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产业链解读天胶将迎新一轮春天沥青利

李世强总经理在本次培训班发言

10月21日,上期所在南京举办“天胶和沥青期货分析师培训班”上分析了当前全球宏观经济情况,并对沥青、橡胶产业的供需及价格走势作出分析及未来展望。和讯期货为您整理了各嘉宾的精彩发言。

上期所期货与衍生品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员

王立坤:世界经济维持徘徊不前油市冻产助力重重

国际形势

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徘徊不前

全球经济增速维持在3.1的水平,但结构发生变化。美国经济信号不稳,8月数据走弱但9月回升,预计加息将延后至12月。美国当前的经济信号表现不一就业、消费以及通胀数据表现稳定,支持加息;企业部门的数据却表现堪忧,制造业PMI、制造业订单以及工业产出数据表现不尽人意,阻碍加息脚步。

加息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加息周期不意味着美元一定升值,大宗商品与美元指数走势负相关

加息周期内,金价涨跌不一,油、铜价格上涨;加息前,股票市场波动率提高。历史大事件显示,过去数次美联储加息周期,总能挤破一个泡沫;汇市急跌、股市崩盘等现象跟美联储加息并不存在时间上的一致性;加息后,新兴市场的危机与自身经济问题相关(如外债水平、外汇储备存量、贸易水平、产业结构是否单一、财政水平、经济增速、汇率与货币政策等)

对于美国“大选”,从一年和三个月的观察期看,大选前后美元指数走强可能性较大;黄金在前后三个月下跌概率较大,但大选后一年下跌概率相对较小。;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大选年下行概率较大,但大选后有较大概率上行;标普指数在大选前后,一年和三个月都大概率上涨。

原油市场

截至年,全球探明原油储量1.万亿桶,较10年前增加23.5%。按当前速度,可供全球消费48.95年。9月底,OPEC在Algier达成的减产框架性协议,将会把产量降到–万桶/日,而伊朗、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则具有减产豁免权。但冻产阻碍重重:

俄罗斯变卦,俄罗斯能源部长认为当前稳定市场最合适也最有效的办法是为期6个月左右的冻产而非减产。俄罗斯国内各石油巨头纷纷表示正在增加并且将会继续增产。

俄罗斯不仅在OPEC召开Algier冻产大会的9月份疯狂增产突破万桶/日的产量记录,更是在10月份的头两周创下了万桶/日的新产量记录。

伊朗计划增产,伊朗态度坚决计划增产至万桶/日产量。伊朗副总统强硬表示,为了利用石油收入来发展国家,伊朗必须收复在全球油市的市场占有率。

美国页岩油积极利用套保实现增产,当前市场情况下,油气公司进行的套期保值操作的最核心方法就是利用50美金的价格环境卖出未来的油气产量,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保障并实现复产。

行情研判,投行预测未来油价为50-60美元。

格林大华大宗商品金融部副总经理

俞佳松:三期叠加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年将是大宗商品投资重要时期

宏观经济引导大商品走势,三周期叠加,美欧经济上升周期,美联储开始进入加息周期,这代表什么?这说明经济好,才会货币收缩,今年有可能加息第二次。美国经济在08年触底后,在13年复苏,在17~18年是中速发展期。欧洲经济在底部。中国经济筑底周期,资源储备周期,在10年当中从国家政府,6.5是筑底水平,不会让底线打破,四季度可能在6.6-6.8的经济底部,为了下一轮发展,需要原油、铜等资源紧缺资源储备。

印度的快速工业化正在不可阻挡的来临,大规模基础建设将蓬勃开展,一方面,印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推动制造业发展将直接拉动大宗商品需求,尤其是包括原油、铜在内的工业品;另一方面,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中国促进结构转型、转移过剩产能极好的的机会,相应也会拉动中国过剩原材料的消费。印度经济发展将是下一波大宗商品上涨的动力和源泉。 

、年将是发达经济体经济保持增长期、中国经济筑底恢复期、加上印度基础建设投资的快速上涨期,三期叠加效应将在下一阶段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就投资而言,年将是进行大宗商品投资的重要时期。

河南同舟棉业集团投研总监

徐智龙: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来自于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主要在于五大任务和五大政策为支柱。其主要焦点为优化供给体系中将生产要素转化为潜在产出的能力。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多来自于供给侧改革。

金融层面

逐步实现打破刚性兑付和产能淘汰,以市场的手段完成企业部门的淘汰或者重组,核销坏账或将负债转移到高效的企业中去;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发展直接融资以及盘活存量的各种金融安排来实现;降低企业成本来说需要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而对于政策性的效果非常有限,短期内还要依靠基准利率的下调;

