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9日,由国务院下属重点实验室,即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牵头主办,维特根(中国)机械有限公司、唐山大成路桥有限公司承办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与应用观摩会”在河北省唐山市成功召开。
会议概况及深远意义
此次会议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行业内重点研究院、知名大学、设计院、大型施工集团的行业专家们到会指导。来自全国约20个省份及直辖市的多位交通领域精英代表们齐聚一堂,深度交流分享,并现场观摩基于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及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的工地应用。
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绿色施工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利用,降低建设与养护所消耗的资源,进而保护环境的大趋势下,此次会议对于提高再生工程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公路工程材料再生利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交流:共论路面再生技术
本次会议专家交流部分,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演讲嘉宾们不仅带来了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问题的反思,还有对就地冷再生工艺全新思考和新技术的解读,以及来自应用实践的经验总结分享。维特根中国路面技术销售总监虞勇智代表会议主办方和承办方致欢迎辞
其中,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研究中心主任徐剑博士对国内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进行了综合的介绍,包括养护工程技术的分类,质量检验技术体系及评定标准,以及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进展等。在谈到路面养护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时,徐主任强调到:“党的十九大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公路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未来养护技术将向快速化,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方向继续发展。”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道路研究中心主任徐剑正在演讲
维特根中国高级产品经理韩海红就“维特根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革新“这一题目进行了讲解。韩经理介绍到,“作为路面再生技术的先驱,维特根在冷再生领域拥有完善丰富的产品线,并在中国有超过20年的丰富应用经验。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维特根朝着高效化、智能化、协同化、低碳化、和体系化方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其最新推出的就地冷再生机型WCR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WCR可以一次性再生一条车道,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交通影响;下切模式可以优化切削材料的颗粒形状,改善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后出料方式保证了材料混合均匀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确保了施工高效性,而大功率则保证再生深度稳定性;电脑控制保证喷洒精确性,实现室内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的高度匹配;整机的智能化控制实现了施工可靠性和高品质。WCR与不同设备协同作业,可实现多样化的施工模式,包括与摊铺机配合的单车道再生施工,预铣刨后配合摊铺机的拓宽再生施工,与卡车配合的前出料铣刨作业。”
维特根中国高级产品经理韩海红正在演讲
唐山大成路桥公司董事长田全乐就“再生技术在冀东地区的应用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田总介绍到,“早在4年唐山地区在滦县段国道就进行了首次水泥就地冷再生应用,目前水泥就地冷再生在道路维修方面的应用已比较普及。而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尽管单位造价要比水泥就地冷再生略高,施工技术要求更高,但由于泡沫沥青混合料具有半柔性特质、养生时间短、施工便捷高效等诸多优点,因此是最适合中国高速公路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及市政干道的大中修工程需要的冷再生结合料。大成路桥在过去的几年中在冀东区域对20多条路段的改造项目实施过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再生总面积约万平米。再生后的道路经过3-5年的使用,实践证明再生效果很好,使用寿命有保障。未来泡沫沥青冷再生应用还有很大的推广空间。”唐山大成路桥田全乐董事长正在演讲
现场观摩:基于同步摊铺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
本次活动,除了行业学术交流研讨外,主办方还组织嘉宾到现场观摩唐山古冶南外环线的泡沫沥青再生应用工地。唐山市古冶外环是古冶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总长度近41公里,双向6车道,路基宽度33.5米。日常车流量尤其是重载车流量巨大。维修前路面病害主要为疲劳裂缝、车辙、网裂、坑槽,平整度较差,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与安全性,需要全面完善的修复。在对原有路面进行了详细的路况调查,根据破损情况的不同,施工方大成路桥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案对古冶外环进行再生作业。古冶外环维修设计方案
在工地观摩现场,维特根WCR就地冷再生车队一字排开,对12cm的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破碎的同时,精准添加相应比例的水、水泥与泡沫沥青同步拌合,生成新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并传输至紧随其后的福格勒沥青摊铺机料斗中,由摊铺机直接进行回铺,再经悍马压路机高效压实后,形成全新的泡沫沥青再生结构层。其后再加铺10cm的沥青磨耗层,即可完成对道路的维修作业。WCR冷再生车队一次性再生一条车道
WCR工地观摩现场
左右滑动