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和环保影响石墨化企业出现停产,价格大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沥青基碳材料

任何问题请联系上图小编

本文来源:石墨时讯

精彩文章现在开始

中国主要负极石墨化企业目录

来源高工锂电

双控和环保影响

石墨化企业出现停产

石墨是目前负极主流材料,石墨又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相比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占据大部分动力电池市场,年人造石墨占比由年的79%提升至84%。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将针状焦、石油焦、沥青焦等原料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再经粉碎、分级、高温石墨化制成。

人造石墨是一项高耗能的产业。石墨化加工中,电费约占石墨化成本60%。因此,石墨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四川、山西、云南等电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由于单位电价低廉,内蒙古是国内负极石墨化产能重要集聚地,约占全国总产能46%。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的能耗双控和环保等因素叠加,负极石墨化主产区产能最多仅能释放85%左右,个别月份更是被压缩在7成左右。近期环保督查组再次进驻内蒙古,部分负极石墨化企业陆续停产,叠加冬季采暖和冬奥会因素的影响,导致负极石墨化供应紧缺加剧。同时,近日云南双控政策在网上曝光,作为高耗能的石墨化产业,也将可能受到影响。

紧张局面将持续至明年四季度

负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比例为10%-15%,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从下游需求看,新能源车去年下半年以来销量暴增,以今年8月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万辆和32.1万辆,同比均增长1.8倍。同时,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也大增,GGII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达GWh,同比增长60%,下半年随着动力电池景气度持续提升,预计全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将会超过GWh。

锂电井喷式需求推动行业龙头大幅扩产,9月13日宁德时代公告称,拟在江西宜春投资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宜春)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亿元。

去年国内负极石墨化几乎没有新增,负极材料产量今年上半年环比增长却高达%。年上半年国内投产并有效运营的石墨化产能仅在5万吨左右,需求提升但是供应却出现明显紧缺。行业人士表示,下半年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负极石墨化整体紧张的局面将持续至年四季度。

需求推动行业扩产,今年以来,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企业包括璞泰来、杉杉股份、凯金能源、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翔丰华等均在加速扩产石墨化产能及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扩产涉及金额超亿元。

负极材料概念股涨停潮

今日,锂电负极材料概念股涨停潮,中科电气20%涨停,百川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中国宝安、科达制造、华控赛格等6只个股10%涨停,翔丰华涨幅超8%。

证券数据宝·数据宝统计,A股中锂电负极材料概念股合计有16只。除了上述涨停个股外,今日相对滞涨的还有山河智能、易成新能、天原股份等。

山河智能今年初公告,拟在贵州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元。

易成新能目前有负极材料产能1.4万吨,公司今年6月份公告拟斥资7.5亿元投建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天原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拥有石墨化装置具备5万吨产能。

负极材料相对锂电池其它概念股涨幅均较低。以年内行情来看,翔丰华、华控赛格、易成新能等涨幅均为个位数,山河智能、宝泰隆年内涨幅也仅30%多。从今日主力资金流向看,科大制造、中国宝安、杉杉股份净流入金额超5亿元。

对当前的供需情况进行简单测算供给端:当前行业石墨化月产量5.8万吨,但由于全球负极80%以上由中国供应,而石墨化限电原因原有产能基本只能开70%,则月产能约4万吨。需求端:动力电池的石墨化优质产能每月需求大于3万吨,叠加储能、商用后优质石墨化需求还有所增加。涨价情况:目前国内负极石墨化加工主流报价在1.8-2.2万元/吨,部分零单报价达到2.3-2.5万元/吨,相较于年初1.2-1.5万/吨,最高涨幅超过%。而为了应对成本上升,部分负极企业继7月涨价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议价,下游客户为了保供,对于此次议价均表示接受。以璞泰来为例,目前璞泰来给小客户的价格已有调整,LG及宁德时代等大客户暂未正式调价,但有较大概率落地。结论:此前行业石墨化月产能5.8万吨,大于需求的3万吨,产能处于过剩状态;近期在下游销量超预期叠加限电影响后,月产能缩减至4万吨,供需缺口开始紧张,负极石墨化可能从产能过剩转变为产能紧缺,涨价也有望持续。

