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1
再生方式适应性参照
1厂拌热再生
适应性
1HMA性能优,可用于沥青路面表层。
2可以用来修正原沥青路面的设计问题,使其性能优化。
3可修复路表面绝大多数的破坏,如松散、泛油、推挤、集料磨光、车辙和裂缝等。
4可以在厚度不变或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改善路面结构。
5可以维持原路面的线形和高程不变。
限制条件
1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受RAP用量的影响。
2厂拌热再生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大。
3混合料运输费用高。
2就地热再生
适应性
1主要目的是修正非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发的表面破坏。
2适用于沥青路面基层稳定的任何表面破坏形式。
3不会改变排水、路缘、下水道、行人通道、路肩及其他结构物。
4交通控制的要求较低,城市地区路面的高程和桥梁的净空能得到保证。
限制条件
1仅限于路面有足够承载能力时使用。
2只对表面25~65mm的路面进行再生。结构不足的道路不适用此方法。
3老路有明显基层破坏、不规则的频繁修补,以及需对排水进行较大改进时,该方法不适用。
4不能改善沥青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的性能。
3厂拌冷再生
适应性
1修复面层和基层的病害。
2对反射裂缝和行驶质量低下等病害的修复效果良好。
3可改善路面的几何线形和修复任何类型的裂缝。
限制条件
1需要相对温暖、干燥的施工条件,气候条件要求高。
2再生后路面水稳定性差,易受水分的侵蚀和剥落。
3路面通常需要2周的养生时间。
4维修路面等级一般较低。
5混合料运输的费用较高。
4就地冷再生
适应性
1能够对大多数路面破坏类型进行结构性的处治。
2能够拓宽路面,改善行驶质量。
3可以使路面恢复所需的线形、断面和高程。
4消除原路面的车辙、不规则和不平整的区域。
限制条件
1需要相对温暖、干燥的施工条件,气候条件要求高。
2再生后路面水稳定性差,易受水分的侵蚀和剥落。
3路面通常需要2周的养生时间。
5全深式冷再生
适应性
1在不改变路面结构厚度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路面的结构强度。
2可以将旧路恢复到需要的线形,消除轮迹处的车辙,恢复路拱和坡度。
3可以消除龟裂,横向、纵向以及反射裂缝,提高路面行驶质量。
4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冻能力。
5生产费用低,工程造价低,工艺环保。
限制条件
1需要相对温暖、干燥的施工条件。气候条件要求高。
2再生后路面水稳定性差,易受水分的侵蚀和剥落。
3路面通常需要2周的养生时间。
2
再生方式初选择
1厂拌热再生,能够修复沥青面层的各种破坏类型,并要求路面基层结构完好且强度足够。
2就地热再生,能够处治沥青表面层的病害,例如表面松散、坑槽、平整度及抗滑性能不足、轻微车辙等,并且原路面结构整体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3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一般用于处治原路面较深车辙、龟裂、网裂、非荷载损坏等病害类型,并且要求再生层的下层结构质量完好、强度足够。
4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分为沥青层就地冷再生和全深式就地冷再生两种方式。沥青层就地冷再生一般用于处治原路面较深车辙、龟裂、网裂、非荷载损坏、行驶质量不足等破坏;全深式就地冷再生,能够对原路面基层结构进行补强,主要用于原路面基层产生破坏的情况。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要求再生层的下层结构质量完好、强度足够。
5穿越城镇等标高受限路段,应尽可能采用厂拌再生方式,以减少对原路面标高的提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就地再生方式。
6再生方式初选之前,应对旧路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采用问卷式表格初步确定可选再生方式,如表2-1。可根据再生方式的适应性及限制条件、表2-2和表2-3筛选可选再生方案。
表2--1再生方式初选表格
序号
问题
答案
1
道路主要破损状况
类型
程度
密度
2
道路特殊及其他破损状况
3
道路结构能力
不补强
能否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能否承载维修设备
补强
加铺层的厚度
4
道路维修要求
预期设计年限
预期交通量增长和当量标准轴载
结构强度
道路等级
其他要求
5
是否需要线形纠正,如调整,拓宽
6
面层和下层排水设施是否满足要求
7
影响施工的因素
交通调节能力
工作时间
桥跨净空
长坡及道路宽度
路缘石和护栏
排水设施
可选方案
表2-2基于路面病害类型的再生方法选用指南
路面病害类型
厂拌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
厂拌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
表面类
松散
√
√①
泛油
√
√①
磨光
√
√
变形类
波浪
√
√②
浅车辙
√
√②
深车辙③
√
√
√
裂缝类
(荷载破坏)
疲劳裂缝
√
√
√
√
纵向裂缝
(轮迹处)
√
√④
√
√
√
边缘裂缝
√
√
√
√
滑动裂缝
√
√⑤
裂缝类(非荷载破坏)
块状裂缝
√
√
√
√
纵向裂缝
(纵向接缝处)
√
√④
横向裂缝
√
√
√
√
行驶质量
不平整
√
√
沉陷
√⑥
√⑥
√⑦
隆起
√⑥
√⑥
√⑦
修补类
缺陷
喷洒沥青
√
√
表皮修补
√
√
孔洞修补
√
√
深洞热拌
修补
√
√
反射裂缝
√
√
√
√
基层/底基层质量问题
√
注:①在面层厚度小于4cm时使用。
②车辙只发生于路面结构上面层3~5cm深度位置。
③指车辙由路面结构下层产生。
④仅限裂缝出现于面层时使用。
⑤处理深度需能达到打滑发生层。
⑥路面沉陷、隆起与基层质量相关时,不适用。
⑦路面损坏明显是由于路基或底层软弱引起,应采用此种方法。
表2-3基于原路面性能指标状况的再生方式选用标准
结构强度
指数(SSI)
破损状况
指数(PCI)
行驶质量
(RQI)
抗滑性能
(SFC或BPN)
可选用的再生方式
优、良
优、良
优、良
不足
表面就地热再生
表面厂拌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
就地热再生+HMA层
中、次、差
-
表面就地热再生
表面厂拌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
就地热再生+HMA层
中、次、差
-
-
厂拌热再生+HMA层/表面处治
就地热再生+HMA层/表面处治
就地冷再生+HMA层/表面处治
厂拌冷再生+HMA层/表面处治
中
-
-
-
厂拌热再生+HMA层
就地冷再生+HMA层
厂拌冷再生+HMA层
次、差
全深式冷再生+HMA层
3
再生方式终选择
对初步选定的再生方式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建议采用再生方式的寿命周期费用进行终选。寿命周期费用是指在所选再生方式的服务年限内,道路的所有费用和效益。经济性对比分析,可依据表3.1进行。
表3.1不同再生工艺预期服务年限
再生方式
再生工艺
预期服务年限
厂拌热再生
表面厂拌热再生
6~8
厂拌热再生+表面处治
10~12
厂拌热再生+HMA层
20
就地热再生
表面就地热再生
2~4
表面就地热再生+表面处治
6~10
复拌就地热再生
7~14
复拌热再生+HMA层
7~15
重铺热再生
6~15
厂拌冷再生
厂拌冷再生+表面处治
6~8
厂拌冷再生+HMA层
12~15
就地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表面处治
6~8
就地冷再生+HMA层
7~15
全厚式就地冷再生
(基层就地冷再生)
全厚再生+表面处治
7~10
全厚再生+HMA层
15~18
4
再生方式选择流程
沥青路面再生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原公路及路面本身的技术现状、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交通量情况、再生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及相关政策文件等,以选择成本效益最好的再生方案。沥青路面再生方法选择流程见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