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二建5大实务案例分析,一起突破及

俗话说得实务者得二建,难度系数较高,成为不少二建考生的“噩梦”,但破实务案例也不难,关键在练习。一起刷实务案例,将你熟记的考点,结合案例背景,按照题目要求,准确的写出答案,一起破72分及格线!

?点击查看:必刷二建5大实务案例分析①

?点击查看:必刷二建5大实务案例分析②

?点击查看:必刷二建5大实务案例分析③

?点击查看:必刷二建5大实务案例分析④

建筑实务

背景资料:

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采用桩筏基础,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一层为餐厅、厨房、营业大厅,二至六层为办公用房。

采用泥浆护壁法钻孔灌注桩,其施工工艺流程:……→第一次清孔→质量验收→①→②→③→成桩;项目经理部要求施工前应检验灌注桩的原材料及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资料,施工中和施工后也要做好相应检验工作。

项目部质检人员对桩钢筋笼制作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钢筋笼分段制作,每段12m,分段长度是根据成笼的整体刚度、材料长度、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三因素综合考虑的;加劲箍设在主筋内侧,主筋未设弯钩;钢筋笼的内径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80mm;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设有保护层垫块,每节钢筋笼设置1组,每组块数2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箍筋上;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釆用绑扎连接;钢筋笼起吊吊点宜设在加强箍筋部位。

灌注桩混凝土使用同一搅拌站的预拌混凝土,试验员要制检验取强度的试件,从等候浇筑的混凝土罐车里放出后进行制作;10月18日共浇筑了48m3,连续浇筑了16h,留置了1组试件。

主体结构顶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模板支架的立杆,施工人员安装一层模板后,项目部管理人员检查发现: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柱宜对准,并铺设木方;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立杆搭接长度1.0m,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为保证立杆的稳定性,加设了水平拉结;有的部位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为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mm。施工人员按要求进行了整改,进行了后续工程施工。

梁板的跨度为8m,模板拆除前,技术员从标养室内取出试块送至试验室施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80%,随即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拆模。

项目部为了加快模板周转,节约成本,计划采用早拆模板(快拆支架)体系,要求支架立杆间距为2.5m;拆模后重新用钢管顶托支撑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满足规定要求。

问题:

1.请分别写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中①②③的工作名称,以及施工后检验的内容。

滑动查看答案

???

答:(1)①为下钢筋笼和钢导管,②为第二次清孔,③为水下浇筑混凝土;

(2)施工后应对桩身完整性、混凝土强度及承载力进行检验。

2.桩钢筋笼制作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并写出正确做法。

滑动查看答案

???

(1)加劲箍设在主筋内侧,主筋未设弯钩;

正确做法: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内侧,主筋一般不设弯钩。

(2)钢筋笼的内径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80mm;

正确做法:钢筋笼的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外径大mm以上;

(3)为保证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上设有保护层垫块,每节钢筋笼设置1组,每组块数2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箍筋上;

正确做法:钢筋笼上应设有保护层垫块,设置数量每节钢筋笼不应小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加设1组,每组块数不得小于3块,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

(4)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釆用绑扎连接;

正确做法: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釆用绑扎并相隔点焊。

3.试验员在留置混凝土试件时,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滑动查看答案

???

(1)试验员从等候浇筑的混凝土罐车里放出后进行制作试件,不妥;

正确做法:制作试件时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需要见证检测的检测项目,施工单位应在取样及送检前通知见证人员。

(2)10月18日共浇筑了48m3,连续浇筑了16h,留置了1组试件,不妥;

正确做法: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3时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本次共连续浇筑了16h,所以应至少留置2组试件。

4.请写出顶板模板安装中的做法是否妥当,不妥之处请写出正确做法。

滑动查看答案

???

(1)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柱未对准,并铺设木方,不妥当;

正确做法:上、下层模板支架的立柱宜对准,并铺设木垫板;

(2)在立杆底部的水平方向上,应按纵下横上的次序设置扫地杆,妥当;

(3)立杆搭接长度1.0m,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不妥;

正确做法: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4)为保证立杆的稳定性,加设了水平拉结,不妥;

正确做法:为保证立柱的稳定性,应加设水平拉结和剪刀撑;

(5)有的部位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不妥;

正确做法: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6)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为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为mm,不妥;

正确做法: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mm。

5.梁板模板的拆模流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拆模流程。

滑动查看答案

???

