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方面,济南有多个小区已在雨水收集利用上做了不少文章
路面建设 多条道路已试点透水沥青路面
建设“海绵城市”,济南的自身条件如何?相关统计显示,全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平均每年降雨量超过53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量超过10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近二成目前,全市雨水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部山区兴建各类拦蓄工程,蓄存的雨水经过转化形成岩溶地下水,补给诸泉及城区;二是结合绿化、湿地等建设小型集雨工程,减少不透水面积,实现雨水利用业内人士透露,济南现有城区道路的透水能力并不强,降落到硬化路面上的雨水有七八成都会流走由于符合透水条件的材质有可能不符合承载车辆通行压力的条件,所以只有少量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进行过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试点
市政府发布要求指出,在建与既有建筑小区要因地制宜进行适当改造,建设下沉绿地、设置雨水收集调蓄设施等城市节水部门在山东体育学院、盛世花苑、中润世纪城等十余个小区和单位早已建设了雨水利用示范性工程,通过铺设透水花砖等方式“留住”雨水从使用角度讲,雨水不需过多处理,比中水更纯净
节水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雨水回用系统建设并不复杂,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前将雨水系统一并考虑在内即可,施工难度和成本都不算高“如果新建社区全部使用雨水回用系统,小区外的市政雨水管网排放量可减少20%
”湿地保护 小清河沿岸湿地将恢复保护
在住建部2014年10月制定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明确标准其中指出,道路人行道宜沥青洒布车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铺装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济南黄河湿地生态保育区建设工程的覆盖范围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东至济阳县崔寨镇,长50公里,将保护恢复湿地面积8万亩,其中保护2万亩、恢复重建6万亩,营造200米左右生态防护林带,构建济南“南山中泉北水”的生态布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和小清河沿岸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通过退耕还湿、退田还湖、清淤疏浚、污染控制和植被种植,保护湿地210万亩,恢复重建湿地130万亩对济南市民而言,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也是为了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
除建设材质外,该指南还对城市道路进水口、溢流排放设施、雨水管渠系统、道路纵向坡度等做出沥青路面施工方案了相应要求例如,在建设时,进水口(如路缘石豁口)处应局部下凹以提高设施进水条件,进水口的开口宽度、设置间距应根据道路竖向坡度调整;进水口处应设置防冲刷设施相应设施应建设有效的溢流排放设施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等
“在道路范围内,雨水下渗主要依靠绿化带,还有部分用透水花砖铺装的人行道等区域”济南市一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在对道路进行渗水改造时,一般要结合整体道路建设工程,且通常会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上试点,机动车道硬化路面不易渗水
湿地对建“海绵城市”有哪些作用?记者了解到,湿地可以补充地下水,也可以调节水的流量,还可以保持小范围内的生态气候我们平时所用的水有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生产沥青的上市企业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
打造“海绵城市”,作为“城市之肾”的湿地也将要承担起更大作用记者得知,近日山东省已发布消息,济南黄河湿地生态保育区将开工建设,而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小清河沿岸湿地也将进一步恢复保护
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济南要打造“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海绵城市”据了解,绿地、河道、城市道路都是重要建设内容目前济南的情况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据了解,2004年,在经十西路慢车道铺设了200米透水沥青路面;大学科技园区域内也有道路进行过试点此外,一些小区内也进行过透水路面的尝试,其中包括林景山庄小区内停沥青行业发展趋势车场由花砖式的透水型地面取代了传统的水泥硬化地面等
雨水收集 十余小区已建成雨水收集系统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