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澎湃在线

白癜风能吃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805/4440900.html
                            

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应及时跟进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变革趋势,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以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推动专业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人工智能时代引发的产业与职业变革

01

产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面临深刻变革

人工智能是21世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迅速向各行各业渗透并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人工智能与产业应用的融合趋势来看,产业领域将会在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两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在产业生产方式上,以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例,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测种植区域湿度、温度等气象和环境数据,判别作物病虫害和生长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打通供应链、生产链与销售链,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及时制订或调整各环节工作计划,实现产销一体化运营。在产业组织形态上,人工智能技术促使传统集中化、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协同化、扁平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工人在不同场所的远程协同生产,促进无人车间替代劳动力集中生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网络系统的结合,消除了信息传递的扭曲和失真,可以实现扁平化管理的产业组织新形态。

02

职业内涵与岗位形态呈现新特征

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变革,将逐渐延伸到职业和岗位中,促使职业内涵与岗位形态呈现两个新特征:一是智能化成为职业发展变迁的新趋势。年4月,人社部发布的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为首的13个新职业大多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每10人配备1名数字化管理师,能使工作效率总体提高约35%~50%,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二是“创造力”成为现代职业的“关键词”。传统的重复性、机械性体力劳动和程序化的脑力劳动大都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必将成为各类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以创造力解决人工智能无法解决的问题将成为现代职业的要求。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将使生产线上的劳动岗位大量减少,产业工人转变为操控智能设备的技术人员。这种岗位形态的变化让办公方式更为灵活,也在更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

人工智能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格分析

具有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流通、服务领域的融合,不同职业的互通越来越多,职业界线日渐模糊,一专多能逐渐成为各类职业岗位的普遍标准。例如,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应用,促使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从各自为战融合为一体化运营,一位职业者往往要运用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承担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销售者等不同角色。为顺应这种产业变革趋势,高职院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提升学生跨学科思考、研究和创新的综合素质。

具有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人工智能终端将成为未来生产服务领域的基本配置,没有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人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受制。具有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人工智能素养:一是理解人工智能科学原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二是精通人工智能操作技术,熟悉人工智能应用工具;三是掌握人工智能思维模式,具备人机交互及协同能力。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以来,知识和信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终身学习逐渐成为适应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角度看,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进步持续加快,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只有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及时跟进知识信息更新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真正适应日新月异的生产技术和工作内容。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逻辑来看,终身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往往来源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只有帮助学生磨炼刻苦钻研、持续学习的“精气神”,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01

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性的客观需要

第一,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囿于学科分类的窠臼,传统高职的专业面比较狭窄,不利于培养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人工智能时代亟须打破学科壁垒,以优势专业群带动专业的交叉融合建设。第二,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培养人工智能应用人才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努力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各专业教育中。第三,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吸纳创新元素,不断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融入专业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02

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也应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大支柱来进行规划布局。高职院校推动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融入专业现代化建设,这是由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所决定的。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形势,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对接前沿技术,及时调整专业布局,让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新技术应用对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得现代产业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技术驱动特征。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应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深刻洞悉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趋势,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推动高职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人工智能时代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路径选择

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指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设置、调整、教学等各环节要与现代产业生产发展相适应,契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和趋势。从这一视域出发,高职专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包含专业理念、机制、专业结构以及专业教学体系等要素的现代化。当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已成为产业和社会经济变革的显著趋势,高职院校也应及时跟进,大力推动专业建设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

01

因势而谋

应对时代发展大势,树立与人工智能发展相融合的专业建设新思维。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变革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高职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变革趋势,不能满足于“小修小补”式的改革,要深入专业建设的底层逻辑,打破陈旧的专业建设思想,树立与人工智能发展相融合的专业建设新思维。

第一,树立融合发展思维。传统高职专业建设以学科分类为导向,不同专业之间泾渭分明,教育内容关联度较低。深究其因,主要是过去社会分工崇尚精细化和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只需专精一技,就能适应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发展需要。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创新和突破呈现出集群化特征,行业与职业边界日益模糊,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拥有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时期高职专业建设必须树立融合发展的思维。一方面,注重关联专业的融合教育,在一级专业目录下的二级专业之间进行适度贯通,拓宽专业教育的面向,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向厚基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专业成长后劲和职业适应性。例如,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中,林业类一级专业目录下又分设了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三个二级专业。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终端设备、自动化设备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制造领域,木材加工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兼精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必须促进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教育。另一方面,推动专业建设从单一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的转变,以优势专业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促进关联专业之间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发挥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

第二,树立“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类人智能,从理论上讲,在需要运用人类思维能力的地方,都可以发挥作用。事实上,尽管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诸多局限性,应用领域还比较有限,但已经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快人工智能相关的教育资源整合,探索开设必要的人工智能专业,以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教育部年在《专业目录》中的电子信息大类里新增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年又在电子信息大类里新增了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两个专业。这些新增的专业都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可以预见未来的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以及课程还将在高职院校中持续增加。其次,高职院校要从整个专业体系建设全局的高度出发,在开设必要的人工智能专业和课程的同时,以“人工智能+”思维改造各个专业。例如,在旅游类专业的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专业知识教育。因为在现代旅游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分析用户旅游消费数据,建立用户旅游消费习惯模型,根据用户喜好提供精准旅行建议和服务已经成为常规工作,而完成这些任务,必然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的运行原理并熟练操作人工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教育,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学生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帮手”。

第三,树立适度超前思维。人工智能是一种新兴技术,也是延展性极强的技术。伴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不断融入城市基础设施,推动现代社会向智慧生活、物联网智能、行业智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职专业建设应树立适度超前思维。首先,在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设置上,要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qingxingye.com/dllq/1962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