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煤业杨村矿架空乘人装置远程控制系统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兖州煤业杨村矿井下调度站,随着猴车发车指令的响起,调度员李建设轻轻按下操作台上的按钮,通过监控屏幕,清晰地看到十采架空乘人装置缓缓启动,排列整齐的乘人座椅平稳地行驶在轨道上方,把职工安全送到指定工作地点。这套刚刚“上岗”不久的架空乘人装置远程控制系统就是职工口中的“千里眼”“飞毛腿”,填补了该矿在辅助运输管理中智能化建设的空白,为提升混合运输斜巷智能化建设积累了经验,成功打造了智能化建设“金钥匙”,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十采架空乘人装置远程控制系统的使用,解决了架空乘人装置需要固定人员值守、空闲运转时间较长、电力资源浪费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架空乘人装置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矿井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目标探索出一条新路径,标志着该矿智能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原来,因沿途和机尾经常有乘车职工,我们每班都要从机头到机尾往返很多次,步行需要30分钟,乘坐电机车也需要15分钟,乘车人员密集时猴车需保持持续运转状态,既耗费人力电力,还浪费很多有效工作时间。现在远程控制实现一键启动,方便快捷。”调度站值班职工李建设说。

由于十采斜巷属于混合提升运输斜巷,确保架空乘人装置周围环境安全是做好安全运输的第一步。“沿途挡车栏绳缆是否落到位、有无其他车辆和行人,轨道是否有障碍物,都逃不过它的‘眼睛’。”运搬工区技术主管贾青霄指着屏幕介绍到。屏幕上,架空乘人装置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乘车位置、下车地点等参数一目了然。

架空乘人装置远程控制中的以太网、视频监控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相当于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具备测温、数据采集、状态检测等功能,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后,作出正确判断,再将数据转换光源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对问题和故障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保障运输系统的灵敏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彻底解放了我们的眼睛和双腿,是我们工人的一大福利。”运搬工区职工赵涛说。系统升级改造前,赵涛曾是一名十采斜巷架空乘人装置的操作工,和其他两名同事分别负责架空乘人装置启动、设备控制、沿途巡视、隐患排查等工作。远程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后,每班只需1名职工值守,他也被分配到电机车押车工岗位,解决了该工区押车工岗位人员少的问题。

目前,该系统介入了远程局域网访问功能,实现了地面和井下“双向”远程控制,实现了井下无人值守,提高了矿井辅助运输自动化管理水平。

编辑:罗晓婷投稿邮箱:sdnyb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jg/1961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