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其刚
[导语]:年进口沥青继续强势崛起,全年进口沥青总量有望继续刷新历史新高。
21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炼厂沥青装置产能不断扩充和沥青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国产沥青竞争力得以迅速提高,在高速公路、国道等高等级公路项目的招标中,指定使用韩国或新加坡品牌沥青铺摊的的情况越来越少。我国“东海牌“、”“昆仑牌“、“中海36-1牌”三大主流品牌沥青完全可以满足我国各级公路建设需求,且在防水大坝、高原公路、赛车道、高速铁路等方面的使用过程中也体现了优良的性能,部分国内品牌也走出国门,出口至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国高品质沥青的依赖度逐年降低,一般都在13%以下。
然而,在年我国进口沥青数量突然猛增至万吨,达到历史新高水平,对外依存度也提高到16.57%的高位水平。当然,进口量的猛增也绝非偶然现象,主要原因是受韩国沥青对中国出口量大增的带动,年中国大陆继续成为韩国沥青最大的市场,其出口重心主要放在中国,年仅韩国沥青出口至中国的数量就达到.4万吨,占比国内进口总量得比重近70%。另外,去年韩国、新加坡等各主要进口来源国一直与国产沥青价格保持同步,在三四季度需求旺季甚至长期低于国产沥青价格,性价比优势得到进口商青睐,下游需求热情较高。
年进口沥青继续强势崛起,据卓创统计,1-4月份国内进口沥青总量达到.4万吨,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8.28%,且再创历年以来同时期历史最高水平,其中3月份单月进口量高达43.42万吨,同样创下单月份进口量的历史最高。前四个月进口量的逆袭,主要因为今年冬储过度集中在今年2-3月份所致。
年下半年,由于是“十二五“计划的赶工年,且恰逢不少国省道项目的大修,大部分业者对三四季度沥青需求寄予厚望,因此,下半年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沥青需求量有望得到增长。不过,考虑到高速公路方面已基本完成五年规划任务,下半年赶工的项目的沥青需求以中小项目为主,且在实体经济集体沉沦和道路工程资金到位情况差的背景下,下半年进口沥青数量暴涨的概率也不大,但全年进口沥青数量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基本已是板上钉钉。
如欲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内容来源于卓创资讯SCI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