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艳阳下,河南省G40沪陕高速信阳南段项目施工现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迎着沥青路面摊铺蒸腾的热气,技术人员正手持工业平板电脑,查看现场复拌机、加热机等机器的实时温度。此时,距离项目部多公里开外的浙江杭州,数智交院(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交通集团下属)的办公楼内,下属检测科技公司物联网团队的技术人员丁锋从手机端看到了同样的信息。
他们共同查看的,便是由检测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赞路者”平台(就地热再生数智物联系统2.0版本)所提供的信息,这是该平台首次登陆河南。
作为“赞路者”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地热再生数智物联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多级加热、铣刨、复拌、摊铺、碾压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测,各个数据通过现场的LED显示屏实时显示,数据监测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测量,实现了项目施工参数的精准可控。
同时,系统采用了LORA无线模块通讯,实现了施工现场多个机组、多个信息互联互通。操作人员可同时查看同一机组所有设备的实时数据信息,解决了传统摊铺过程中操作人员难以实时掌控多个机组和设备一大难题,摊铺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
据悉,从年开始,检测科技公司就着手研发“赞路者”(就地热再生数智物联系统)平台,1.0版本已在浙江交通集团所辖高速养护项目中大量使用。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公司在原有系统基础上新增边缘计算、北斗定位等模块,不断优化集成电路交互模块,实现以曲线和工业表盘的方式实时输出监测数据,现场操作更加直观、方便。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获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成功亮相全国性现场会。
(文章来源于网络)
精彩回顾
1、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2、冷再生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优化
3、道路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线上研讨会专家分享(第一期)
4、沙子明明无处不在,为何会面临短缺?沙漠沙是否可被利用?
5、用科技推动废料再生 "循环经济"中找到可持续发展路径
6、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道路研究中心主任徐剑在第二届中国交通科技发展峰会上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