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沥青道路再生交易信息平台
项目设计书
摘要:我国公路建设已进入养护阶段,对现有道路的再生养护已成为主要道路行业重要工作。道路材料再生技术使得一个工程中最多30%道路沥青废料用于再生。为进一步提高再生料使用比例,促进消耗和使用,北航交通学院沥道京齐实践队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政与路桥道路再生的交易信息平台。希望此信息平台能为道路沥青废料的处理利用提供信息互通,来进一步提高废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废料的消耗速度,助力道路行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再生;沥青;信息平台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文档旨在对“沥青道路再生交易信息平台”项目在商业运营中的参考环境、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等方面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作为首次开发人员进行相应产品的概要设计、功能说明,并附加上用户和开发方所达成共识的系统目标。
1.2社会背景
随着国家各级公路建设成果“密集网络化”形式的初步显现,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工作已进入成果养护阶段,对现有道路的再生养护已成为主要路桥施工、设计单位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道路沥青废料再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关工艺不断得到推广,各等级公路在养护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再生料。然而,基于现有再生技术水平和性能考虑,应用最广的“厂拌热再生”技术旧料的最高掺配比例依然仅为30%,每一次的再生养护都会不可避免产生大量未被处理、消耗的废料。
根据交通运输部《年公路水运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结果,截止到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75万km,其中沥青混凝土公路约64.2万km。假定各级公路的平均宽度12m,路面铣刨深度为5cm,沥青路面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养护面积为10%,平均每年会产生万吨即1亿吨的道路沥青废料。假设养护作业时平均掺配20%的再生料,则依然会剩下万吨的废料。而道路沥青废料的路用价值仍然存在,可以继续掺到新拌沥青中,铺设到新的公路上。按沥青元/t、集料60元/t计算,每年万t的剩余道路沥青废料如能被利用,则其可节约万t沥青和万t集料,直接产生近亿元的经济效益。若不能及时处理,占用土地、摊铺堆放也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国内再生料不仅有很大的储量,而且有很大的快速消耗需求。
除此之外,道路再生养护的工作是由各个市政工程单位和高速公路工程单位分别承包,单位之间的养护情况缺乏直接的信息互通,剩余道路沥青废料的处理也是各家各凭本事。现阶段的主要处理办法还停留在施工单位利用与其他单位之间的社会关系,商量着处理且用法不一。而这种信息不互通、不公开的处理方法,不利于道路沥青废料的快速处理消耗,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随之带来的再生资源的浪费、土地资源的占用,都不能很好地符合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要求。
针对以上现实情况、环境需求和市场因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沥道京齐实践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昌平沥青厂和山东省高速路桥养护有限公司两地进行社会实践,采用实地生产参观实习和与负责人访谈、调研等方法,针对道路行业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再生料的应用比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实践成果性质的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市政与路桥道路再生的交易信息平台,为全国各省市路桥养护中产生的路面废料道路沥青废料提供信息交互的渠道。此信息交互平台将包括信息发布、线上交易等功能,促进道路沥青废料的处理、利用相关信息的互通,来进一步提高废料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废料的消耗速度,助力道路行业的绿色发展。
1.3应用方式
“沥青道路再生交易信息平台”项目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是为再生料交易建立独立的新平台,依托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中的行业引领者的公信力、号召力,在全国内全面拓展此平台的使用。
第二是在现有的沥青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增加沥青再生料的交易板块。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具体分析如下:
(1)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建立统一平台。其优点是道路沥青废料是国有资产,属于可再生利用资源,国家可以通过政府行为予以全面管控,运用行政手段要求各省市相关部门上报道路养护工作中道路沥青废料的使用情况,并由环保部提供相应的支持、补贴并进行监管,保证企业的参与度,使废料得到大比例再生。其缺点是长时间以后路桥施工行业政府与企业支持、配合的建设成果突出,现阶段不存在明显的改革动力,由于能源价格的低迷,政府对于再生料的使用仅持鼓励态度,补贴、支持不足,需要不断注入活力、推进改革;
(2)在现有的沥青交易平台基础上增加再生料交易版块。其优点是将再生料纳入商品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相应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的持续繁荣。其缺点是难以得到全国范围的共同参与和认可,一个有效的中间监督、管理角色必须单独设置并参与相应市场的调节中来。
在平台构建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两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合理布局,必要时可两种方式相互配合使用,以期解决特殊地区的特定问题。
1.4标准、条约和约定
2.平台结构及功能
2.1平台结构
根据该网站面向服务对象的主体不同,将平台结构性地划分为三个部分:(1)施工单位针对性服务模块;(2)第三方鉴定机构模块;(3)平台运营管理后台。三部分有机组合、统筹协调运作,共同为再生料的买卖双方提供服务。
(1)施工单位针对性服务模块
真实企业、施工单位(市政工程单位和路桥单位等)在平台上完成实名注册,经平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证后享受在平台上发布、获得再生料信息的服务。在平台上的身份,可买方和卖方之间自由转换;供求信息经平台分类后高效呈现,便于买卖双方检索、获取信息,进行交易。