负极石墨化简介

●●●大●●

负极石墨化是当前负极最主流技术,占比接近90%,石墨化加工成本占负极成本30%以上,是负极重要的成本组成部分。在动力电池中,负极材料占动力电池成本的比例为10%-15%,是动力电池四大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的组成部分之一。负极材料石墨化是指高温下将碳原子由杂乱不规则排列转变为规则排列的六方平面网状结构,其目的是获得石墨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耐摩擦等的性能。石墨化又分为天然石墨化和人工石墨化,人工石墨化是未来的主流技术。与天然石墨化相比,人工石墨化具有更好的耐腐蚀、导热性好、渗透率低等特点,应用领域更广,因此人造石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天然石墨化负极龙头贝特瑞也开始布局人工石墨化,目前人造石墨化。石墨化技术技术壁垒较高。人造石墨主要有预处理、造粒、外协石墨化和球磨筛分四大工序中,破碎和筛分相对简单,体现负极行业技术门槛和企业生产水平的主要是造粒和石墨化两个环节,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还要保证成本不能过高,否则终端的产品价格没有优势。石墨化加工费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石墨化加工费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总成本的30%以上,近几年受到环保监管的影响,石墨化加工产能受到限制,加工费不断提高,导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目前石墨化产能受限电影响比较大的地区在内蒙,可能影响30-40%的产能。当前行业石墨化月产量5.8万吨,但由于全球负极80%以上由中国供应,动力电池的石墨化优质产能每月需求>3万吨,叠加储能、商用后优质产能极度紧缺;石墨化限电原因原有产能基本只能开70%,新产能审批慢,也将紧缺至22年底。在石墨化产能紧缺的情况下,最利好石墨化自给率更高的公司。石墨化自给率对比:璞泰来石墨化自给率最高,达88%;贝特瑞石墨化自给率在年将迎来拐点。石墨化加工费的不断提高挤压负极材料企业利润,为满足市场需求及稳固产业格局,各公司纷纷通过产能一体化布局不断提升石墨化自给比例及其产能的同时,进而达到降本收益。截至年末,仅有尚太科技实现%自供石墨化,璞泰来自供比例达到86%,中科电气石墨化总产能自供率达83%,其余相关企业的自供率都比较低。石墨化装备现状及展望

1.1艾奇逊石墨化炉

艾奇逊石墨化炉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国内人造石墨行业中一般多采用艾奇逊炉。这种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容易维修,一直是我国炭素行业中备受青睐的石墨化设备。艾奇逊石墨化炉按加热方式来分类属于直接加热式炉。所谓直接加热,就是制品本身是导电体,通过电阻加热,从而使制品完成石墨化。早期艾奇逊石墨化炉采用的是交流电,但交流电存在着功率小、电流密度低、功率因数低、送电时间长等缺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整流设备的快速发展,艾奇逊石墨化炉开始采用直流供电,大大降低了能耗。

石墨化炉是消耗电量很大的热工设备,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电量消耗是石墨化炉节能的主要课题,也是降低石墨化生产成本的必由之路。石墨化炉中的电阻主要由电阻料提供,可见在整个石墨化过程中,热量主要是由电阻料传入制品的,进入制品的电流比率很小。

若电阻料的电阻不均匀,会造成炉芯温度不均匀,从而导致石墨化制品产生裂纹,成为废品。在通电开始时,功率过大及功率上升过快,都会使炉心温度上升过快,这对大规格的和细结构的石墨产品极易产生裂纹。石墨化最好的情况是维持制品在前几道工序中产生的裂纹不再增大,但通常情况裂纹都是继续增大的。

李刚对艾奇逊石墨化炉的节能增产提出了一些技术改进,包括炉底砌砖方法、导电电极喷水内冷和用铝氧粉做端墙填充料等技术,同时采用更加合理的送电工艺,大大提高了石墨化炉的成品率,减少了单体能耗。

顾鹂鋆等采用数学建模方式,建立了石墨化炉热-电耦合数学模型,通过大规模的模拟计算,研究了各项参数对石墨化炉内温度分布和演变的影响,对控制艾奇逊石墨化炉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有很大影响。

刘明研究了艾奇逊石墨化炉阻,通过对炉阻的组成分析和炉阻在石墨化过程中的变化分析,比较了理想模型与实际的差别,建立了模型公式并将其与实际关联,推算出石墨化送电后期特定目标时的后期炉阻公式。利用这一公式,通过调整装炉方法和产品规格等,可选择合适的后期炉阻,这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改进石墨化工艺技术、增强保温料的保温效果、改进石墨化炉体结构、防止导电电极氧化、改变石墨化炉与变配电变压器系统的连接方式等措施,都可以降低艾奇逊石墨化炉石墨化工艺电量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gc/1961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