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油期货上市在即,期货公司不断推出各种和原油期货有关的培训。为此小编专门了解了一下原油的使用范围和历史,本来小编以为原油的历史应该会与西方的工业发展史息息相关,却意外发现我国才是最早发现并利用原油的国家。
据小编了解,我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并使用石油的国家,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小编只能告诉大家,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开始了。至少在三千年前就“出版”的《易经》一书上,我国人民就用“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描述了石油蒸汽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文字。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发现石油的记录。
到了一千九百年前,东汉文学家、历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在其所著的《汉书·地理志》记载了石油产地及性能。书中写道“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书中的高奴县指的就是现在的陕西延安一带,而洧水则是延河的一条支流。这句话不仅写明了陕西延安有石油这件事,还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石油是水一般的液体,而且是可燃的。
在了解了这样的特性后,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将石油开采出来,用以照明。南朝(公元~年)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就有相关的描述。到了宋代,石油已经能被加工成固态——石烛,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公元~年)在《老学庵笔记》中,就有用“石烛”照明的描述。
除了被当作燃料用以照明外,从晋代(公元~年)开始,石油还被当作“润滑剂”使用,用以“膏车”(润滑车轴)。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上就有相关的描述。
此外,一代医圣李时珍(公元~年)还曾将其用作药物,认为其可以“主治小儿惊风,可与他药混合作丸散,涂疮癣虫癞,治铁箭人肉”。
其实看到这里时,我是这样的
我想当时的病人可能
咳咳~让我们回归主题哈~
聪明如我们,我国古代人民也发现了石油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并将其用于战争。唐朝年间(公元年)我国军民就曾将石油用于与突厥战争中,用以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
到了后梁(公元年)时,古代人民更是开始把“火油”装在铁罐里,然后发射烧毁敌船。石油的军事能力逐渐被统治者了解,得以发展研究。北宋神宗年间,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设立了军器监,掌管军事装备的制造,其中就包括专门加工“猛火油”(石油)的工场。其中最常做的就是下面的猛火油柜。
“猛火油柜”实质上就是一个以液压油缸作为主体结构组成的火焰泵。早在后梁贞明五年(公元年),后梁与后唐的作战中出现了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到了宋代“猛火油柜”更是城守战和水战中的利器。
读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反正小编有种这就是个古代版的火焰喷射器的既视感,总有老外又偷学我们技术的感觉,真是
另一个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就是,我国的劳动人民还懂得将石油产品沥青加入火药配方中用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这一技术,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作为中国人小编觉得我们真是
而“石油”这一被沿用至今的科学名称来自于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公元~年,浙江钱塘人)。他曾于公元~年任延安路经略使,对延安、延长、县一带的石油资源亲自进行了考察。之后在他所著的百科全书《梦溪笔谈》中,最终将历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称统一命名为石油。
除此之外,沈括还是第一个提出用石油制石油炭黑(黑色颜料)的人,并建议用石油炭黑取代过去用松木、桐木炭黑制墨,以节省林业资源。真的好环保啊~
他首创的用石油炭黑制作的墨,久负盛名,被誉为“延州石液”。据说沈括的“延川石液”受到当时的制墨行家苏轼的极大赞赏,可谓上乘。遗憾的是“延川石液”似乎并未在其后大行于世,这可能是因为他后来离开了延川,不再推广他的“延川石液”;也可能是因为在当时条件下,松木的制墨成本远低于石油烟制墨的成本,毕竟石油在当时远没有像松木那样在全国遍布。倒是听说现在有人已经开始用矿物烟来制墨,以此降低成本。这大概是沈括当年所料想不及的吧!
这样悠久的石油运用史,当然离不开悠久的石油采集史,实际上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通过钻凿油井和气井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曾记载了两千多年以前秦代人民凿井取气煮盐的情景。
实际上,现在海外的石油采集技术也是在我国的技术上发展出来的。明朝时,我国的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生于公元年,江西奉新县人)在他所著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中,把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作了全面的总结,对石油的开采工艺作了系统的叙述。
此后随着该书的流传,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流传至海外。十六世纪时该书被传到了日本,并受到了日科技界的北京哪有诊疗白癜风医院治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