(2)第三方鉴定机构模块
由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大学等其他单位介入再生料品质的鉴定并进行市场估价、核价,品质鉴定的若干规范要求不仅需要严格遵守JTGF41-8规范中的标准,还要重视各地气候、车流量等地区差异性,按照当地的道路情况予以评估。
(3)平台运营管理后台
平台运营管理团队将联系行业领军人才,建立独立于双方的平台“智库”,协调和解决交易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增加服务种类,致力于打造交易流程的全覆盖服务体系。平台运营须严格遵守IEEE标准。
2.2平台功能
(1)地理定位:买卖双方在使用平台前需按照即时的生产情况选择并填写己方单位、个人所处地点,并开启GPS定位服务向平台实时提供准确的定位,以保障平台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便于买卖双方进行双向选择。
(2)发布信息:
1)供料:施工单位如果有剩余的再生料待处理,可将自己的再生料的情况(品质、数量、价格、地址)以及详实的联系方式整合后向平台提交。平台将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以及货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审核无误后发布信息;
2)求料:施工单位如果有使用再生料的需求,可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及供货要求(品质、数量、价格、地址)等向平台提交。平台将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以及求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审核无误后发布信息;
(3)查看信息:买卖双方可在平台上查询经由平台发布的再生料供求的各种信息(卖方供料的品质、数量、价格、地址等,买方供料的要求等),并且通过买卖双方实时向平台提供的地理定位,平台将计算并显示买房双方的实时距离(比如,距离我56km)。平台将介入第三方的地图软件服务,免费提供基于双方实时位置的推荐运输方案并给出里程、耗时等供双方参考;
(4)筛选信息:买方可以通过选择“离我最近”、“定价最低”、“品质最优”、“是否提供运输”等几个标签,进行多次筛选,最终选择最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供料进行使用。此外,平台将意向订单信息进行整合,提供符合行业现状的买卖合同,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平台将基于订单信息,向买卖双方推介有资质的运输企业,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
(5)联络:平台为买卖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如买方在查看卖方供料信息后确实产生收购意愿,可利用信息平台与卖方取得联系,深入交流交易细节;
(6)反馈:对于已达成的交易意向,用户可自行撤下发布信息。平台同时要求买卖双方向平台反馈此单交易的出现的各种问题,平台管理后台将对信息进行整合,传递、公示信息,给予诚信交易企业较高的星级评定。对于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品质问题、运输问题等,交易双方都可以向平台进行反馈反馈,平 立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将对交易问题进行行业仲裁;
(7)评价:买卖双方可对彼此的交易行为进行评价,平台管理后台将统计、分析评价结果,用户的星级评定将参考交易双方彼此的评价结果,使优质用户的诚信交易行为得到切实、可靠的回报;
(8)资讯:平台将定期发布行业动态、产品信息等,承担平台促进行业发展的责任,提升平台的行业影响力。
2.3平台方案
平台设计的app“沥道”方案如下:
此为app主界面,下方四个主选项为“首页”、“最新”、“论坛”、“个人”,“最新”板块为查看信息发布的地方。首页中部的四个快捷功能包括“求料”、“供料”、“咨询”、“反馈”,是发布信息、进行咨询的功能。上方的搜索栏,用于搜索资源,旁边为定位功能,自动定位所在城市。
搜索栏,用于搜索附近可用资源,可搜索相关标签的再生料情况。
“最新”界面既可以发布当前最新的局势消息,原油价格、市场行情等,也会显示刚刚发布的供料、求料信息。“个人”界面可以进行实名认证等。
3.平台设计理念
4.平台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1)此平台致力于将国内封闭的再生料的信息流进行首次挖掘,统一整合、统一发布,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自平台创立并得到行业支持伊始,剩余再生料的处理可以实现就近、跨单位、跨地域的高效处理新局面;
(2)此平台增设再生料品质鉴定的职能。执行这部分职能的工作人员是在再生料产生之时,对铣刨工艺进行监管,对铣刨时的废料的粒径进行控制和监管,并对错误铣刨的行为进行纠正,对铣刨后的品质进行实验鉴定,包括原路面的使用期、原路面的等级,废料的粒径、沥青老化程度等进行测试,提供中肯的数据;
(3)为了避免因铣刨操作不当而品质严重受到影响,再生率降低,此平台的品质鉴定方有进行监管和评估的权力,平台运营方可凭借鉴定结果申请得到政府授权,提倡优质再生料更多地进入市场,从而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4)再生料的使用本身就是对石油能源的节约和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同时能减少拌合的碳排放,总之是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其环境效益就是最大的社会效益。
4.2经济效益
(1)此平台专注于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再生料的消耗速度,促进再生料商品的直接流通,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
(2)为企业及市政单位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减少一定的人力成本,直接促进新的可再生技术的应用,扩大可再生市场;
(3)进一步支持再生料的使用,不断提高的使用比例能够节约大量的石油资源。虽然在设备、技术上再生沥青需要更多投入,但是长久眼光来看,再生沥青终会成为道路行业的重要产业,能够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
5.平台项目管理
5.1项目管理(leancanvas分析)
5.2风险管理
5.3知识产权保护
6.参考文献
[1]JTGF41-8.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罗明.沥青路面废料再生利用行业现状及管理措施的思考[J].工程材料与设备,,No.3(May)Vol.33
[3]孙以民.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沥青路面废料再利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0.1
将计划书发至中国沥青网后,我们有幸收到了来自沥青网工作人员的热情回复:
沥道京齐实践队将吸取经验,继续努力,将计划书付诸实际行动,助力道路材料行业的绿色发展!
沥道京齐,
我们在行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