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东北走出困境的一剂良药城融结合

导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盘活东北三省经济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和扶持,但更需要从内在剖析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

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三省曾是中国经济版图上最耀眼的明珠,GDP曾占全国一半以上。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东北三省开始逐渐失去往日的光环。

据统计,在年全国31省份GDP增速排名中,有5个省份增速低于6.9%,其中包括东北三省,辽宁以3%的增速排名垫底。而在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再度位列GDP增速后6位,辽宁更是出现负增长。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

内外交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东北三省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感慨,“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陷入泥潭?

产业结构单一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资源产业和重工业,服务业发展滞后。传统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东北形成了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

同时,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步超过制造业时,东北三省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却由十年前的47%上升到年的50%,服务业的比重不升反降。

国有企业占比较过高

东北三省的国企块头大、地位重,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现在包袱也比较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据统计,东北三省国企资产占比超过50%,其他地区的为38%。

该地区年的国企亏损率达32.4%,而其他地区国企的亏损率为26.2%。

资本扶持力度小

据《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全年回顾与展望》,在天使投资市场已披露的投资案例中,东北三省共获得4起投资,投资金额仅为万人民币。

天使投资对东北三省的“谨慎”,显示出资本层面对东北三省的未来信心不足,投资不足又加重了经济的下滑,陷入恶性循环。

官僚主义盛行

部分政府部门工作缺乏责任心,沟通不畅、协调不力,缺乏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增加了束缚的条框。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曾讲到:“我最近看到一份材料,东北某地级市一个重点民生工程项目,8个月时间盖了个公章,原定开工日期早过去了,还有12个公章没盖完。”这显示出官僚主义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毒瘤。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据统计,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首次突破2%,达到2.08%,而同期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比值分别为1.65%、0.92%和1.15%,与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的6.08%、3.6%、2.51%和2.32%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人口、人才流失严重

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北三省共流出人口万人,除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万。同时,东北三省生育率分别为黑龙江1.03,吉林1.03,辽宁1.0,远低于全国1.5。

东北三省陷入超低生育率-劳动力短缺-经济丧失活力-人口外流的恶性循环。

路在何方?

面对当前“内外交困”的局面,东北三省如何才能重新迎来发展的春天?

多位专家表示,东北三省经济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传统产业衰微,而新产业尚未发展起来,下一步如何发展新经济成为关键。比如侧重发展大数据、机器人,石墨烯、生物医药、云计算等各种新的产业。

仁达方略董事长王吉鹏认为,发展新兴产业需要人才、金融等各种资源和配套,真正落到实处恐将有所差别,并不是带动东北走出泥沼的好办法。

提振经济的关键还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可通过搭建产业交易平台,为传统产业提供交易、信息、物流、融资等一揽子服务,促进“产”和“融”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此情景下,交易平台将能盘活个类资源,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实现“降风险、调结构、促转型、提增速”等宏观目标。

据国家发改委例行月度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发改委近期将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

《方案》主要针对东北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投资和工业),明确年至年拟出台的重大任务和拟开工建设的重大工程。交易中心的产融结合模式无疑将成为《方案》落地的有力支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盘活东北三省经济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离不开外部的支持和扶持,但更需要从内在剖析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实现真正的振兴!

《中国沥青砼工程学会》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仁达方略》







































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灏忓亸鏂?
鍖椾含涓鐨偆鍖婚櫌濂戒笉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nseoxy.com/jklq/1954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