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PLAN
连日来,陇南各县区党代会陆续召开,会议总结了各地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深入分析当前形势,确立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为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各县区都绘制了怎样的发展蓝图?未来五年,您的家乡又将发生哪些变化吧!
LOCALPLAN武都深度落实“”发展战略,把武都打造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贯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建设美丽新武都,确保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年,全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年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8%,达到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达到13.8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利用三年时间减少贫困人口9.57万人,力争年底实现全区整体脱贫目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以油橄榄、花椒、中药材、核桃、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更加明显;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形成,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显著增强,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三次产业比重优化调整为15.52:15.01:69.47。
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建设宜居宜游宜商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年城镇总人口达到2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1%以上。
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今年底村村通水泥(沥青)路,五年内实现乡乡通二级路,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全覆盖,形成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综合网络体系。
社会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气象。
成县深化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产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旅游全域化三大发展战略,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到年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与周边先进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即到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年翻一番,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县本级财政收入与全县生产总值增长水平相适应,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前列、全省中上水平。
宜居水平持续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把县城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力争到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城乡居住环境更美,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和13%,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G和WiFi网络城乡全覆盖,建成“智慧成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全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文明新风持续弘扬。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
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徽县徽县未来五年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建设“美丽徽县、幸福徽县、小康徽县”奋斗目标,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役,坚持“改革驱动”、“项目推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党建带动”并举,更加重视生态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更加重视社会事业、更加重视社会治理,在工业发展、产业培育、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五个方面实现提升。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到年,实现“三个稳增”、“五个突破”、“五个增强”。“三个稳增”: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达到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达到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达到29亿元。“五个突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元,财政收入突破14亿元,城镇化率突破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00元。“五个增强”:农村经济内生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显著增强,对外开放吸引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承载力显著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显著增强。
文县文县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是:
精准脱贫的示范县。如期实现整体脱贫,力争走出一条具有文县特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网络时代的赶超者。加快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步伐,争做“互联网+”的急先锋。
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地处陕甘川交界的区位优势,努力把文县打造成陇南市向南开放的前哨与窗口。
九寨旅游的中转站。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把文县打造成九寨沟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过往游客的接待驿站和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长江上游的涵养区。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文县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生态涵养区。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全面进步、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绿色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改革开放水平再创新高、制度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发展观念牢固树立。
宕昌把宕昌基本建成我国西部旅游名县、中药材产业强县和全省劳务经济大县。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更加壮大。到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在产业构成上,由以农业为主体的一产,向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三产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主要依赖以农业生产量的增长,向以旅游拉动三产扩量提升为主的现代新型产业转变。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积极拓展农民增收“十条路”,努力壮大富民产业,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主渠道,以中药材为主包括养蜂、养鸡、林果、食用菌、草畜养殖等方面的特色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初步建立起具有宕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全力打造旅游城市,不断完善城区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全县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巩固提升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到年全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和元以上。
康县三年实现稳定脱贫,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达到小康,所有贫困户如期摘帽,个村全面实现美丽乡村,县城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园林城市,全体居民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休闲服务。
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是:
经济更具竞争力。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分别增长9%和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三产比例结构调整为19.2:24.8:56,旅游业贡献持续增大,城镇化率持续提升。
生态更具品牌化。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渐成常态,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
百姓更具幸福感。年全县整体稳定脱贫,年全面进入小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
社会更具包容性。社会管理机制日益完善,法治康县、平安康县建设再上新水平。加快向南、向东发展,区域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发展更具保障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西和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西和,确保全面小康如期建成!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人民更富裕、共享更全面。完成个贫困村、9.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全面小康标准。
经济更健康、动力更强劲。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8:25:57。
基础更完善、发展更协调。未来五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电力、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适应全面小康需求,城乡居民安全饮水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率达到31%以上。
生态更良好、环境更优美。“一水七河”流域生态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每年下降1.6%以上。
和谐更深入、稳定更牢固。
团结更有力、人心更凝聚。
礼县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力争提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到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三产比例调整到26.3∶21.4∶5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12%以上。
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良好,开放开发全面推进,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面建设富庶、宜居、美丽、繁荣、幸福新礼县。
两当全力加快“美丽两当、红色福地”建设步伐,奋力开创幸福美好新两当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是:奋力实现“率先脱贫、同步小康”总体目标,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养生福地、旅游胜地”,全力在脱贫攻坚、城乡统筹、产业开发、小康建设上率先突破,使全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民主法治取得新进展、旅游开发实现新跨越、社会和谐呈现新局面、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党建工作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
陇南之声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监制:杨东红责任编辑:杨雪锐编辑:王瑞
甲磺酸左氧沙星片白癜风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