(1)梁板模板的拆模流程不正确。

(2)正确的拆模流程为: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拆模之前必须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项目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善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方可继续拆除。

6.请写出早拆模板体系要求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滑动查看答案

???

(1)要求支架立杆间距为2.5m,不妥;

正确做法: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2)拆模后重新用钢管顶托支撑楼板,不妥;

正确做法: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

7.若梁和板的跨度为10m,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采用符合规定的早拆模板体系,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至少为多少?

滑动查看答案

???

(1)梁板的跨度为10m,根据规定要求,拆模强度应为设计强度等级的%;若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可按跨度为2m的梁和板的规定确定,

(2)跨度2m的梁拆模强度为设计强度等级的75%,即30×75%=22.5MPa;跨度2m的板拆模强度为设计强度等级的50%,即30×50%=15.0MPa。

(3)梁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至少为22.5MPa;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至少为15.0MPa。

机电实务

背景资料:

某工业项目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设备基础,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艺设备、工业管道和电气自动化仪表安装等。合同约定,工艺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交提交建设单位确认,如下图。

施工单位按上述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进场组织施工,C工作为设备基础施工,施工单位在对C工作验收时,未能对地脚螺栓孔认真检查验收,致使设备的地脚螺栓无法正常安装。

G工作为设备安装工作,由于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晚到8天,导致设备未能按进度计划如期安装,施工单位向建设提出8天工期索赔,遭到建设单位拒绝。

H工作为钢结构制作施工,建设单位在H工作施工前,变更钢结构材料为焊接H型钢,建设单位按规定提出设计变更程序,此变更事件历时20天,施工单位又提20天工期索赔,又遭建设单位拒绝。

L工作为钢结构安装工作,工业钢结构一般安装程序为:构件检查→基础复查→钢柱安装→□→□→□→围护结构安装。

问题:

1.施工单位对C工作地脚螺栓孔应检查验收哪些内容?

滑动查看答案

???

应检查预埋地脚螺栓孔的中心位置、深度和孔壁铅垂度、是否有裂纹、是否有露筋、凹凸等缺陷,孔的深度是否超差等。

2H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2.分明两次说明建设单位两次拒绝施工单位工期索赔的原因。

滑动查看答案

???

根据已知施工进度计划,G工作有9天总时差,设备晚到8天,不影响工期;H工作有15天总时差,设计变更事件历时20天,超出H工作总时差5天,因此建设单位应补偿施工单位5天工期,而不是20天。

2H机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3.写出建设单位设计变更的程序。

滑动查看答案

???

①建设单位工程师组织变更论证,总监理工程师论证变更是否技术可行、施工难易程度和对工期影响程度,造价工程师论证变更对造价影响程度。

②建设单位工程师将论证结果报项目经理或总经理同意后,通知设计单位工程师,设计单位工程师认可变更方案,进行设计变更,出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

③变更图纸或变更说明由建设单位发至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发至施工单位。

2H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4.补充背景资料中钢结构安装缺少的程序,并写出钢结构安装的主要环节。

滑动查看答案

???

钢结构安装缺少程序依次是:支撑安装、梁安装、平台板安装;

钢结构安装主要环节有:基础验收与处理,钢构件复查;钢结构安装;涂装(防腐涂装或防火涂装)。

2H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技术

市政实务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一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道路施工全部为直线段,施工标段起点桩号为K2+.~K6+.。道路断面具体形式为36m=4m(人行道)+3m(绿化带)+22m(机动车道)+3m(绿化带)+4m(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如下.

上面层.5cm厚AC-16C型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9cm厚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封层.0.8cm厚稀浆封层

上基层.20cm厚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上面撒布A)

下基层.20cm厚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底基层.20cm厚3%水泥稳定土

施工过程当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中标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约定与年4月5日开工。由于施工单位未能及时接收到图纸,为此耽误工期18天。

事件二:施工过程中遇到特大暴雨,为此耽误工期10天,造成人员窝工8万元,机械损失6万元。

事件三:底基层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现场作业人员及施工员进行了口头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针对施工技术做了详细说明。

事件四:基层施工完成后相关人员对基层施工进行质量检查。

问题:

1.计算施工单位项目标段的总长度。

2.事件一和事件二施工单位能否进行索赔?说明理由。

滑动查看答案

???

