可以看到产能大省华东、山东的规划量最少;西北需求最大,产能却不匹配。沥青贸易仍将呈现自东南流向西北的态势。此外,27个省份“十二五”规划的高速总里程为公里,“十三五”期间为公里,相比“十二五”减少了一千多公里,而“十三五”期间产能却是增加的,未来供需矛盾可能更加冲突。更加细致的研究需要等待各省的交通“十三五”规划陆续发布后进行。
4.6年内沥青需求受季节性影响道路施工时,通常需要将沥青加热,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因此年内沥青需求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常每年1月、2月气温过低,同时临近春节,沥青施工需求断档,贸易商趁低价囤货,形成冬储需求。5月,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至10℃以上,道路项目陆续开工。9月、10月雨季结束,进入道路项目施工高峰期,形成“金九银十”的沥青旺季。11月北方气温降低,已不适合沥青路面铺设,沥青需求逐渐收尾,南方仍处于施工高峰期。12月,南方道路项目也逐渐收尾。需求季节性可由年内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变化佐证。
5.年沥青市场展望成本方面,我们认为年全球原油供应此消彼长,产量难降,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需求将稳步增长,虽然减产能否落实将影响再平衡的时间节点,但供需再平衡已成定局。高库存水平将限制油价的上行高度,油价或开启慢牛上涨行情。我们预计年WTI油价重心将在55美元/桶。供应方面,国产沥青产能过剩的状况将持续,仍需船燃、焦化需求分流;进口沥青供应量缩减的态势可能持续至明年。需求方面,预计“十三五”公路建设相比“十二五”放缓;年是“十三五”的第二年,我们对于沥青需求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年沥青价格重心为元/吨。
『免责声明: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与我公司和分析师无关,版权仅为一德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相关问题,可直接扫码联系分析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