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江
不少平整的沥青路面
一到路口就会出现坑坑洼洼
常常是补了又坏
一到下雨天
更是十分影响出行
(网络图)
这和靖江“化尸草”的习俗有关
亲人作古之后,其家人会在交通十字路口,化库祭奠、焚烧死者遗物等。在焚烧的过程中,周边浓烟滚滚,灰烬随风飘散,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被高温炙烤后的路面也变得斑斑点点,甚至坑坑洼洼。
(网络图)
这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也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小靖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化尸草”的行为提出了不同看法。
市民A:
前段时间在南环路红绿灯处,有人焚烧尸草,导致交通拥堵,路面还留下了一大片黑疤。
市民B:
露天焚烧死者衣物的行为给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市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要移风易俗。
市民C:
这种做法对道路的损害越大,一些十字路口被烧得千疮百孔。
市民D:
虽然觉得这种行为不太好,但靖江有这样的习俗,还真是令人两难。
去年,靖江市政协委员、医院副院长鲍自立在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集中“化尸草”,还路于民的建议》的提案。他提出,政府出巨资建设了多条马路,人们的出行方便了。但在沥青马路上“化尸草”会破坏路面,使路面上沥青烧尽,石子外露,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一些路面屡补屡化,既影响出行,又浪费了公共财物。同时,焚烧“尸草”时也污染了空气。他建议由民政部门发出倡议,建立集中焚化点,引导集中“化尸草”,必要时提供免费“化尸草”服务。
在采访中小靖了解到,去年,我市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办事处莲沁苑社区创新举措,在社区内设置了7个公益性集中焚烧区,供逝者家属集中焚烧遗物。焚烧后的灰烬由社区安排人员统一清理,防止灰尘四处飘洒。去年,社区死亡人口人左右,7个公益性集中焚烧区发挥了大作用,有效保证了社区主干道干净、平坦。
今年5月,《靖江文明16条》发布后,全市各个社区积极行动起来。滨江新区办事处富阳社区经过党总支集体讨论后制定了“化尸草”专项整治方案。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网琪介绍,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定制了一个可移动“化尸草炉”。社区内如有居民去世,可由家属与社区联系,告知焚烧时间和地点,社区将安排专人负责登记和安排“化尸草炉”,待焚烧结束后,再由物业及时收取并清理灰烬,社区居民对此十分满意,也乐于接受。
寄托个人哀思
却以损害一个城市的
环境、形象作为代价
实不可取
作为城市的一分子
我们每个人都要
身体力行城市的文明观大局观
一些陈旧殡葬习俗
应逐渐被绿色、文明的做法取代
靖江日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