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的“小、实、活、新”
工程中的“小、实、活、新”栏目开通两期后,各单位的小伙伴们带着问题下基层,发掘自家项目工程中的亮点。我们经常提到的“四新”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其实也是符合栏目征稿特色哦。
这不,今天为大家推出的是来自武汉市市政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的投稿,他们在雄楚大街BRT廊道铺摊的米特色沥青,高温重载下不易变形,是武汉市首段高强度抗车辙沥青路面!
快来围观吧~~
雄楚大街(楚平路~三环线立交)改造工程BRT廊道沥青摊铺“尖板眼”
雄楚大街(楚平路~三环线立交)改造工程BRT廊道是结合高架桥改造,在地面辅路设置BRT走廊。走廊布置于高架桥桥墩内侧,标准路段净宽11m,路段设双向2车道,设置站台(错位站台)及道口位置为双向3车道;设置平行式站台段廊道宽14m,双向4车道。改造后的雄楚大道与民族大道交叉口包含BRT廊道和辅道,BRT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在路口制动停车及启动,车辙问题令人担忧。
因此,承建单位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创造性地采用了“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目前,雄楚大街(楚平路~三环线立交)改造工程BRT廊道已全线刷黑,民院路到珞雄路米路面实验性铺摊采用这种新技术。
从外观上看,它和普通沥青路面没有区别,但性能上却有天壤之别,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是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在20%~35%)与特殊性能的水泥基材料复合组成的新型路面材料。即使在高温、重载车辆反复碾压下,也不易变形、开裂,其维护、保养费用低,可克服单一普通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的诸多缺点。
这种沥青路面已在北京、苏州、南京等地广泛使用,并在BRT廊道内接受持续高强度的碾压,表现达到预期。
很厉害,有木有?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半柔性路面施工的神秘面纱。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文/图曾琰)
6幅施工步骤图让我们对这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意欲提高路面施工工艺的市政企业还是得实地观摩、考察。
据协会入库专家在一些地区市政工程检查中反映,有的工程主体项目施工质量通病仍未克服,如沥青路面接茬较明显、碾压留有轮迹、沥青路面边缘碾压不到位、局部有积水等。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出行道路的高要求,施工企业也应该逐步提高精品意识。
本期编辑: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