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评级:WTI原油/沥青:震荡
报告日期:年11月28日
1、OPEC达成减产的概率在上升,但仍存在较大变数市场围绕OPEC产量政策持续炒作的主线没有发生变化。10月底OPEC国家与部分非OPEC国家在维也纳会晤,商讨如何落实阿尔及尔所达成的框架性产量上限协议,会谈因为伊拉克和伊朗两国对OPEC所使用的产量数据存在质疑而陷入僵局,最终并无实质结果产生,因此WTI油价从52美元/桶一路下行至42美元/桶。11月中旬OPEC成员国再度在多哈举行会谈,讨论如何落实减产协议。伊朗、伊拉克和尼日利亚三国的石油部长均缺席本次会议。尽管如此,会后各方均表示对11月30日OPEC最终能够达成一致感到十分乐观。减产预期再度升温推动油价小幅反弹。
根据会谈透露出的消息,OPEC讨论的主要议题是1)产量上限是设在万桶/天还是万桶/天;2)减产持续时间是6个月还是1年;3)产量数据来源问题,部分成员国认为OPEC所使用的产量数据低估了其真实产量;4)关于具体成员国的削减份额分配上,除了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两国之外,所有国家削减4-4.5%的产量。如果每个成员国只是减产4-4.5%,这并非不可接受。按此减产幅度,OPEC产量较当前水平下降万桶/天左右。部分成员国的产量自然衰减也达到了这个减产幅度。
伊朗和伊拉克是OPEC内部达成一致的主要障碍。伊拉克石油部长Jabbaral-Luaibi此前申请产量削减豁免,之后al-Luaibi部长向OPEC提交了一份符合自身需求的提案,提案具体内容并没有透露,但从此后伊拉克总理愿意加入OPEC减产计划的表态中,可能该国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默许或满足。而伊朗之所以愿意签署阿尔及尔框架性协议,可能是获得了产量削减豁免。
从目前OPEC会谈的进展来看,年度会议达成一致的概率在上升,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从4月17日的多哈会谈到9月底阿尔及尔会晤,OPEC的减产之路可以说非常坎坷,核心原因是在供给过剩的环境中,OPEC难以突破囚徒困境。只有市场份额最大化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OPEC要实现减产不仅要依靠成员国内部形成统一战线,同时也需外部力量的配合,如俄罗斯等非OPEC国家加入减产。否则,OPEC减产只是替他人做嫁衣,便宜了俄罗斯或者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而俄罗斯对减产的态度则是OPEC内部达成一致作为先决条件。然而俄罗斯能源部长Novak在11月24日表态:俄罗斯冻结产量等同于年计划减产20-30万桶/天。实际情况则是俄罗斯原油产量持续创下自苏联解体后的记录高位,10月产量增至1,万桶/天。冻产等于减产简直是胡说八道,说明俄罗斯根本不愿意减产,顶多是冻产。俄罗斯对于减产的态度对OPEC也会形成负反馈,俄罗斯如果只愿意冻产,凭什么OPEC要去减产?
如果OPEC再度失信于市场使得阿尔及尔协议沦为一纸空文,那么油价短期可能遭遇重挫。此外,以后OPEC希望通过口头干预影响市场也将变得十分困难。另外一种情形就是OPEC达成协议,但是实际未必会去履行,这种情形的概率非常大,因为前一种情形对于OPEC来说代价过于昂贵。若如此,市场可能理解为正面信号,后期发现言行不一致可能再去做修正。还有一种情形就是OPEC兑现减产承诺,然而即便如此,OPEC整体产量也难以明显下降,因为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两国产出正常化将抵消其他成员国的减产努力,因此油价大幅上行的空间较为有限。
OPEC主动减产是希望在市场份额策略和自身财政危机中寻求一种平衡。即便是财政实力相对强劲的沙特,也面临着巨额财政赤字和持续流失的外汇储备。如果在年度会议上OPEC达成减产,短期油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提振,但是OPEC会发现自身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即OPEC需要不断的减产才能将油价维持在相对高位。
自4月份以来,WTI价格一直在40-50美元/桶区间震荡。油价在1季度见底后反弹促进了美国石油钻机数量持续在回升。截至11月23日,石油钻机数量增至个,较5月份的低点上升50%。此外,EIA连续4次在短期能源展望(STEO)中上调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期。然而非OPEC原油产量的下降是实现再平衡重要的驱动因素。如果油价进一步反弹,那么美国原油产量可能会继续回升,这对于再平衡实现的时间则要往后推迟。
2、供给充裕叠加需求淡季使得沥青价格难以大幅上扬沥青期货价格在11月份整体震荡上行,截至11月25日合约月度涨幅大约为8.8%,远逊于国内其他商品期货,主要原因是基本面并不支持价格大幅上行。沥青进入季节性需求淡季而冬储需求相对有限,与此同时供给仍较为充裕。此外,期间油价呈V型走势,来自于成本端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有限。沥青价格上涨的主要逻辑可能在于市场的通胀预期上升,而通胀预期上升的原因或为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和煤炭等重要资源品价格大幅上升对商品产生的联动效应。
年1-10月,我国石油沥青的产量为2,万吨,同比增长1.9%,产量增速在年持续下移。截至11月24日,沥青装置的开工率降至57%,较年同期的70%存在较为明显的下滑。装置开工率被迫下降主要是进口货源充足而需求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年1-10月,全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长8.8%,增速较9月有所上升。
在11月的前三周,沥青交割厂库一直维持零库存的状态。但是在11月25日当周,厂库库存突增5万吨,其中金海宏业和中化弘润两家企业分别贡献4.5万吨和0.5万吨,说明期货价格的上涨吸引生产企业加大套保力度。截至11月25日,合约结算价为1,元/吨。以金海宏业的出厂价为例,期货较现货升水元/吨。进口沥青的完税价格不过1,元/吨。如果沥青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扬,那么则会有更多的生产企业卖出套保,最终使得期现价差收窄至无套利区间。
合约即将进入交割月,主力合约已经转换成为合约。远月较近月大幅升水反映油价的远期结构和06合约较12合约对应的需求的季节性改善。囿于合约流动性,跨期套利的操作难度比较大。
3、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