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推演

供给侧改革对于经济的冲击将是短空长多,短期去产能将是重点;

去杠杆可能推动刚性兑付被有序打破,由此产生的坏账也会短期内增加流动性风险,而唯一对经济增长有短期推动作用的是房地产去库存;

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的推进更容易取得成果,而去杠杆和降成本将会任重而道远。

沥青、胶前期亏损严重,存在供给收缩可能性。黑色建材更多是通过行政手段去产,而沥青和天胶更多是依赖市场的力量去产能。因此其期货价格表现弱于黑色建材。

沥青价格走势,14年前期国内价格走势呈下跌走势,15年,三季度较二季度下跌。16年持续下跌,之后上行,达到年内高点。回顾15年,刚性需求支撑,供应充足。16年,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供需面则是决定因素。焦化料对市场供应也产生很大影响。12-15年多数处于亏损,13年扭亏为盈,14到15年,原油下跌。炼厂成本下滑,之后原油上涨,沥青理论利润下跌,年,一季度盈利达元/吨,自5月开始转为亏损,之后亏损加剧,至8月理论亏损达元/吨。

展望今年后期市场,利空存在:资源过剩明显,尽管今年公路养护队沥青的需求保持一定增加,需求量维持在一定基数,但今年告诉公路新增通车里程预计在4公里左右,较“十二五”期间每年通车里程大幅减少一半或以上,较去年减少8千公里左右,这部分高速公路对沥青的需求明显减少,带动今年国内沥青总需求量下滑。在需求减少的同时,市场供应量却增加。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二部资深经理吕清华

品种运行情况:橡胶与沥青市场运行平稳较好满足实体企业套保需求

橡胶:

年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期货成交金额为.66万亿元,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金额62.68万亿元,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额的48%,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胶期货成交额8.8万亿元,占上期所成交额的14.04%,占全国商品期货市场的6.68%。石油沥青成交金额2.72万亿元,占上期所成交额的4.34%,占全国商品期货市场的2.06%。

年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仍维持脆弱的平衡状态,供需矛盾趋于缓解。随着全球供需关系的改善,中国天然橡胶现货市场出现了积极地变化,青岛保税区库存从高位明显回落。年前三季度我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运行稳健,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逐渐回升,持仓规模快速增长。上期所根据市场运行情况,采取提高保证金比例、扩大涨跌停板等风控措施,使得市场参与主体投资更加理性,整体市场风险可控,运行平稳。

天然橡胶期货法人参与度明显回升。年前三季度天然橡胶期货法人参与度为36.1%,年前三季度套保申请量为.79万吨,套保审批量为.24万吨,实际交割24.87万吨。

沥青:

年全球沥青市场表现平稳,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增速回落,沥青需求增速趋于放缓。年1-8月中国沥青产量同比上涨9%;表观消费量同比上涨12%;进口量同比上涨27%。年前三季度石油沥青期货交易活跃,流动性显著增强,交易规模呈级数扩大。截至三季度末,沥青期货累计成交1.43亿手,同比增加%;成交金额累计2.72万亿元,同比增加.8%,持仓量同步扩大。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曾采取提高手续费、扩大涨跌停板、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措施,严控市场风险,市场投资群体逐渐成熟,市场风险可控,运行平稳。沥青期货合约自上市以来,累计交割量60.9万吨,较好的满足实体企业的套保需求。沥青功能发挥逐步显现,期货价格逐步与现货价格接轨。期货与华东国产重交沥青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超过0.95,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相关系数0.8,均能较好地反映国际能源市场形势变化。

泰国诗董橡胶董事/中国区总经理

李世强:橡胶未来价格将进一步回归

供应的增长比预期差,消费比预期好。橡胶在年低价作用呈现,行业优胜劣汰,震荡筑底。15年,供需紧平衡,供应不足,消费明显好于预期,整个市场的流通库存得到消化,现货(主流的下游)供不应求,过剩数量得到减小,16年预期总量供不应求,主要是天气的异常,劳动力不足。

前三季度胶水、胶片的紧缺还没有完全缓解。低价对劳工招募不足,在海南有弃割现象,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地处于增长态势,但增幅放缓。前三季度产胶国泰国,印尼产量没有明显增长,马来西亚产区产量减少10%。前三季度供应没有增长,总体供应量低于预期。

泰国产胶国全境单产下降,开割率下降和农民收入下降对橡胶树维护不足,对供应总量影响非常大。泰国支持政策还在延续,但市场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zslq/1956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