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多元产业齐发力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1203/8458713.html

发展产业是带动群众快速增收致富的最根本途径。近年来,德江县大力发展肉牛、花椒主导产业和天麻等特色优势产业,多元“齐发力”,带动群众快速稳定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串起“金”链条,过上“牛”日子

近日,走进德江县泉口镇新田村茂林畜牧养殖场,笔者看到,养殖场里余头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长势喜人,养殖场负责人冉茂林一边给牛喂食,一边向笔者简要讲述了自去年年初以来,自己在新田村发展肉牛的故事。

冉茂林告诉笔者,年1月,他投资万元在新田村修建了可存栏头牛的肉牛养殖圈舍,在养殖场周边流转田土亩种植养牛饲草,购置了饲草收割和加工等机械设备,同时,购买了头西门塔尔牛进行喂养。“目前,养殖场共存栏肉牛余头。接下来,养殖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陆续购牛将闲置蹲位全部充实。”冉茂林介绍道。

在玉水街道水车坝村肉牛屠宰加工场笔者看到,80余名“庖丁”正在各自岗位上游刃有余地对一头头肉牛进行屠宰、分割,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德江县肉牛屠宰加工场项目总投资万元,于年7月动工修建,目前,该项目屠宰加工厂房、保鲜库、冷冻库、暂养圈舍、检疫检测室、业务用房、库房、干粪堆积棚、门卫室、公厕等设施设备已全部建成完工,整个项目正在进行试运营,预计年屠宰肉牛3万头左右。

近年来,德江县抢抓全省打造“贵州黄牛”品牌战略机遇,将肉牛产业作为首位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聚焦打造“贵州黄牛强县”目标,着力构建肉牛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规模饲草基地亩3个,亩6个,建立饲草加工中心2个,饲草基本形成了种加销发展模式。全县累计存栏肉牛15.4万头,肉牛出栏2.15万头、牛肉产量吨,实现产值2.15亿元。

石旮旯变身“绿色银行”——19万亩花椒扮靓生态,鼓足钱袋

春末夏初,傩乡群山披绿、佳木秀而繁阴。走进德江县稳坪镇金庄村国家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浓郁椒香让人陶醉。基地里,冯万芬正组织10多名当地群众对花椒进行除草、施肥。

冯万芬告诉笔者,早些年在朋友介绍下,她在稳坪镇金庄村流转到了余亩土层浅薄、产量低、石漠化严重的贫瘠土地。如何在贫瘠的石旮旯土地上发展好产业,刨出“黄金”?带着这个问题,冯万芬多次到重庆、四川等周边省市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冯万芬发现金庄村的海拔和贫瘠的土地可以尝试种植长势快、产量高、市场销路好的青花椒。

选准产业后,冯万芬说干就干。年底冯万芬与另外两位朋友共同筹资万元成立了德江县万进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金庄村石旮旯土地上种植青花椒亩。在合作社的精心管护下,年,合作社种植的亩青花椒初挂果,产生效益的花椒达70%,当年合作社采收鲜花椒16万斤,总收入75万元,支付户群众土地流转金25万元。

年,德江县委政府决定在稳坪镇金庄村规划打造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0亩,并以金庄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花椒种植带动群众增收。

年3月,稳坪镇金庄村0亩花椒基地获批国家级花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在金庄村示范带动下,截至目前,德江县种植花椒总体规模已达19万亩(其中青花椒13万亩,红花椒6万亩),产业覆盖全县22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已培育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个。年,全县产干花椒80吨,产值约万元,目前已全部销售完毕。

种植加工齐发力,天麻“叩开”致富门

“我今年50多岁了,在家门口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离家近上班方便,工作也很轻松。”近日,在德江县沙溪乡舒家村武陵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笔者看到,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张金雄正组织10多名当地群众在进行天麻有性繁殖人工授粉和准备天麻育种、种植所需木材,基地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张金雄告诉笔者,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天麻5万平方米,预计可采收鲜天麻16万斤左右。此外,合作社还通过提供种麻、保价回收、种植技术指导等形式带动全乡户麻农种植天麻6万平方米。

据了解,目前德江县共有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43家,年,全县预计新种植天麻万平米以上,预计年产鲜天麻吨以上,综合产值6亿元,带动1.5万群众增收。

此外,为最大限度挖掘天麻产品价值和附加值,德江积极鼓励引导全县天麻种植企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天麻精深加工,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天麻龙头企业8家,注册天麻产品品牌商标10余个,年加工天麻0吨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安海军

编辑覃冠中

二审张辉

三审陈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gc/1962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