1.项目标段总长度为..m

2.事件一.施工单位可以索赔。原因.由于建设单位延期发出图纸,是建设单位的责任,可以索赔工期18天。

事件二.不能索赔。施工过程中遇特大暴雨并非不可抗力,是属于以施工单位能力能预见的外部因素,所以对于产生的费用和耽误的工期不能进行索赔。

3.写出事件三中底基层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滑动查看答案

???

施工技术要点:

(1)城区施工基层材料采用厂拌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且达到文明施工。

(2)材料运输过程当中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止扬尘措施,加篷布遮盖。

(3)雨期施工时应防止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尽快碾压密实。

(4)摊铺好的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型,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

(5)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有两侧向中心碾压。

(6)压实成型后立即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完成为止

(7)养护期间封闭交通。

4.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做法是否真确?说明理由。

5.事件四中基层施工完成后需要检查哪些内容?

滑动查看答案

???

4.不正确。

原因.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采用书面形式,项目负责人和施工人员进行签字,并归档。

5.需要检查的内容.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和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利实务

背景资料:

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主要包括打井及引提水设备工程,新建泵房及管理房工程、水厂配水管网工程等施工内容。年10月开工,签约合同价0万元,钢筋制安工程的单价分析如下表所示,其中钢筋预算单价为元/t(不含增值税的价格)。

问题:

1.指出钢筋制安单价分析表中A、B、C、D代表的项目或费用名称。

2.计算单价分析表中①②③④⑤⑥的值。

滑动查看答案

???

1.A:初级工;B:钢筋;C:其他材料费;D:材料补差。

第二章第三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

2.①:.00;②:52.78;③:.42;④:1.02;⑤:.00;⑥:.86。

第二章第三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

公路实务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修建二级公路,全长2.5km,双向四车道。其结构从下至上为:20cm厚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机械计划表列有:挖掘机、铲运机、压路机、洒水车、平地机、自卸汽车。

项目部将20cm厚石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宽度9.5米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底面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合料中面层、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等五个施工过程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并将Ⅰ、Ⅱ两项划分为四个施工段①、②、③、④。

Ⅰ、Ⅱ两项在各施工段上持续时间如表4-1所示:

而Ⅲ、Ⅳ、Ⅴ不分施工段连续施工,持续时间均为一周。项目部按各施工段持续时间连续、均衡作业,不平行、搭接施工的原则安排了施工进度计划(表型如表4-2)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

表2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

集料名称

1#料

2#料

3#料

4#料

比例(%)

25

35

25

15

问题:

1.补充施工机械计划表中缺少的主要机械。

2.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3.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滑动查看答案

???

1.推土机、装载机、摊铺机、沥青洒布车。

2.①作业指导书第(1)条不正确,改为下面层摊铺采用走线法。

②第(2)条不正确,改为摊铺机每次摊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不低于℃。

③第(3)条正确。

④第(4)条不正确,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应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用人工摊铺施工。

3.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厚度、平整度、弯沉值。

4.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5.请按背景中要求和表4—2形式,用横道图表示,画出完整的施工进度计划表(画在答题纸上),并计算工期。

滑动查看答案

???

正确计算过程见留言区

4.1#料用量:0×9.5×0.18×2.4×0.98×25%=5.28t(错误)

水泥:0×9.5×0.18×2.4×0.98×4.5%=.99t;

5.工期应为22周。

?好了,今天的案例分析题就做到这里,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欢迎点亮文末的,后续案例分析持续更新中。

                                                                        二建各省证书一览,一个月后就是你的了                          -10-03                                                                                                                                                                                                这条消息一出,工程人哭了…                          -09-30                                                                                                                                                                                                考试如期举行!新应考须知,不提供健康码不得进入考点                          -09-29                                                                                                                                                                                                考试时间不统一,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官方回复……                          -09-24                                                                          

“阅读原文”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lqgc/1957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