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建设的探讨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建设是城市市政道路养护维修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规划、选址、加热方式的选择,拌和设备的选型、配套设备、安全生产和环保等。如何建设合理高效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提高拌和质量、减少消耗及降低成本,达到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江苏路通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octem公司)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场地选址及建设
沥青拌和设备因其自身特点,对场地的要求应从经济、便利、安全生产及环保等方面统筹考虑。
1、场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周围环境干爽的地点:因为原材料的含水量对沥青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拌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含水量高,烘干时间长,燃油消耗大,生产能力下降,生产成本增加。以Roctem公司LB型沥青混凝土搅拌楼为例,沙石料含水率降低3%,每生产1t成品料可减少燃油3L。如果选址基地地势低洼,易积水,故在场地建设时,应重视排水管线的建设和干料棚的建设,对排水能力和干料棚的容量应有充分的估算,避免因持续特大降雨,使设备遭遇灭顶之灾。
2、地质状况:拌和站为大型机械设备,自重和材料的质量非常大,设备各机构如给料机、干燥筒、拌合楼工作中都处在振动状态,故地质要求坚硬,能有效防止地面沉降。而软质地基回填土方量较大,地面基础松软,在拌和站建设中其地基及周边基础应特别处理。另外拌和站为振动体,应有防共振方面措施,避免波及危害周边建筑物。
3、场地应选择交通便捷的地点:拌和站需要运输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拌和料,要从降低成本和利于施工进行考虑。
4、施工中应考虑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沥青混凝土由拌和站运至施工现场,随着运距的增加,其温度会逐渐降低,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市政拌和站是服务市政处所辖道路的养护维修的。
5、环保因素:沥青拌和站要远离住宅和人口稠密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沥青拌和站距离居住区越来越近。无论从近期还是远景,拌和站的环保要求都应尤为严格,降低粉尘、噪音和有害气体排放,加大环保投入,如建设封闭干料棚,干料棚内采取喷雾降尘;围墙周围栽植树木,这是沥青拌和站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6、依地势确定建站方案:地势包括等高平面和不等高平面。对于基地不等高平面,可分为3层,上层和两侧为运输专用道路,中层为料场、油灌区,上层的原材料和沥青可利用自重方便卸到中层;下层放置拌和机,中层料、油经输送带、铲车和管道方便地转送到拌合机中。通过利用地势合理布局,可为顺利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二.拌和设备的选择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选择是综合对比诸多因素的过程:生产能力、能耗、燃油种类、电控化程度,设备的技术参数、环保措施、维修、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生产工艺、国产化水平及系统间的协动工艺等诸多方面,应多角度分析、比较,主要考虑生产厂家、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的先进性、经济性及环保等因素。
1、生产厂家:国外产品的技术性能较为先进,在生产能力、质量、节能、环保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有优势,但价格较高且维修件和售后服务不及时。
2、型号与生产能力的选择:应根据施工规模及技术要求来选型。在低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工作中或小工程量路面修补工作中,多选用移动式小吨位沥青混凝土拌和机,一般技术标准低、工艺落后、生产品种单一以及先进技术应用少,多为t/h以下产品;城市道路的建设维修多使用综合作业的固定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高等级公路多使用综合作业的半固定式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后两类产品多为t/h以上产品。从技术要求来说,城市道路对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要求将越来越高,相应选择生产设备的技术要求更高。如,Roctem公司开发出具有木质素纤维吹送技术产品。
3、除尘设备:目前,大型沥青拌和站多采用二级除尘:一级旋风除尘,二级布袋除尘,林格曼黑度小于二级,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国外设备在引风机和有效过滤面积方面领先,过滤效果好,如Roctem公司设备的林格曼黑度达到一级。
三.经济运行
燃料的多元化、物流的自动化及控制系统高度集成,这些都是有利降低生产成本,达到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燃料的消耗是沥青混凝土生产成本中的重要构成,节能降耗是达到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
1、含水率降低4%,生产每吨沥青混凝土可节约3.6L柴油,折合人民币11.6元;另含水率高会直接降低生产能力,含水率从3%升至7%,生产能力由t降至60t。所以,原材料的含水率应尽可能低,原材料采购时应选择干燥天气持续时间长时购进,沙石应存放在大型干料棚中,避免雨淋。
注:环境温度15℃,海拔高度为海平面,混合料残余含水量≤0.5%。
2、燃油的选择,随着全球能源价格的飞涨,轻质油的价格涨幅更大,故改用重油已成为各燃烧器厂家攻关的重点,在燃油的过滤、加热、高压雾化、助燃及喷咀自洁等方面技术日臻成熟,但设备运行时日常维护要求严格;而燃烧热值轻重油基本相当,重油价格要降低40%,所以经济效益明显。沥青拌和站主要由冷骨料供给系统、烘干加热系统、热骨料提升机、骨料筛分及储料计量装置、石粉供给及计量装置、沥青供给系统、搅拌器、成品料存储仓、除尘设备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非常庞大,控制系统要求高度集成,才能实现各机构间的高效稳定协同动作,人员才能高效精干,物流才能自动化,保养维护周期才能长,方可经济运行。
四.配套设备
沥青拌和站的配套设备应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来配置,具体配套应包括油罐、导热油炉、电子衡、配电房、装载机以及试验、化验仪器等。油罐及导热油炉、地中衡、配套机械等设备的数量和规格,应根据设计生产能力来测算。t/h的拌和机通常配备4个50t油罐,一个30万大卡导热油炉,一台50t地中衡,50型装载机两台,柴油罐两个,设备总装功率多为kW左右,以设备额定功率及系数核算出功率配电。
五.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应包括:设备的安全防护和人员的安全防护两个方面。
1、设备的安全防护。大型沥青拌和楼多位于旷野开阔地带,设备相对较高,又为钢结构,易遭雷击,防雷措施应完备可靠。
2、由于拌和楼控制元件多、分布广及形式多样,而地面某些部位集电形成高电位,反馈至某些元器件上,而形成相对其它元器件的电位差,进而击穿这些元器件,应做等电位连接和安全防护。
3、人员安全防护。严格操作规程,标准化作业;多用自动,少用手动;强化设备定期检测、检修;人员交接应技术交底,严格交接规程,并完备应急预案,安全处置意外事故。采取科学手段,严格规章,降低安全成本,实现安全运行。
六.综合微机化管理
综合微机化管理不仅包括操作室的全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拌和站全面电脑管理。现代化拌和站应加强标准化建设,应包括材料检验、材料出入库、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控制、成品料出厂检验、设备的经济核算及财务管理,建设微机内部网络,实现远程监控,推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建立高效工作秩序。
总之,沥青拌和站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全面、复杂的工程,需综合各方面因素,结合自身特点,选好设备,建成一个经济、科学及高效的现代化沥青混凝土搅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